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177|回复: 1

福建连江县民间文化

[复制链接]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09-5-13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音乐 京鼓吹 
  俗称吹鼓,发展历史悠久,遍及城乡。主要乐器有扁鼓或圆鼓、大小锣、大小钹、唢呐等。一般由5~8人组成合奏队。演奏形式分行奏和坐奏两种。历史上迎神、赛会及男女迎娶、送殡等多采用行奏;拜亲、贺寿、宴会则多用坐奏。传统曲牌有《拜天地》、《迎花轿》、《闹花厅》、《万年欢》等,音响激昂,气氛热烈。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仍活跃于城乡。“文化大革命”后明显减少。80年代后县城已很少,只有部分农村等仍有演奏,但现在演奏多为闽剧。

十番音乐 
  俗称十番伬,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东岱民间艺人在福州市伬馆学习,艺成后组建第一支十番乐队。继后发展到县城及敖江、琯头、百胜、晓澳、道澳等乡。
  十番音乐始以金、革乐器为主,主要有浪帐(长鼓)、清鼓、大小钹、大小锣等,后逐渐增加笛、笙、胡、弦、管、云锣、木鱼、檀板和苏鼓等乐器。演奏人数由初始10人左右发展到20多人。演奏形式分室内室外两种,室内演奏前堂用金、革、木乐器,后堂用匏、竹(后加丝)乐器;室外则边走边奏,乐器较齐全。演奏时一般由笛子先奏引子,然后其他乐器逐步介入。节奏感强烈,既柔和又奔放,气氛热烈。演奏曲目分曲牌、小调、哗牌、打击乐4类,曲牌主要有“五牌”,即《东瓯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璈》和《月中桂》。常奏的还有《五凤吟》、《秦楼月》、《海底天》、《蟠桃会》、《雁来红》等。小调有《美人娇》、《海潮珠》、《醉西施》、《金牡丹》等。哗牌是民间流行的唢呐吹奏曲,有《将军令》、《得胜令》等。打击乐有《清锣鼓》、《福套》、《滴流水》、《干牌》等。新中国成立后,曲牌有所发展丰富,如《福套》发展为《福》、《禄》、《寿》、《喜》4套,《干牌》发展为《文干》、《武干》2套。婚丧喜庆分别演奏相应的曲目。到1990年,全县比较规范的十番乐队有5支,主要在县城和琯头等地。

唢 呐  
  唢呐是连江民间吹打乐中主要乐器之一,按尺寸大小分为喇叭、大吹、海笛、小青等种,因音色高亢激越,多用来渲染气氛。历史上迎神游行、喜庆饮宴群乐合奏时常作领奏、伴奏,有时亦有单独演奏。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唢呐艺人被戏剧团队、京鼓吹及后来的铜管乐队等所吸收。

管 乐  
  连江历史上民间流行的主要有笛管,多为艺人自奏自娱,人数不多。而在戏剧团队中,笛管却占很重要位置,线乐均以笛管定音为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音乐和舞蹈发展,铜管乐在民间逐步流行。到1990年,全县城乡铜管乐队已发展到24个,县文化部门进行逐个考核发证。另驻军八十五师军乐团规模较大,乐器齐全,训练有素,县内重大活动常聘该团来连演奏。

陆地行舟  
  俗称地下舟,是连江传统常见舞蹈之一,多在节日喜庆举行。先用竹片或木条扎成船形,蒙上纱布,绘上水纹,饰以流苏、绸布等。然后舞者把船套于腰间,如坐船之状,手持木桨,脚在船底,边走边舞,款款慢歌,如舟行水面,摇摇摆摆,轻快舒畅。再配以锣鼓、唢呐、胡琴等音乐,热闹非凡,观者如潮。陆地行舟有单人、双人或多人等种。单人彩船长约120厘米、宽80厘米,多由女演员扮演;双人彩船长150厘米,宽亦稍大,男女合演,男饰老生(老渔夫),女饰花旦(船家女)。60年代后,有的改用风轮车装饰成彩船,船上可容2~3个演员,或站或坐,舞唱结合,深受观众喜爱。

