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08|回复: 0

闽剧中的福州社会风情

[复制链接]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3-3-19 0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剧中的福州社会风情 
王宇

  民风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同时,社会生活因各个方面和各色人物的丰富多彩而呈现出多元化、地域化的特点,展示出独特的人情风貌,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实际上就是一幅广阔、细腻、生动、传神的地方风情画卷。闽剧传统剧目大多用写实手法,注重吸取生活中民风民俗的养分,使之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在闽剧中,对传统节庆习俗与福州风光的描写处处可见。

  1、传统节日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在内河纵横交错的福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扒龙船”了。《红裙记》中的吴二伯有这样一段道白:“对面就是仓前山,这里每年端午佳节,男男女女争看龙舟竞渡,划呀,划呀,划呀。哈哈,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三至堂》中也有这样的介绍:“到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欢度佳节,各境均制有龙形花船,聚集万寿桥竞渡龙舟”“红男绿女都打扮整齐,齐集万寿桥观看龙舟。”正月十五看花灯,于福州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一个节日的节目。《三至堂》中说:“到南街看普天同庆迎灯去”,“迎台阁———装饰刘海钓三胶蟾、糊金狮、糊老虎”等等。中秋佳节“看鳌山”亦是福州独特的节日习俗,所谓“鳌山”有摆塔和摆鳌山两种,多是富贵人家所为。即是以“土人仔”(泥人)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摆塔一般在厅堂上,中间摆大小土塔,上下左右摆上各式土人仔,讲究的会摆上“唐僧取经”、“桃园结义”、“劈山救母”等。鳌山在室外摆,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规模较大,中秋时节,许多人都会前来驻足观赏。在闽剧《白纸马》中王爷府“花园结彩燃灯,大放烟火,排设鳌山,出告示,张贴四城门”让人观看。众人“鳌山好看,忙步不停。鳌山大放,人众昂昂”。《贻顺哥烛蒂》里贻顺哥的“三桩事件件从数,但时间不能挨延,日子择下月十五,还来得及冬节搓圆。”的道白则说出了福州别具特色的冬(至)节,即冬至这一天的“搓圆”习俗。“搓圆”又称搓糍,搓丸,寓意团圆。当天掌灯时分,全家人穿上整洁的衣服,洗净双手,围坐圆桌,边“搓圆”边唱歌谣:“搓糍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好一幅温馨和乐的幸福图景。

  2、婚姻丧葬习俗。福州的婚姻习俗,滥觞于儒家传统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所谓“六礼”。适婚男女在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成订婚仪式之后,“男家便开始作完娶成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择定结婚吉日,以红帖写上迎娶日期,备好礼品后,告之女家,俗称‘送日子’或‘送日帖’,这类似古代‘清期’之礼。”(见方宝璋著《闽台民间习俗》)且看闽剧《差池燕》中颜俊的一段唱词:“我心欢喜,日子就是九月初三,预备聘礼送单,迎娶美人过年。颜俊还胜做大官,十色礼品送过去,通知吉期九月初三。”这种将“择时迎娶”的婚姻习俗自然融合在唱词中的巧思妙想,即凸显角色溢于言表的欢喜之情,又推动剧情发展,还展示地方习俗,令观众倍感亲切。至于婚礼中的程序,在《和尚讨亲》中最为详尽和有趣,以下是喜娘眼中的婚礼程序:“人叫奴“菜脯母”(诨号,在福州民间为一种童型的丑角形象),解闷没得‘’,七处做‘伴房’……今旦招姐做新妇,女家“起轿”时间迫……你看这行男家‘迎佽’(指新娘妆奁送到男家)进门,日头已迟,要去女家起轿行了一遭,”花轿来,“叫小姐也啼几句做‘衣食’(采头,喜兆)。二官娘也要啼几句做‘衣食’。”接着“金鼓吹,起轿吓”,花轿到,先请‘好命人’(旧俗,行婚礼时,有福有寿的人主持礼节)出来开轿门,若没有,也要叫‘细哥’来‘请下轿’(新娘花轿到,男家例使两小孩定仪节奉迎)。再接着拜堂,揭盖,喜娘用韵语唱采,“请烛进房”,“金鼓吹吓,排桌上席”。在该剧中,和尚的婚宴按例摆了十二道地道的福州菜肴,如芋泥、鱼丸、八粿饭、葛粉包、肉糕、一捧雪、珠蚶、蒸肉等等———一整套婚礼仪式无一挂漏,看完戏,福州的婚姻习俗也就了然于胸。至于婚嫁讲求奢靡、排场的陋习,在闽剧中也有所反映,如《龙凤金耳扒》的陈明亮乃福清员外,为给女儿办嫁妆,特地到福州东街三元店(当时福州著名金铺)“请金银匠制一双龙凤金耳扒,龙衔两朵真钻,华光夺目”并有“妆奁三十六件”。就连家境贫寒的大姨添箱(送给人家嫁女的礼物)也要贵重,最后只好将唯一的祖传之物“血注玉镯”一只拿走送礼,为的是不让人笑话。再如福州丧葬习俗中极具特色的“停柩不葬”在闽剧中也有反映。“停柩不葬又称停枢待葬、挺丧不葬、久丧不葬、停灵借厝等,就是人死装殓后不马上下葬,而把棺柩停放家中、寄存寺庙或野外,等待几年几月,甚至数十年、上百年然后埋葬”。(见方宝璋著《闽台民间习俗》)《缺哥望小姐》中相思而死的痴心渔郎,自缢殉情的富家小姐,均停柩于福州南门外边古庙未马上入葬,小偷半夜劈棺盗物,两人转世还阳,结成夫妻,机缘巧合地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试想若没有停柩不葬的风俗,一个本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悲剧又怎会峰回路转,成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千古佳话?

  3、福州风光,福州山清水秀,风物宜人,闽剧自然不会忘了夸夸家乡的。《三至堂》的主人公从鼓楼一路游至洪山桥,在他们的眼里,福州“人才出众,山水清幽,果然是诸般景美不胜数……论榕城其风景可算奇观,石白塔与乌山是登高所在,这古迹号雁景土名于山。观不尽许多景象特别天生,闻传说马王庙进香曾登……出西门一直走经过祭酒岭,凤凰池的对面就是洪山。西门外其风景果然顶拼……”《双蛇判》则介绍“福州大庙山有钓龙台古迹名胜”。《孤儿血》赞不尽鼓山美景:“这鼓山福地名不虚传,灵源洞喝水岩许多古迹,清幽灵香,风景天然。十八洞绝顶峰观看不尽,不知何日,何日,重到涌泉……万松湾望那水郭烟村,看山下烟四起户户晚炊;你看那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无腔———信口吹。……有道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无人———舟自横。”好一幅山野田园风光,令人无限陶醉,未到过鼓山之人,听了这一大段的唱词,恐怕梦中都想着鼓山的美景。

  作为一种鲜明的乡土文化现象,闽剧始终立足于展示福州本土特色的乡情、乡俗、乡貌,反映福州的风土人情可谓尽心尽力,并使广大的民众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福州的社会风貌,因而散发着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福州市文化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1:57 , Processed in 0.1587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