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965|回复: 5

为 振 兴 闽 剧 呐 喊

[复制链接]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09-4-18 2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 振 兴 闽 剧 呐 喊
                                      
                                        作者:逸寒小弟



按:我是闽剧的一个普通观众、热心观众,看了几十年的福州戏,积累了一些体会和观感,有感而发,写这篇小议,以资抛砖引玉。

为 振 兴 闽 剧 呐 喊

闽剧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我们福建人民值得骄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国后,闽剧多次参加全国的和华东的戏曲观摩会演,频频获奖。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将闽剧《炼印》拍成电影,在全国发行放映。“闽剧下南洋”,到过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海峡东岸台湾地区演出,受到旅居海外十邑乡亲极为热烈的欢迎。闽剧老艺人郑奕奏先生在印度尼西亚演出时的轰动效应,堪与当年梅兰芳在美国演出的盛况相媲美,时称“南奏北梅”,人们亦称郑先生为“福建的梅兰芳”。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什么CD、 VCD 、DVD都还没有发明的时候,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就灌制、发行了许多是用手摇留声机播放的闽剧唱片,市场销量很大,闽剧的名曲名段都可以从中得到欣赏。

笔者很小时候就喜欢观看闽剧。那时福州有很多戏班,如三赛乐、四赛乐、旧赛乐、善传奇、新国风、赛天然、复兴剧社等经常下乡到我们农村祠堂里演出。尽管当时舞台条件非常简陋,没有电灯(是用汽灯做照明),没有舞美布景,乐队包括打击乐和丝竹总共也才6个人,但每场演出都是异常精彩。看过老一辈著名演员郑奕奏、刘小琴、李小白、董小狐、林芝芳、黄荫务、陈杏芬、李铭玉、林赶山、林务夏、陈春轩、唐秀山……等的演出,他们演技精湛,做功巧妙,道白唱腔,字正腔圆,真是无懈可击。虽无幻灯字幕,但台下观众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抗战时期,以爱国人士郑宜恺先生(这位老先生今年105岁,仍健在)为首组织的“锦江救亡剧社”,专演时装闽剧,宣传抗日救国。当时演出的有《宝山县》、《村妇歼敌》、《汉奸心肠》以及配合禁烟运动演出的《史方觉》……等剧目,都演得异常成功,曾经轰动一时。有一幕,演的是因受日寇蹂躏致使沦陷区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悲惨流亡的情节,激起台下广大观众敌忾同仇,群情激昂,纷纷慷慨解囊,将钱币像雨点般地抛上舞台,把舞台上扮演的“难民”当作真的难民来救助。闭幕时,整个舞台撒遍了无数铜板和钱币,起到了类似“真刀杀死假秦桧”那样逼真的舞台效果。

闽剧进校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半期,一度摩登。由省立高商、市立商校、青年会商校、林森师范、福商中学、福建学院等院校兴趣闽剧和民族音乐的学生组成的“文声国乐学会”,曾经排练过闽剧《西厢记》、《钗头凤》、《花菱村》、《斩经堂》、《斩应龙》、《辨芦花》……等剧目,多在青年会礼堂演出,也进入有关学校校庆晚会的舞台,盛极一时。扮演崔莺莺小姐的郑大经同学,其演技之精湛,唱腔之圆润,绝不亚于专业名演员。后来他到了台湾,继续作为闽剧票友活跃在台湾的舞台上,他的唱段,被台湾“丽歌唱片厂”制成《福州名曲》唱片,广为发行。

随着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今日闽剧舞台的各种条件,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设备走向现代化、电子化;乐队迈向“交响化”;演员培养实现学校化,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所属省、市闽剧班已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演员好苗子。

经过努力,近代戏坛出了不少闽剧精品,如:《珍珠塔》、《梅玉配》、《丹青魂》、《拜石记》、《天鹅宴》、《红豆缘》、《兰花赋》、《画龙记》、《别妻书》、《凤凰蛋》、《女驸马》、《贬官记》、《曲判记》、《御前侍医》、《赵氏孤儿》、《灞陵伤别》、《洪武鞭侯》、《王茂生进酒》、《林则徐充军》、《荔枝换绛桃》、《遗恨姑苏台》、《林则徐与道光皇帝》以及闽剧现代戏《彩云归》、《杜鹃山》……等等。许多剧目,分别获得国家或本省颁发的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设计以及演员个人等多项荣誉奖项,继承和发展了闽剧的辉煌。

闽剧,确实也同全国其他著名的地方剧种一样,振兴起来。

但是,对于闽剧目前的状况,笔者还有另外一番说不清的滋味和感觉。

● 走进剧场,但见观众席上,大部分是被“依婆姆”、“老依伯”所占领,“青年哥”则是寥若晨星。为什么闽剧总是吸引不住“后生囝”的眼球呢?