高 跷  
  俗称高脚,相传由北方南迁移民流传下来,宋代已很流行。且代代相沿,从不间断。高跷用木条制作,绑在两腿上,脚踏木条中间横板上,与地面距离50~80厘米不等。艺术风格独特,演员可多可少,花样繁多,既可单独作彩绸舞、扇舞等舞蹈表演,亦可分角演唱闽剧折子戏,有老生、小生、花旦、小丑等戏剧人物,手持刀、枪、剑、戟等道具,在锣鼓、乐器伴奏下边走、边唱、边表演。最具特色的是“打钱棒”,规模大的可达数十人,每人持一根1米多长的彩饰竹节,内镶铜钱,挥舞竹节时,按节奏分别碰撞手、腿、胸、肩等部位,发出整齐的嚓嚓……嚓嚓嚓的铜钱响声,边走边拍,很有趣味。是重大节庆活动或游行踩街时不可或缺的艺术队伍,深受群众欢迎。

蚌 舞 
  蚌舞为古代传统舞蹈之一,反映渔猎生活,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舞具主要是用竹篾制作骨架的两瓣蚌壳,外蒙纱布,绘成蚌壳或其他彩纹,由1名女演员装扮河蚌姑娘,把制作的蚌壳套在背上,腰间交叉系两条彩带,两手各撑一瓣蚌壳,时开时合,灵活自如,随锣鼓节奏,边走边舞,动作简单,但形象逼真。两人1对为1堂,2堂、4堂无限制,城乡节庆均较流行。

马灯舞  
  俗称跑马灯,连江多流传于潘渡、丹阳等山区,为元宵节灯会活动主要内容之一。马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用纸或纱布粘就,绘成各种颜色的马,一般由少女着彩装把马套在腰间,犹如坐在马背上,手牵马头缰绳,边走边蹦跳。一般马灯舞由36匹马组成一个队,多者可达72匹、108匹。马灯舞队还要配上排头灯2盏引路,骨牌灯24~36盏跟随,中间为马队,最后为人物灯、花灯24~36盏,马队浩荡,灯火辉煌。表演时由排头灯指挥,其他灯围成一大圈,马队居中列阵起舞,阵势不断变化,节奏由慢渐快,鼓乐齐鸣,如临战场,气势威武,甚为壮观。元宵节过后,马灯全部在神庙前烧毁,来年再扎新马灯,年年相沿成俗。

龙灯舞  
  俗称舞龙灯,为民间传统风俗舞蹈之一。相传始于明初,多在元宵节前演舞,以祈平安吉祥。新中国成立后,重大节庆亦组织舞龙队进城表演欢庆。80年代后列入群众体育项目,全县有10多支舞龙队。

狮子舞 
  亦称狮舞,清代始传于潘渡乡坡西、仁山村和敖江乡毗田屯村,后来流传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常参加县踩街和节庆表演。80年代后亦作为群众体育项目参加竞赛。以浦口舞狮队技艺最佳。另筱埕镇手提狮舞,制作精巧,由一人手提表演,灵活自如,两头一对,戏球起舞,别有情趣。潘渡乡坡西和仁山村的拉线狮舞,已流传300多年,制作精巧的狮子用滑轮及拉线吊装在2米见方的木制平台上,由4~8人抬着游行。表演者在平台后操纵拉线,表演狮子各种动作,平台前另有一人提球引逗,有时狮子跃出平台扑球,令人惊叹不已。1990年元宵节,仁山线狮在福州南公园参加灯展游园表演,受省、市领导和观众一致赞赏。

