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46|回复: 0

充满灵性的海洋之舞

[复制链接]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3-3-19 14: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充满灵性的海洋之舞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大小岛屿遍布其中,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等地的渔民们更是终日与海为伴,朝夕相处。海洋文明日夜滋润着他们的生活,充满灵性的海洋之舞自然而然应运而生。这些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舞蹈给渔家人和陆地上的农耕者带去了无限的暇思和蓝色的梦幻。

      大海给人们带来资源和财富,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祸害,沿海的居民们为了出海远航的平安,为了免遭台风、海啸、瘟疫等的袭击,便幻想出许多神灵,渴望借助它们的神力消灾解难,获取丰收。其中,最普遍的是龙灯舞。在福州,龙灯舞有布龙、木龙、灯牌、椽板龙、板凳龙等各种形式,屡见不鲜,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在福州以歌舞悦神,以盛大的民间艺术活动祀神还愿,最典型的祭神活动之一就是盛大的“出海”仪式。“出海”有“尚书”(即陈文龙)“出海”和“五帝”(即“瘟神”)“出海”两种,后来渐混二为一。其活动记载始见于明末清初,每年农历六月举办,俗称“六月会”。活动时,各类民间舞队倾城而出,游舞行进在大街小巷,那些装扮成判官师爷、神将阴兵如黑白无常、保长公婆等的禢骨队伍更是必不可少,而其中的“八将”,个个脸上涂满各色油彩,青面獠牙,神态狰狞,在十番等民乐的伴奏下,两腿叉开,半蹲半行有节奏地蹦跳,显得滑稽可笑。在这个庞大的送神仪式中,还有一人全身红装,肩挑俗称为“福桶”的木桶,内装牛羊猪犬鲜血,其意是各种污移臭物、瘟疫疾病都被神汲取扫荡其中,以保平安。后随七爷八爷(黑白无常)看守,最后是一艘纸制大龙船,装饰华丽,上列神座及供给之物(俗称“水菜”),有的建有三十六间店,谓之各行各业。纸船由几十个人一路抬着游行,直至半夜在海边才将桶与船放入水中,让其漂流而去或将之焚烧,意寓瘟神已走。而后人们点香插烛焚烧纸箔,并演戏酬神,整个活动才告结束。

      如果“出海”是对瘟神、对灾难的驱逐,那么连江黄岐的“游海神灯”舞则充满了对海神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当地传说玉皇大帝的三太子被贬凡间,投生于一渔家后,仍乐善好施,以智慧、法力为渔民驱邪消祸。玉帝闻知狂怒,将之处以分尸三段的酷刑。被扔在海面的头部被渔民捞回,抱上岸设坛祭奠,尊为海神。从此每年从正月初四开始,黄岐人就忙于扎彩灯敬海神。海神像最大的高逾八尺,宽逾五尺,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正月初十晚,是迎海神上岸入境之夜,家家户户焚香点炮备素菜恭迎,大家高举大小海神头像灯游遍每个渔村,还边游边舞边唱福州方言顺口溜:“海神到你厝,明年就造厝”等。出境牌、高照灯、皇旗、乐队、各色花灯队一路随行,热闹非凡,通宵达旦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日中午,渔民们抬着海神灯到海滩上,在笙歌鼓乐中点焚彩灯,送海神返回天宫,以祈求年年有“鱼”(余)、合家平安。

      除了应对天灾海难,抗击海盗或外来入侵者的肆虐也是沿海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抗击往往又衍化出属于他们的独有的海洋之舞。如平潭的藤牌舞就脱胎于抗倭战斗的最前沿。此舞据考证是来源于明代戚家抗倭时所用的“鸳鸯阵”,因藤牌在阵中的突出作用,而被称之为“藤牌操”,一直是平潭民间自卫性的武操。其盾牌为竹制、圆形,中心向外突,外绘虎头,内有横木,便于执持,唯平潭独有。在冷兵器退出军事舞台后,以舞蹈的形式流传至今。该舞表演时,舞台上布置着东西城门,中插黄色三角旗。“士兵”分穿两色服装,操持着二十几种长短兵器,相互对插,或进或退,不断变换阵势,如“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才定穴”直至“十面埋伏”阵,摸爬滚打,模拟格斗场面,最后一举击毙前来偷窥的倭寇(或红毛);随后灯光通明,火炮齐鸣,藤牌手舞狮庆贺。整个舞蹈场面威武雄壮、动作孔武有力,充满了打败侵略者的自豪和骄傲。

