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61|回复: 1

闽剧在台湾的交流演出考略

[复制链接]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3-3-19 13: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与大陆福建一衣带水,最近距离只有135公里。自古以来,台湾就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行政管辖。大陆各族人民与台湾人民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的三国。明末以后,福建沿海居民因不堪官府迫勒,更是大批东渡,聚居成村。据调查,台湾的通用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上与闽粤相似,尤其是闽南方言在岛内广泛使用。丁绍仪《东瀛识略.时尚》中记载:“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饰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社殊异。”至于岁时节庆,两地几乎相同,包括除夕围炉、新正贺岁、元宵闹花灯、清明扫墓祭祖、端午赛龙舟、八月中秋等,明清以来,由于福建人民的多次移民,其宗教信仰活动也带进台湾。与福建内地一样,每逢神诞祭祀或春秋祈报,民间逢年过节或婚丧喜庆,民间街巷均要延聘戏班鼓吹奏乐、歌舞演剧迎神欢庆。朱景英《海东札记》中说:“神祀里巷靡日不演戏,鼓乐喧阗,相续于道。”“家有喜,乡有期会,有公禁,无不光以戏者。盖习俗既然,尤妇女所好。”(《诸罗县志》)据有关报刊记载,台湾戏曲种类很多,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梨园戏、歌仔戏、四平戏等20多种。除歌仔戏形成于台湾本土外,其他都是从大陆传入的。即使是歌仔戏,其原锦歌、车鼓、采茶等,也是由福建传来的。

(一)

      闽剧是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它的最初艺术形式是唱逗腔的儒林戏。清中叶,外来的弋阳腔与福州民间小戏融化形成的江湖戏,与用方言演唱洋歌小调的平讲戏及儒林戏平分秋色。十九世纪末光绪年间,三戏在福州地区形成竞争,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开始互相吸收移植,趋为一体。这是闽剧演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所谓的闽剧“前三合响”时期。辛亥革命后,闽剧又吸收了徽剧、京剧、昆曲的艺术养料,出现了闽剧的“后三合响”或“四合响”的重要时期,闽班称呼由此而来。1924年,郑振铎先生正式称其为闽剧。

      据1957年福建省文化局编印的《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及福州市闽剧院统计,闽剧有传统剧目(含小戏、折戏、连台本)1500多种。从闽剧的各个艺术门类有关资料的积累搜集与研究的成果,均可反映出闽剧传统艺术的丰富多彩。自辛亥革命后,在移植京剧、徽剧、昆曲的同时,闽剧开始重视自编的剧目和剧目生产的艺术价值取向,因此,开始有了反映时代潮流,迎合观众审美情趣和需求的乡土题材的剧目。1915年严天铎编剧、善传奇首演、郑奕奏主演的《孤儿血》,就是一出描写鼓山青年恋侣追求自由婚姻的时装戏。又如严天铎编剧、善传奇首演、郑奕奏主演的《新茶花》,在福州地区陆续上演了二年。

      闽剧的历史渊源如此悠长,剧目又如此丰富多样,它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演出也不能说不多,但奇怪的是我们几乎查遍了所有的资料,都找不到闽剧早期在台湾的演出交流情况,最早的口头材料是闽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几次到台湾进行长时较大规模的演出。作为在台湾有不少福州籍移民观众群的闽剧出现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二)


      其一,大陆移民群的祖籍、数量限制了闽剧及其观众群在台湾的演出发展。

      从广义上说,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区域,采取当地地方言演唱。区别地方戏的最显著特征是方言与声腔,而方言更为基本,因为有的地方戏可兼容几种声腔,但不能讲几种方言。如高甲戏就包含了京、昆、梨园、木偶戏等各剧种的声腔以及南曲曲调、闽南民间小调等。据史载,在台湾的福建移民中,来自彰泉的人数达到83.1%,福州等地的移民只占2.1%。如崇祯元年(1698)福建大旱,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时任海防游击,就运载一批饥民,每人给银三两,三人合领一牛,前往台湾垦荒。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福建沿海逃入台湾的不计其数。至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廷下迁海令,把沿海居民内迁,成功下令招抚漳、泉、惠、潮四州流民渡海垦荒。清康熙二十二年(1863)施琅攻取台湾,清政府虽说准许开海禁,还是规定只许漳、泉两地人民前往,直至雍正年间方准台湾居民携眷。因此,台湾几乎成了漳、泉的移民的天下,而随他们的东渡,闽南一带的戏剧歌舞也很自然地随之传入台湾,也占了重要的主角地位,频繁的演出盛况也不十分奇怪了。

      其二,早期闽剧自身的发展与演出状况也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榕台两地的演出交流。