戏剧曲艺 演出团体 闽剧团队 

  闽剧俗称福州戏,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为县内主要剧种。明末清初多系福州戏班来连演出。清宣统二年(1910年),敖江己古富户余二二,聘请福州一些艺人来连组织“群乐班”,演员13人,为县内首家闽剧团队,先后演出10多本古装戏,后因无新剧目而解散。民国2年(1913年),城关吴光庭等请福州艺人在己古宫设馆,称“儒家班”,不久亦解散。民国7年,敖江乡塘后、长汀和东湖等农民合资创办“齐乐天”戏班,在本县和福州、长乐、福清、宁德等地流动演出,历3年时间,培养了一些闽剧人才,后因资金告罄停办。民国30年11月,日军第一次沦陷光复后,壶江乡中心校校长黄时杰组织抗日建国剧团,先后在琯头各村及县城、筱埕等地巡回演出《弃家救国》、《大义灭亲》、《抵制日货》、《严禁鸦片》等20多场现代闽剧,影响甚大。民国32年,闽艺人吴吓俤等创办敖江剧社,有30多人,后改青年剧社。琯头镇一些艺人也同时创办儒家剧社,均演出以抗日为题材的现代闽剧。同年,国民党县党部以壶江抗日建国剧团和琯头儒家剧社为骨干,组建县抗建剧团,有演职员43人(后缩为30人),由县政府补助2万元法币充实服装、道具,到各乡镇巡回演出抗日闽剧或现代话剧,前后演出20多场,每到一乡补助500元。抗战胜利后,改为艺术宣传队,分戏剧、音乐、美术3个组,演出活动渐减。民国35年后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业余闽剧团队蓬勃发展。1950年初,仅三区琯头就有街道、拱屿、塘头、东边、长门、定安、后沙、东岸等8个乡创办业余闽剧团。1951~1959年为闽剧发展最旺盛时期,遍及全县各公社及近郊大队。最多时业余闽剧团有50余个,演职员1100多人。除主要演出古装闽剧外,还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其中1957年4月由城关民间艺人集资组建的连江艺林闽剧团,有演职员42人,各类角色较齐,影响较大。同年12月,县组建专业闽剧团,吸收艺林剧团主要骨干17人,新招收学员26人,艺林剧团解体。1959年7月县专业闽剧团改为地方国营闽剧团。1960~1962年受暂时经济困难影响,多数业余剧团停止活动,有的解散。1962年,县闽剧团亦由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1964年县工商联和五金厂、皮革厂、复制厂等组织业余闽剧团,但演出活动不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仅剩下敖江公社上山大队和晓澳公社百胜大队等少数业余闽剧团坚持演出活动。县闽剧团亦停止演出,1968年5月成立闽剧团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4月合并到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6年2月宣布解散,仅留13人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其余演职员改行安置或遣散回家。
  1978年10月,重建连江县闽剧团。为解决艺术人员后继乏人问题,县文教局于1979年1月向社会招收少年学员40人,经精心培训,于同年底组成县闽剧团少年演出队。1980年,县闽剧团组编2个演出队,少年学员为第二演出队。1984年4月,县闽剧团进行整顿精简,裁员67人,留下艺术骨干56人,编为一个团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自此走上稳定发展轨道。在连江及福州地区各县开展营业性演出,颇受欢迎。尤其传统闽剧《甘国宝》,长演不衰,累计演出1000余场,受到各级文化部门和戏剧同行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农村业余剧团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得到迅速恢复或重建。据1980年统计全县有24个业余闽剧团。1988年后,经过优存劣汰的竞争,进行跨乡镇重组,逐步演变成民间职业剧团。到1990年,重组的职业剧团有艺峰、艺声、艺光等3个,每团演职员平均45~55人,服装、道具、音响、灯光、布景等设备较齐全,经县文化部门考核合格,发给演出许可证,常年在城乡演出。

木偶戏剧团 

  木偶俗称傀儡戏,民国初由泉州流传而来。最早为敖江上山村和马鼻乡一些文艺爱好者,结伴到泉州拜师学习提线木偶艺术。艺成回县后各自组建木偶戏剧团。上山团演职员14人,马鼻团演职员11人,除在县内城乡流动演出外,还到福州郊县和闽东一带演出。主要剧目有《西游记》、《杨家将》、《水浒传》、《包公案》、《临水夫人》等10多本,大多是连台戏,颇受民众喜闻乐见。新中国成立后,上山和马鼻两个木偶戏剧团合并为一个团,继续在城乡演出。1953年该团参加福安地区木偶戏会演剧目《花木兰从军》获演出奖。此后由于农村业余剧团蓬勃兴起,木偶戏逐渐冷落,到1956年11月因经济拮据而自行解散。

