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65|回复: 5

缅怀著名闽剧艺术家晋响亭

[复制链接]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09-4-21 1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9年,榕城六月,赤日炎炎。著名闽剧表导演艺术家晋响亭老师(别名“安富七”)于6月9日驾鹤西去,离开了人间。晋老先生虽以78岁高龄仙逝,但仍然是去得太早。因为他带走了文武小生的表演艺术,带走了一生的导演经验。他的辞世实在是闽剧界的一个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抚今忆昔,不胜缅怀。
  他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晋细俤在大吉陞京班司鼓,姐姐为庆声女班演员,三妹晋球为闽剧演员。1921年,大吉陞京班解散,晋父往厦门谋生。10岁的晋响亭便卖入闽班“善传奇”学戏,从林青泉老师学文,拜周连科老师学武,向志宝、日宝、月宝诸师学花脸、武丑。练功之余,还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说岳全传》等历史说部和演义小说。甚至还经常上说书场听福州评话,并能刻苦学艺。为了学习《对锦花》中的一曲公牌[翠凤毛龙],他在厦门演出时,特地去请妓堂老乐师来班里吃饭,自己还掏钱买几碗菜、一瓶酒,请师傅饮酒教曲。
  他戏路宽,知识面广。文能演《断桥》中的许仙;武能演《狮子楼》中的西门庆。他演许仙时,还有个绝招:许仙逃离金山寺,路上脚软跌倒。他伸出右脚,往上一踢,将生鞋踢上空中,连连翻转。当他单腿“屁股座”落地时,空中的生鞋落下,正好盖在“横一把抓”(即“鸭尾巾”)的帽顶上,然后,跪地“膝步”入场,整个剧场内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14岁那年,他在全本戏《八美楼》中主演蒋云。这是文武小生,又是风流生,还要男假女装,且有长枪短打、地术犬法等。演出一下子响了起来。此后,起艺名晋响亭(他这一代以亭字为辈份)成了该班的台柱。
  1931年,日军占领上海,戏景萧条。老板要解雇班里关月亭等四位演员。晋响亭不服,率领八个人出班,到福州北岭下寮乡教戏,教了两个月,回来组织著名武生关传赓(闽剧“四大武生”之一,其余是陈春轩、赵长顺、余道奇)、名旦潘逸铮等,建立旧传奇。群众推他负责排戏,这是他接触导演工作的开始。旧传奇在城里南华戏院开台,深受福州观众喜欢。
  三年后,晋响亭老师与文人高尚品合作改编《六美图》,自演安南国皇子。资方给二十块光洋作剧本戏,晋与高平分秋色。是年年关,他与著名武生詹传顺,绰号“闽剧美猴王”,商量排演《少林寺》,抽12人为股,向老板借三天“善传奇”招牌,仍由高尚品写戏,安排在大中华戏院演出。每日戏资40元大洋,包场100块大洋。后老板加上机关布景,共演七本。晋响亭在剧中饰雍正,“打镜台”时,运用北拳。一次,在福州鼓山鳝溪演出结束后,福州著名南拳武师黄性贤先生(后为马来西亚太极拳王)带着徒弟,来到戏房里找晋响亭。黄师父笑着说:“七弟,你在台上打北拳,福州人看不惯,还是让雍正打南拳吧!”老晋连连点头,为难地说:“性贤师,我对南拳一窍不通啊!”“我来教你。”一锤定音,晋响亭终于练成了一套“鹤拳”。戏班在南通演出时,日戏演头本《少林寺》,当地爱好武术的青年看得喝彩。晚上续演第二本,戏演完了,观众还不肯散场,要求通宵再演第三本。尤其是“打镜台”时,晋老师表演的白鹤展翅、啄食、独立、用爪等技法,颇有特色。“打当店”时,用扁担、木棍、板凳、桌椅为武器,乃至饭甑、菜勺均可上场,结合剧情需要,形成别开生面、十分有趣的武打场面,赢得了许多青年观众。于是晋响亭“一日三少林”在闽剧界传为佳话。