● 打开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看到其他剧种也同京剧一样,精彩纷呈。同样是方言剧,在央视中好像闽剧比它们矮了半截?

● 看戏又叫听戏,就是说,不仅要看表演艺术,而且要去欣赏唱段和音乐。过去很多人爱看闽剧《紫玉钗》,就是最爱听《紫玉钗》中的一些名曲名段,可以说是百听不厌。现在又有几多观众能有这种“闲情逸致”?

● 现在,京剧已经进入北京中、小学校的音乐课,但闽剧进校园,难啦!

● 福州电视台《榕城风》栏目,几乎每天都有闽剧节目的展播。然而,综观历来所播节目之中,精品很少,滥竽充数居多。屏幕上所展现的多数是某些民间职业剧团的低俗剧目。这些剧目,剧本文学水平低下,唱词平仄、押韵毫不讲究;更令人气愤的是,不懂得繁体字偏偏爱用繁体字映在字幕上,以致谬误百出,贻笑万方。诸如,把“皇后”、“母后”、“太后”写成“皇後”、“母後”、“太後”;把“古人云”写成“古人雲”;把“方方面面”写成“方方麺麺”;还有“千裏迢迢”、“白發苍苍”、“朕不批準”、“泪水难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的演员甚至把“炎黄子孙”念成“淡黄子孙”。将这等低俗节目塞进电视台“大雅之堂”,不但败坏闽剧的声誉,也有损电视台的形象。

笔者以为,对于闽剧当前的处境,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闽剧界领导,要有“危机”意识,要注意防止“两个断层”——高水平编导人才的断层和闽剧广大观众的断层。

★ 精品闽剧,首先要有上乘的剧本。好的剧本,是演出成功的一半。笔者前面所述抗战时期的“锦江救亡剧社”(后改名为“寒光剧社”),编剧:林玉波先生(他不但具有非常深邃渊博的文学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抗日救国的崇高思想,而且熟悉闽剧的各种曲牌,如此才能成就那样高水平的创作),导演:郑奕奏先生(闽剧界的泰斗),社长:郑宜恺先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那个年代就能想出用时装代替古装表演闽剧,实属难能可贵),有这样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支撑,成功演出理所当然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举证上述例子是为了说明,要振兴闽剧,首先要有高水平的编导人才。要注意防止这种人才的断层。抓紧发掘、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刻不容缓!

★ 闽剧观众,现在老头居多。几十年之后,谁来“接班”?也就是说,闽剧观众也有存在断层之虞。如何防止?现在应该想方设法去吸引广大中青年朋友(包括非福州方言区的外地朋友)来观赏闽剧。现代中青年人,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你闽剧界如果不能拿出较高水平的作品来,怎么能够吸引他(她)们的眼球(看戏)和耳朵(听戏)呢?我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省级机关干部中引起轰动,语言隔阂也阻止不了许多机关干部争相观看。可见,只要是精品,方言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观众之中,显然有着各种不同的层次,欣赏水平也各有差异,要做到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来“培养”不同层次闽剧观众的“接班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需要大家共同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但有一点,就是舆论宣传工作必不可少。闽剧在这个方面显然是做得很不够的。笔者认为,必须依靠党委宣传部门协调各种媒体,求得支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共同为振兴闽剧而呐喊!(逸寒小弟)
 楼主|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09-4-18 23: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逸寒小弟
以后类似文章可上论坛哦,谢谢支持!
闽苑欣韬 发表于 2009-4-19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管理员大人的观点。
bin598 发表于 2009-4-19 10: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23 , Processed in 0.1594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