现代剧团队  

  现代剧县内主要有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于民国初传入县内,开始多由学校临时组织排演小型话报剧或歌舞剧。抗日战争爆发后,话剧成为抗日宣传的重要形式,对揭露日军暴行,唤起民族觉醒有很好效果。民国32年,敖江剧社在各乡镇演出《榕陷榕光》话剧影响很大。同年,私立陶英小学成立儿童剧团,演出话报剧《迷途羔羊》、《后方一角》。
  新中国成立初,话剧演出仍是临时组织,未形成专业团队。50年代由县文化馆组织连江一中一些教师和部分机关干部,排演歌舞剧《赤叶河》和话剧《东海长城》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演古装戏,县闽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独幕话剧和小型歌舞剧演出增多。1973~1974年,首次排演创作剧目大型歌舞剧《畲山春晓》、《扬帆万里》和移植剧目《洪湖赤卫队》。1976年,琯头公社文艺宣传队演出6场歌舞剧《彩云归》,并参加宁德地区会演获奖。80年代后,农村一些青年艺人组建县内第一个职业歌舞团——浪花歌舞团,有25个演职员。舞蹈、歌剧、合唱、独唱、独奏等兼有,在城乡演出颇受青少年欢迎。

评话团队  

  评话系用福州方言说唱历史故事,又叫福州评话。清代已很流行。设施简单,一般单人备一个罗钹、一把褶扇、一块醒木、一根竹筷、一个绑指即可演出,男女皆宜。连江评话员多从福州学艺而来,民国时期评话艺人有专业和业余两种。专业评话员多在城镇固定的专业书场茶室演出,业余的多在节庆临时被聘演出。
  新中国成立初,县文化馆开始组织业余评话艺人编写现代评话序头,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时事政策宣传。1964年全县有评话员12人。除演讲传统书目外,也创作一些短小新人新事小书目,巡回城乡演讲。“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评话艺人重新登台说演。为扶植和发展这一简便独特的艺术形式,于1979年12月成立县曲艺团和县评话协会,设正副团长、理事5人,制定评话协会章程,每月15日集中学习一次,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考核发证。从而使这一艺术走上规范化轨道。1990年评话艺人发展到23人(其中女5人)。1979~1990年,每年平均讲书250场,听众2.6万人(次)。先后组织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曲艺会演,曲艺大奖赛,宁德地区曲艺会演、福州市第十一至十三届曲艺会演等重大活动,获奖21人(次)。

伬唱班(队) 

  伬唱亦称伬艺,有较浓烈的地方特色。其演出脚本、唱腔及曲牌皆与闽剧相似,但演员无须化装登台,一般5~8人成班,兼民乐吹打者15~20人。伬唱艺人多一人多艺,能自演、自奏、自唱,且前后台兼作,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农村婚丧喜庆常聘请伬唱班参加。清代县城已设有专业伬馆。民国时期城乡均较活跃。琯头、黄岐、丹阳等集镇的书场、茶室,有时亦作伬馆。
  新中国成立初,常运用伬唱形式配合中心工作进行演唱宣传,伬唱艺人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加以改革,加大表演力度,提高艺术水平,使之更有故事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形成表、说、演、唱为一体的艺术风格。50年代伬唱班有7班,40多人,多业余,时散时聚。“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4年发展到16个班(队)、240多人。1990年有24个班(队)、380余人。新发展的多兼民乐吹打,有的与铜管乐队和十番乐队融为一体,一队多能,一人多艺,在城乡非常活跃。