      在闽剧的发展史上,曹学亻全和他的儒林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曹学亻全在儒林中甚有影响,其私人园林“石仓园”更是名儒雅仕经常聚会之处。曹氏遭贬返榕后,与其密友随从将在省外带回的声腔音乐溶入福州的俗曲俚歌而创制出的新的唱腔,并组织家班进行演出。如果从此时算起,闽剧已有400多年历史了。《福建通志》对于他们的演出情况有所记载:“蛾绿粉黛,出入肩随,歌章狎客,晨夕游座,自以为乐”。万历三十年秋(1603),曹学亻全邀请当时的大戏曲家屠隆与福州推官阮自华等名士在乌山之邻霄台,让他的家班弹唱自编的逗腔新曲,悠然凄怨之声,堪与昆曲相匹敌。翌年,儒林班在洪塘做普渡时演出。这种用福州话演出的“逗腔”戏剧,轰动了榕城。被称为“第一代儒林”。

      公元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州被杀,曹学亻全自缢殉国。从此,儒林班的演出活动转入地下。1746年,清乾隆皇帝追缢曹学亻全为“忠节”。打着“儒林”旗号的儒林班才公开又出现。清咸丰年间,洪塘乡耆召集儒林班艺人在石仓园旧址旁的真人庙办起以洪塘为名的儒林戏班,上演《水漫金山》等,四周乡民蜂拥而至,盛况空前。不久,“陈厝”、“汤边”等十余村也出现了以“儒林”为号的戏班。与此同时,福州城内乡坤卢诗孙在群众支持下,组织了名为“醉春园”儒林班,他们创作演出的《番间祭》影响很大。此后,“驾天云”等13家儒林班相继而起,订戏者络绎不绝。从此时起,儒林艺术才开始真正进了民间,在榕城各处开花结果。但从石仓园的第一代儒林班兴起至光绪初年,儒林班多是家班演出,始终限于有钱的官宦府第或名士家绅之间唱和应酬的一种助兴或是限于洪塘一带的小范围,演出常常也只在普渡之时的酬神社火活动或随主人作客游玩时演出,如曹学伦在《石仓园诗稿》卷二中曾记述儒林班艺人在家乡妙峰寺的演出情景,“九人值登高,三女称日粲;将以娱志意……”由此可以推断,生养于上层门第间优越环境中的儒林戏在民间的普及度尚不大,更不可能东渡台湾去演出。

      其三,“江湖班”与“平讲班”的流动性、杂乱性模糊了闽剧在台湾交流演出的准确性。

      在闽剧的发展史上,江湖班与平讲班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江湖班的声腔是“江湖调”,这本身就可以看出是一个统称,不是具体的曲牌名或声腔系统名。所谓“江湖”,指明清以来凡走乡串村作流动演出的戏班,皆可称之为“江湖班”。在福建,不同时期的“江湖班”,其所指不同。明代以来的弋阳腔、青阳腔、四平腔的戏班,都曾被称为“江湖班”。清代以来,甚至平讲班在福清、长乐以及闽东一带也有被称做“江湖班”的,据有关报刊记载,历史上较早传入台湾的剧种就有以弋阳腔、青阳腔为主要声腔的乱弹、采茶戏等,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所说的“台湾之剧,一日乱弹,传自江南,故日正音”,流行于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在福州演出的“江湖班”本就来自各地,到台湾去也未必不可以,但史料中也不可能一一具体描绘这些人来自何地,而当时江湖班在早期也未与儒林班相互吸收、融化。

      至于平讲班,历来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认为它原先亦来自江西,明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流入福建后,即闽剧中唱“洋歌”的平讲戏,就具有这种特色。“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多本色语。(见清孝调元《雨村剧话》)”,有的则认为是清初属于弋阳腔的京腔在嘉庆前流传到福州后,广泛吸收了福州民间流行的其它声腔小调后形成的,但普遍认为它本身就是由唱福州方言小调的小戏发展而来的…不论何种说法,平讲戏具有通俗易懂,平白流畅,如说如唱的特色,在儒林、江湖及清末的徽戏等剧种中,生命力最强、最富有福州方言地区的乡土特色,是闽剧的骨架。清光绪年间存在过“如庚飏”俱乐部,作为清唱形式(唱腔为平讲戏的阳歌)的班社组织一直延续到三十年代。从光绪、同治年间开始,逗腔、洋歌、江湖摆脱了相对独立、分别存在的声腔个性,逐渐混合汇流,并向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平讲靠拢,以致社会上出现了“儒林平讲班”、“江湖平讲班”的名称。清光绪年间福州就有“文章自古伦常地,不及洋歌人人易。灯杆高揭儒林标,傀儡居然登场试”的诗歌。由此可见,在清后期平讲戏的演出已相当频繁,普及面也十分的广。但可能由于当时的平讲班正处于变革融汇吸纳阶段,尚未成熟,即使到台湾也很难与当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远离成长环境,唱腔口白无法象早期传入的剧种有传统性,而是缺乏根基,处在一种“浅碟子”状态,挑班作营业演出也难以持久,造不成影响,只能浅尝辄止,来去匆匆,引不起方家、名士的注意,而不见史料中有关记载。