      而同样源于抗倭,连江马鼻、官坂一带的“土撬舞”,则独具体育竞赛和舞蹈的韵味,饶有情趣,是一种民间劳动娱乐之舞。土撬又名泥撬,是当地渔民讨小海的生产工具,雅称“木马”。此地浅海滩涂广阔,退潮之后,渔民们腰系竹篓,手持短锹,一脚或跪或站在土撬上,一脚向泥滩用力一踩,土撬载人如飞,驰骋泥滩,来去自如。当年戚继光在当地抗倭时,听从连江儒生陈第的计策,以土撬训练士兵,诱敌上岸后,戚家军突然疾驰而至,手挥大刀,杀敌无数。因此每当春暖花开时,青少年们便自发组织如约来到滩涂,边讨小海边在土撬上即兴表演各种动作,自得其乐,后来又逐渐发展为单纯的土撬表演并加入了体育竞赛的元素,使这一活动充满了独特的海洋魅力。

      其实,大海的辽阔、深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无限的神秘和暇想,千古以来,与海有关的各种神话传说是海洋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鱼舞”则更具特色,它的起源同沿海以鱼为图腾的原始氏族有关,至汉代已有较完美的持鱼道具而舞的形式。在福州地区,则以福清大澳的海族灯舞(亦称“二十四海味舞”,后精简,称为“九鲤舞”)为代表。该舞是由24种海鱼模型灯为道具,由1至3人执一条鱼灯,按照各种鱼的活动习性模仿表演不同鱼的游水动作。这些鱼灯造型逼真,内中还装有灯具,夜间表演时,见灯不见人,远远望去,鱼光点点,忽隐急现,忽高忽低穿梭而过,犹如群鱼嬉戏于江河大海之中,感受到“如鱼得水”的愉悦。

      “海翁戏蚌”与“观音收鲤鱼”也是海洋舞蹈的经典节目,前者幽默诙谐,渔翁的憨傻与蚌精的机灵相映成趣,一逗一戏,无不显出渔家人的生活情致与欢乐。而后者感人至深,鲤鱼精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矢志不移,折射出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仰慕,对传说中南海龙宫的暇想与梦幻以及对观世音的无限崇拜和信仰。这个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戏曲《追鱼》就是以此为雏型,演化出一段人间悲喜剧。

      在大人的眼中海洋是如此的复杂,而在孩童的世界里,大海带来的则是无限的乐趣,“鲤鱼讨姆”便是有着浓郁的童真童趣的儿童舞蹈,曾在福州盛行一时。该舞共17人,全由儿童装扮而成,有海螺、蟹、鲶鱼、龟、虾、河蚌、鲤鱼等,他们边表演边唱歌谣:“‘伲仔’(孩子)‘抱倒’(摔跤)‘跋’(跌)落‘浦’(小河),看见鲤鱼来讨‘姆’(老婆);虾吹箫,龟拍鼓,蛤蟆扛轿‘吹金鼓’(锣鼓、唢呐)”及“鲤鱼讨姆闹昂昂,海螺放炮嘭嘭嘭。……”等。螃蜞扛高照,虾吹箫,蛤蟆吹唢呐,河蚌作伴娘,金鲤鱼新娘与新郎互牵红绸,愉快圆场。整个场面生动有趣,动作滑稽诙谐,孩子看了开心,大人见了也乐不可支。
海洋之舞是生活在海洋之滨的历代福州民众的艺术创造,又滋润着世代福州民众的精神生活,是富有福州地方艺术特色的艺术瑰宝。

      (作者 福州闽剧院艺术研究中心王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1:42 , Processed in 0.2094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