会演调演  

  新中国成立后,为检阅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成果,推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县先后举办多次群众文艺会演活动,并从中选送优秀节目参加闽侯专区、福建省乃至华东区或全国调演。1956年,县举办首次群众文艺会演,区、乡有23个代表队300多名业余演职员参加,演出民间音乐、舞蹈、小戏剧等23个节目,并选拔《茶篮鼓》、《采莲舞》、《龙伞舞》、《疍民海歌》和《放风筝》5个节目参加福建省首届群众业余文艺会演。1957年3月,连江编排的《茶篮鼓》和《龙伞舞》经省歌舞团协助编练上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婚礼舞》还拍成彩色歌舞片,演员受到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和合影留念。
  1958年1月,连江伬唱队《杨母大破水利关》节目参加省首届曲艺会演,并被选送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1959年2月,连江举办全县戏曲舞蹈会演,共演出35个节目。其中7个节目评选参加闽侯专区和省会演,《疍民舞》还被选拔参加华东区展演,《丰收之后》参加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优秀节目奖。
  1960年2月,连江编演《送亲人》现代小戏参加闽侯专区文艺会演获音乐奖和演出奖。《深山擒敌》参加省群众暨民兵业余文艺会演获奖,并选拔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还拍成电影片。1961年10月,县闽剧团《女审》古装戏获省文艺会演演出奖。
  1964年春节,连江举办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评选歌舞《龙凤岩》,评话《杨母大破莲花心》参加省会演。同年4月县闽剧团《变天梦》现代戏参加闽侯专区会演获奖。同年11月,县举办评话员、故事员现代书目会演,40人参加,有《五女闹东海》等9个节目获奖。
  1965年2~3月,县先后举办中小学师生、农村、机关干部业余文艺会演,参演的共有52个代表队、622人。演出小戏、歌舞、相声、评话、魔术等120个节目。其中《东升人在前进》和《标兵颂》节目翌年被选拔参加闽侯专区现代戏调演。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群众文艺会演调演活动中止,只有1974年10月县文艺宣传队现代剧《扬帆万里》1个节目参加省会演获奖。1975年8月《向阳花开》小戏剧参加福州市会演获奖。
  1977年,琯头公社拱屿农民十番乐队参加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获演出奖。
  80年代后,群众文化空前活跃,会演、调演、选拔赛、邀请赛、大奖赛等活动内容日趋广泛,质量明显提高。1980年1~3月,县先后举行农村6个业余剧团调演,13名评话员现代书目汇讲,30名歌手民间音乐演唱选拔赛。小沧乡畲族业余歌手蓝礼银、蓝金花演唱的《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参加省音乐选拔赛,并选拔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演唱会。评话《海上会亲》参加省第二届曲艺会演获演出奖。1981年8月,县组织音乐代表队参加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有《招女婿》、《畲族人民唱新歌》等4首民歌获演出奖。1981~1982年,县闽剧团2次参加宁德地区专业剧团会演,历史剧《王审知》及传统戏《烈女歼仇》、《大闹雷州府》3个剧目获演出、舞美、音乐多项奖,有9个演员获奖。
  1983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县文化局等联合举办歌舞比赛,有17个代表队、220多人参加,活跃节日气氛。1983~1988年,县先后组织各种艺术团队参加省和福州市举办的会演、调演和大奖赛11次,获奖的有县闽剧团折子戏《疯子冤》,东湖民间职业剧团《定海碑》,县曲艺队书目《李宗仁归来》、《走马探亲》、《盗宝县令》、《王审知》、《巾帼一莲》、《金钱梦》、《骗局》、《探监》,黄岐铜管乐队《海上欢歌》、《归望》,东岱十番乐队等,获奖演员共15名。
  1989年9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县举办全县农村文艺会演,分4个演区,共演出歌舞、小戏等99个节目,参演者1500多人。10月1日,来自全县各地的舞龙、舞狮、蚌舞、高跷、铜管乐、十番伬等40多支文艺队伍、2300多人,集中县城举行踩街表演,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群众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是年,县曲艺团创作的《父子争婚》话本在福州市第十四届曲艺会演中获创作和演出二等奖。县闽剧团《余厝墓》在福州市第十五届创作剧目会演中获创作、导演、演出3项奖。县艺声民间职业剧团《真凤假凰》获福州市玉融杯会演创作、舞美、演出3项奖。
  1990年3月,县文化馆组织军民百人合唱团,在福州市歌咏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和演出二等奖。畲族对唱歌《四季花开》和双人舞《秋日私语》获福州市第二届温暖榕城文艺百花奖演出三等奖,县文化馆获组织奖。
  同年5月,县举办金凤杯少儿舞蹈邀请赛,有17个小学代表队、183人参赛。同年9月,连江组织30名畲族业余演员被邀参加闽东畲族艺术节,专场演出畲族歌舞《四季花开》、舞蹈《畲山花轿》,深受欢迎。
文化创作