  建国后,他参加福建省文联举办的戏曲研究班。1952年,调任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为导演。他常请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导演,从中获得很多导演技巧,丰富自己。怎样才能把戏导活?有人以为越火越活;有人以为掌声越多越成功,其实并不尽然。要把“生活中的舞台”变成“舞台上的生活”。响亭师为准确地表现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他有一个“秘诀”:向生活学习,向传统求艺。他一生导演了一百多本戏,有《炼印》、《陈若霖斩皇子》、《梅玉配》、《卧薪尝胆》、《郑成功》、《贻顺哥烛蒂》及现代戏《陈客嫲》、《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色少年》、《杜鹃山》等。还有小戏《拦马》、《墦间祭》、《晏海探妹》、《走上新路》等。其中“炼、陈、海、红”四剧,打响全国,誉满京沪,名扬海外。
  1954年2月,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大会在福州举行。晋响亭老师与著名闽剧剧作家林舒谦先生一道去省人民剧场观看福清县和平闽剧团演出《炼印》。看到“喝酒设计”一场。舒谦师对老晋说:“这里有戏可做,这一场戏没做足。按一桌二椅象征式程式,动作还可以大胆设想。苏联有《钦差大臣》,我们也来个讽刺剧《双巡按》。”老晋同意舒谦师的意见。回来后,组成了以晋响亭为执导的《炼》剧导演团,决定剧中杨传以正生跨文丑,李乙以文丑跨杂丑,黄卞以小丑,陈魁以小生,李亨厅以文丑,萧太师以花脸。排演时,老晋帮助演员创造角色,借假巡按杨传与其弟李乙饮酒想计一折,深挖人物内在感情,并充分利用道具来提示人物思想。从“交杯换盏”中,勾起换印的念头;又从拍桌子,动烛台,看烛光,想象到马房失火,以此转移公堂换印时,众官的视线。把幕前幕后的戏衔接得天衣无缝,合情合理,惟妙惟肖。《炼印》成功后,老晋又采用过去《闹灯会》中“双狮戏球”的舞蹈,将金印当作“彩球”,兄弟二人戏耍一番,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狂欢极乐。
  1954年秋,《炼》剧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获优秀演出奖;林舒谦获剧本一等奖;晋响亭等获导演奖;林赶山(饰杨传)、林务夏(饰李乙)、李铭玉(饰陈魁,在《荔枝换绛桃》中饰艾敬郎)获演员一等奖,唐秀山(饰黄卞)获演员二等奖。
  1955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拍片时,“喝酒设计”一场戏,足足拍了五百尺胶片。听说一个镜头拍这么长还是很少的。拍完后,晋导说了声:“阿弥陀佛!”
  同年夏天,老晋与舒谦师在福州鳌峰坊省闽剧实验剧团团部夏夜纳凉时,舒谦老师问:“过去闽剧有没有船上演戏的?”“有。”“我改编了一本现代戏《海上渔歌》,写老渔翁父女海上擒敌的故事。”老晋说:“过去我导演过《六美图》,也是父女摇船讨鱼,在船上表演的戏。”后来剧团拟排《海》剧,老渔翁为武老生应工,渔女为花旦,特务甲为文丑,特务乙为摔打二花。开排前,老晋带剧组同志到螺洲体验讨鱼生活,怎么撒网、划桨等。内港讨鱼船只有二米长,四、五尺深,怎能出海?晋导建议,干脆把内海船夸大,以五米长、二米宽、船头一米半、中长二米,可用风帆摇橹。特务是鸭母船。老晋在排导时,他用传统剧目《游龟山》中的讨鱼表演,吸收了旧戏《花蝴蝶》中的水战场面,如灌水动作。还揉进《四幅锦裙》中的房里摸黑对打。从舞蹈动作到服装设计都作了适当的艺术夸张。既生活化,又戏曲化,突出了老渔翁父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收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1957年,中央文化部戏曲研究院晏甬院长来榕看后,指令晋京汇报演出。