      因此说闽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但它却又是一个十分年青的艺术,从发源到成熟,它整整走了三百多年,至辛亥革命之后才发展成较为完整颇具规模的地方剧种,跻身于我国戏曲之林,也由此开始了在闽北、上海、东南亚、台湾等地区和国家的较大规模、较频繁的交流演出活动

      下一章节,我们将着重介绍几次闽剧在台湾较有影响的交流演出活动。

(三)


      闽剧在台湾通称“福州戏”,传入台湾较晚。19世纪20年代始见记录。

      1924、1926、1936年,旧赛乐闽班三次赴台演出。第三次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回福州。他们演出的剧目有:《李世民游十殿》、《新十四娘》(即《李慧娘》)、《走麦城》及时装戏《阎瑞生》、《夜光杯》等,尤以神话剧和机关幕景的戏最受欢迎。离台时,台胞赠送题有“人格瑞”、“勇神威武”、“名扬海外”等的锦旗、金牌,对该班演员的精湛演技和崇高艺德给予高度评价。该班主要演员有武生陈春轩、赵长顺,花旦金兰芳、黄荫雾,青衣怡顺、陈梧卿,三花林赶三、唐秀山,武旦榕榕等。
1924年,新赛乐闽班应台湾同胞的邀请,赴台北、台南、台中、彰化、基隆、高雄等地演出《沈万三》、《狸猫换太子》、《火烧碧云宫》、《苏护进妲己》、《刘香女》、《金指甲》、《燕梦兰》及武戏《火烧博望坡》、《古城会》等剧目,均全园满座。《火烧碧云宫》中的火幕,使观众误为火患,竟登台救火,到台上方知是假。《苏护进妲己》中的水幕,用的是真池真水,使台胞称羡不已。

      1925年10月,台湾嘉义市洋衣店老板,永泰人林依之。以中华会馆名义,聘请三赛乐班赴台演出。先后在基隆、台北、台南、斗南、斗六、彰化、新竹、宜芝、竹东等地公演八个月。演出的剧目有《薛仁贵》、《岳飞传》、《珍珠塔》、《玉堂春》、《一文钱》及《火烧连营》、《水淹七军》等二十几出文武戏。为加强武戏阵容,特聘请前在台演出极受欢迎的武生陈春轩、武生兼花面三花的周成章加盟。所到之处,遍得赞赏。

      1928---1930年,先后有福州新赛乐、旧赛乐剧团到台湾,在台北的新舞台(由台北淡水戏馆改建而成)和新乐座(戏院)演出《三国演义》和其他闽剧传统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其中既有福州籍台胞,更多的是闽南籍观众,盛况空前。

      1936年,新国风闽班应台湾中华同乡会聘请赴台巡回会演,深受台湾同胞好评。因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侵华,遂于1937年5月返回福州。抗日战争胜利后,闽剧班社陆续赴台演出。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滞留台湾未能回福州的闽剧艺人在台北组织了“三山闽剧社”。该社生行有刘逸虎、陈开轩、唐超(阿魁)、庄大明,旦行有陈桂轩(依志)、陈丽芳、唐小秋(矮子妹)、林燕冰、罗四维,三花有薛亿银、林响下、郑生能、力风图、罗秋海,花脸有杨春甫(阿弟)、陈元元,武生有陈逸秋,武大花许诸官、武丑林丰生、武行张春官、林加兴、林奕全、云牡丹、王得俊等。另有乐队成员十人。后来又有原马祖“海上保安团闽剧社”退役演乐员加盟。他们还办了团带班,培养了趁湘琴、刘玉琴、吴爱琴等十几位年轻演员。演出有《云翎燕》、《梁天来》、《英雄泪》、《七条金带》、《玉蝙蝠》等十几出剧目,多次巡回全台岛,普遍受到欢迎。建社二十年间,仍延续前福州戏剧艺员公会式的互助互济福利会,购地建造陈放亡故艺人骨灰的“追远堂”,每年春秋举行祭扫、聚会等活动。20世纪70年代时,由于演员老化,缺乏年轻的台柱,业务日渐萧条而宣告解散。