唐至清代文化创作  


  连江唐之前文化发展迟缓,迄今尚未发现著作留传。唐至五代,随着北方迁民南移,经济发展加快,文学创作日趋繁荣。唐代连江第一个进士张莹(后官至礼部尚书),先后有6部71卷著作问世。他的史学著作很严谨,《月宫赋》、《四灵赋》等诗赋作品,因词藻高丽而争相传诵,其“一箭不中鹄”诗在《全唐诗》中亦占一席之地。
  宋代是古典文学鼎盛时期,连江有著作问世者15人59部389卷(册)。李撰、郑鑑、陈舜申、陈德一等对《易经》、诸子及史学的研究、诠释著作都有一定影响。诗文著作仍占大半。宋末力主抗金的李弥逊、郑起、郑思肖等人诗文著作,充满爱国激情,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尤其是郑思肖著的《铁函心史》,历350多年后才在苏州承天寺一古井中发掘出来,极富传奇色彩,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元代连江文坛较沉寂,只发现陈成己1人2部著作面世。
  明代文化创作繁荣,人文荟萃,著作丰富多彩。已知有31人87部289卷(册)著作问世。影响较大的有赵恢、阮嗣、游琏、吴文华、吴孔锜、陈元登、陈第、董应举等。明宣德八年(1433年),赵恢为科举廷试第二名(榜眼),后受英宗皇帝特旨,厘正文体,对革除当时文坛浮华之风,崇尚求实精神作出不懈努力。他的著作《国史拾遗》、《厘正集》等有较大影响。兵部尚书吴文华诗文书法皆佳,有5部著作传世,迄今境内仍有他的诗作岩刻留存。明代学术成就最大的是陈第,有20多部著作传世,特别对中国古音韵的研究成果斐然,所著《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杂卦传古音考》等,在国内外均有影响,被胡适称誉为“划时代的钜作”。陈第曾随沈有容到台湾剿倭,撰有《东番记》,对台湾高山族等历史民俗考察甚详,是研究台湾早期历史的弥足珍贵资料。陈第晚年遍游名川大山,足迹遍及10余省,所著《五岳游草》、《两粤游草》等亦颇有影响。与陈第同时代的董应举,官至工部侍郎,著有《崇相集》18册,对韩非、柳宗元文章评点见解独特,有《韩柳合评》5卷问世。董应举与陈第及当时宰相叶向高(福清人),过从甚密,互有诗文和答,他与陈第结为诗坛“骂友”,一时传为佳话。
  清代初中期,连江文坛仍较繁荣,有著作面世者41人、作品122部423卷(册)。诗词散文仍是清代文学的主流,近占全部著作的70%。陈彦弼、陈尧若、吴鹏南、郑霄、陈润、章朝栻等诗文作品,皆以文采清丽、意境自然而颇具影响。陈尧若夫妇持伞床上联吟达旦为文坛所仅见。还出现3个女诗人,善用白描手法,诗风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如陈于凤《兰窗自怡草》、李若琛《蝶案香尘》以及邱氏《咏木笔花》等诗作,一时广为传诵。鸦片战争后,古典文学日趋衰微,至清末已是尾声,名人著作不多。但随着西方文化影响加深,反封建的通俗文学崭露头角,并向下层伸展,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广泛流传。《骂军阀》、《十劝哥》等故事歌谣则尖锐抨击清朝腐败和各国帝国主义扶植军阀、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激发人民民族义愤和爱国热情。连江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重要活动据点,广州黄花岗起义72名烈士中连江占9名,就是最好的注脚。