  第二年,《海》剧晋京参加全国部分省市戏曲现代戏座谈会,在天桥剧场演出。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头牌老生洪深饰老渔翁,当家花旦庄璇饰渔女橄榄,著名小生陈小言饰民兵队长,新秀杨木铨等饰民兵。著名反派小生陈砚青、名丑陈逸增分别饰特务甲、乙。张鼎丞、罗瑞卿、郑振铎等首长出席观看演出。演到水战拎敌时,观众失控忘情地宣泄:跺脚、捶椅、欢呼、雀跃。结束时,首长上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宣传部副部长郑振铎与陈小握手时说:“我也是福州人,是福州长乐人,会讲福州话。”小言接着说:“部长,我也是长乐人”。“好呀!那我们是老乡啰!”演出取得意外成功,还参加十三陵水库竣工典礼庆祝演出。当时因为全国很多剧种都参加演出。我们闽剧被安排在“十三陵”的“陵”字底下大方块上演出。《海》剧剧照被当时中国《戏剧报》作插页刊登(见照)。晋导的导演经验亦整理成文章发表在上海《戏曲研究》上。
  1964年,寒冬腊月。晋老一肩行李,踏上了寿宁县大韩村,跟着村里的小孩一道去牧羊。观察孩子的举动,体验小羊的姿态。原来他是到大韩村排演现代戏《红色少年》(又名《张高谦》)。当时由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卓青带队下乡。老卓对排演《红》剧提出三个要求:一要像儿童剧;二要有闽剧风格;三要创造儿童生活程式。晋老根据这三条,将剧本分为五节:放羊救羊,授鞭接鞭,小号兵故事,老师们教育,鞭敌。由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洪深饰老支书,闽剧新秀何爱玲饰高谦,名净王安安饰陈依梦。排演中,晋老把传统的“九节鞭”舞蹈化为“羊鞭”舞蹈,不但美化人物灵魂,而且美化舞台形象。1965年3月,华东地区现代戏会演时,老支书唱小号故事,素有“金嗓子”之称的洪深的唱,加上观众的热情近似疯狂,几乎一句一个好。演出赢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会演结束后,剧团被上海市委挽留为上海中小学青少年演出一个月,满座一个月。
  演出期间,从福州拍向上海的一份紧急电报,将晋老调回福州。原来是福建省京剧团要赶排现代京剧《红色少年》,参加华东地区京剧会演,特邀晋老当艺术指导。老人家又马不停蹄地飞抵榕城。喘息是不属于他的。
  晋响亭老师辞世已整整十六年,在近七十年的舞台生活中,他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树起一座座丰碑,给后人留了一笔笔财富,足以永载史册,流芳千古!
  晋老常说:“导演心中,一刻不忘剧作者;一刻不忘演员和幕后人;一刻不忘观众,还要有自己的见解。”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声犹在耳,他的教导永远难忘!我总觉得他的音容还在我的眼前,好像就在昨天我们还坐在对面,可是再没有那样的情景了。我想,晋老师要是活到现在多好啊!弘扬民族文化,振兴闽剧艺术,他一定会有新贡献的!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永远怀念他。请让我引用一代宗师阿甲先生的遗愿作为本文的结尾:“有人说戏曲夕阳西下,我的愿望是戏曲与黑发长青,不能与白发偕老。”
bin598 发表于 2009-5-4 15: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吧,现在这样为闽剧鞠躬尽瘁的人少了
闽水情 发表于 2011-4-18 2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音乐虫子


  “ 福建省京剧团要赶排现代京剧《红色少年》,参加华东地区京剧会演,特邀晋老当艺术指导。”这件事我知情,那年省实验闽剧团也在演出“红色少年张高谦”。
闽水情 发表于 2011-4-18 23: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吧,现在这样为闽剧鞠躬尽瘁的人少了
bin598 发表于 2009-5-4 15:21

顶.孔雀.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16 , Processed in 0.1832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