      台北一带,有不少福州籍的移民及其后裔,平时多爱哼一两句闽剧以解思乡之愁,漳化县亦有不少福州籍台胞,此地白龙庵内的“听月楼十音社”,便是福州戏的结社,许多年纪大的福州籍同乡经常在那里自编自唱闽剧小调,欣赏福州戏曲和音乐,最流行的是闽剧《紫玉钗》,即使唱得走调变味,也依然沾沾自喜。

      1949年以后,两岸处于完全隔绝。但自80年代以来,两岸却又通过电视、代销或赠送闽剧传统剧目的录像带、唱片等形式彼此了解对方一定的情况。至80年代末,小型、个别的交流活动又已经开始。

      台湾的福州同乡会负责人多次邀请闽剧团前往演出。1994年5月,应台北华榕育乐企业有限公司的盛情邀请,福州闽剧院一团对台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环岛巡回演出,成为时隔近五十年后我省首次赴台的闽剧专业团体也是登临同属福建省的马祖岛演出的第一个大陆文艺团体,还是“千湖岛事件”后赴台湾演出的第一个大陆演艺团体。演出场场爆满,在马祖演出时,仅有5000多名居民的马祖岛倾岛而出,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官员一行数十人专程从台北乘机来马祖,台“国防部”甚至派出AP级军舰运送赴台闽剧团从基隆港至祖福澳港,使赴台演出达到新的高潮。台湾各大新闻单位纷纷报道、播发了一团演出的消息和专访。不少台湾当地的演艺团体也前来观摩演出或到剧团下榻的宾馆访问领队和主要演员,交流弘扬和发展戏剧艺术的体会和做法,在台湾各大报和各地地方报纸上还有许多有关报道。台中文英馆舞台两侧悬挂的“千里跨海唱乡音,宣慰隔岸游子心”大型条幅,表达了旅居台湾省福州籍乡亲的共同心情。

      1995年10月25日,省文化厅副厅长范碧云率领一行45人的省闽剧团(“旧赛乐”前身)赴台演出25天期间,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始终不断。很多人因未弄到入场券而生怨言。《罗星塔》、《福州月刊》不断报道福州戏演出情况,台湾电视台还采访国家一级演员林瑛和胡奇明,请她们作剧种表演和唱腔介绍等,并拍播了闽剧折子戏《断桥》片断;戏剧评论家陈贻亮与作曲陈新国还应邀为大中小学生们作了闽剧历史音乐等方面的介绍。

      应台北市福州同乡会的邀请,福州市闽剧班演出团一行61人于98年4月23日至5月18日赴台湾进行巡回演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闽剧第三次赴台演出,也是出访的闽剧团组中年纪最小、人数最多、全部由在校学生为演员的一个演出团,开创了我市艺术院校赴台演出的先河。这次赴台访问演出同样受到了台湾同胞尤其是广大福州乡亲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甚至一致请同乡会出面,恳求演出团加演。演出团既邀请台湾的复兴、国光两所戏校师生到台北剧场来看闽剧演出,又分别组织闽剧班演出团成员到这两所戏校参观,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向台湾唯有的这两所培养戏曲演员的专业艺术学校宣传我市戏曲艺术教育的水平和成果。在新竹,他们为台湾客家采茶戏剧各剧团的演艺人员和竹北中学两千多名中学生的演出,是分别被作为戏剧界同等之间的交流和向中学生推荐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优秀剧来操作的。在马祖,闽剧班全体教师被请去开了一个闽剧艺术和“马祖母语-福州话”讲座,让闽剧班教师指导马祖乡亲欣赏闽剧曲牌和正宗福州话的正确发音。台湾的《中国时报》、《台湾时报》等报纸均刊发了消息,《福州日报》还专门出了一期特刊。台湾最大的官办电视台之一--台湾公共电视台也进行了宣传和交流。对演出团演出的《凤凰山》进行全场录像,并对闽剧班演出团的四位优秀小演员进行专题采访。全场录像和专题采访均在当年7月份播出,这既是台湾电视媒体首次全场播出闽剧剧目和专题宣传闽剧演出,同时也将把此次闽剧班的赴台访问演出影响扩大到更大范围。

      2002年,在首届世界十邑闽剧票友大赛中,有不少来自台湾的闽剧爱好者参赛,其中,一位88岁高龄的李忠湘老人还获得了金奖。

      由此可见,台湾的戏剧兴衰浮沉,在于大陆移民的进入,在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变迁。我们甚至可以说,乡愁、乡愿、乡音,成了他们梦魂牵绕的质点,他们苦苦地从地方戏曲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然而,远离地方戏曲的渊源和根地,这种心思无论如何也不会了断的。

      (作者:福州市文化局 王宇)
闽水情 发表于 2013-5-9 05: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闽水情 于 2013-5-9 05:33 编辑

海峡两岸一家亲、闽剧艺术传乡音。
四朵梅花_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2:08 , Processed in 0.4392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