民国时期文化创作  


  民国时期,连江县同样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和过渡时期,社会纷繁复杂,新旧矛盾突出,一些有识之士在努力改革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尝试改革传统旧文学。清末到民国初,县内一些留学日本、美国等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和介绍外国尤其西方文学发展历史,并孕育出不同的流派。民国初,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其湘(蓼沿白沙人),在全国著名刊物《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基尔特社会主义”,他曾回连江老家倡议组织甲寅俱乐部。民国8年(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连江有很大影响,在福州等地读书和工作的连江文化知识界人士,开始摆脱旧文学的束缚,积极参加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建立新诗,改革旧剧运动。民国10年后,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引导,开始以唯物史观考察包括文学在内的种种精神现象。旅省青年严灵峰(又名严明杰,黄岐人),是民国时期著述最多的1个,他除研究易学和老子等著作外,还相继翻译出版俄文版、德文版《辩证法的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入门》、《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及其理论》等译著,在当时有过一定影响。民国17~19年,连江旅省人士刘友濂、张善和等在福州城守前创办县内最早的白话文学小报《连江旬报》,侧重报道连江兴革、时事新闻和白话文体诗歌、散文等作品。继后又有文艺刊物《偶力》出版,但仅出2期就停刊。
  民国18年,在连江县立初中读书的进步学生杨而菖等,创办《连中校刊》,发表不少战斗性很强的新诗。因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化创作受到严重压制和严格审查追究,因而出版著作极少,仅有6人14部作品问世。而一些小型作品也只能在暗中流传。值得一提的是,民国21年6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巡视连江时,帮助杨而菖等建立第一支革命武装的布告——《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布告》。既是一首通俗的白话新诗,也是一篇战斗檄文,它深刻揭露国民党统治区“土豪劣绅捐棍,租税逼人要命”;“白军下乡乱杀,火烧血洗无情”的残酷现实。明确阐明游击队宗旨:“赶走帝国主义,中国自由平等。”号召农民“抗捐抗租抗债”,“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扩大游击战争”;“建立连江苏区,解放连江人民”,不久连江即掀起土地革命高潮,表明革命文学在民众中的强大感召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连江城乡惨遭日军狂轰滥炸,县城两度沦陷,文化工作者失去从容创作的环境和心情,大的创作活动沉滞。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许多进步文化人走向抗日前线,更加接近工农兵,创造出不少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以抗日为主要题材的救亡歌曲、话报剧、街头剧、街头诗、漫画等小型作品,通过通俗报刊,战地宣传队、抗日剧团和传单,迅速在城乡传播。从而唤起民族觉醒,对抗日战争、国统区民主运动及后来的人民解放战争,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配合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广大文化工作者开辟了阳光大道。老一辈文化人焕发青春,整理挖掘一批传统文学作品,新一代文化工作者脱颖而出,文化创作日趋活跃繁荣。50年代初,民间老艺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44本,农村涌现出一批业余作者,小型通俗文艺创作非常活跃,山歌、小调、小戏剧、评话序头等小作品,在土改、反霸、镇反、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发挥很大鼓动和教育作用。1957年后,业余创作逐步形成高潮,1958年城乡有60个文艺创作组,业余作者459人,他们在文学创作海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创作活动停滞。1962年后逐渐恢复发展。据统计,1957~1966年,业余作者共创作剧本88本,舞蹈87个,山歌小调13854首。县文化馆编印文艺材料54期,收入作品1300篇。
  “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创作活动受到冲击,部分业余作者遭批判,有的被抄家焚稿,新创作作品极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创作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县文化部门除创办《青芝文学报》等文艺刊物,为业余作者提供园地外,还加强对业余文学作者的培训和辅导。据不完全统计,1978~1990年,县文化局和文化馆先后举办文学基础知识、民间文学、音乐基础理论、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等培训班和专题讲座9次,参加人员1169人(次),还组织作者深入基层实习采风,大大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1978~1990年,县内业余作者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的文学作品计149篇,其中获奖的有26篇。还先后结集出版《金凤集》、《影评荟萃》、《书评集锦》等业余作者文学作品。创作或移植改编的传统和现代闽剧48本、评话95本。长篇专著成果突出,仅据不完全了解,在1950~1990年的41年中,连江籍文化人士正式出版的专著就有46人154部。不但作者人数和著作数量均已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朝代,而且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科技知识含量高。如著名教授严灵峰,先后编撰出版近百部作品,晚年又经严谨考订,相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有老子、列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论语、孟子、易经等《集成》和《学术论集》、《书目类编》等鸿篇巨著,总计3358卷。他的学术成果在台湾海峡两岸及国外都有很大影响。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任编审的林光,编译出版俄国、西班牙等文学作品10余部,其中《拉丁美洲散文选》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还有林良光、郑麦等人的史学著作或译著,方生的中国经济改革论著,张亦春的金融学著作,吴本厦的教育学论著,陈美东的科技史著作,吴兆汉的机械学著作,游永雄的地质学著作,赵承春的军事学著作,孙道开、卢翠贞等的医学著作,杨志良、尤为华的影视及科教片编导等等,都有一定影响。
闽苑欣韬 发表于 2009-5-14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闽苑欣韬 于 2009-6-1 06:42 编辑

不愧是老蛀虫,到处搜这些资料,所有的网站都要被你翻个底朝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31 01:52 , Processed in 0.1510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