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36|回复: 0

草根剧团一路唱来 无霞不成团成美谈

[复制链接]
bin598 发表于 2009-6-1 1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生斑斓尽在余晖里追忆
    10月10日下午,霞浦县长春镇中心文化站“老人之家”,100多平方米的排练场内围拢着10多位双鬓飞霜的老人,正在排练闽剧《杨门斩子》选段。
    蔡朝仙云板一拍,台鼓一敲,节奏起。伴随简单的伴奏,蔡朝仙的师姐、饰演小生的郑玉英老人亮开嗓门:“听说杨宗保魂飞魄散……”郑玉英是长春镇“夕阳红演出队”30多位演员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今年已经70岁了,她施淡妆,留短发,腰板挺直,眼神随着唱腔流转。一旁的老人打着拍子,轻轻哼唱……那沉醉的神情,是对当年在戏曲舞台上度过的花样年华的迷恋?
    “夕阳红演出队”的负责人王月婵说:“演出队里什么角都有,青衣、老生、小生、花旦,你看,玉英演小生,金凤演武生,金莲演小旦,他们当年在闽东一带可都是响当当的角呢。”
    演出队每周固定时间排练,自编自演的节目多达30多个,可以随时开拔赴演。“我们的节目可以连演三场”。演出队自2003年春节创办以来,一直活跃在田间村头,演出100多场。
    时至今日,老人们依然留恋伴随自己大半生的闽剧舞台,那里有他们的风华岁月、梦想追求,还有掌声与喝彩。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郑玉英、蔡朝仙这一辈的老艺人风华正茂,那时是霞浦闽剧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长春镇民办剧团多达20多个,洪江村曾同时办有11个剧团,创造了当时全国、全省的奇迹。黄玛珠等霞浦第一代闽剧演员几乎是家喻户晓,当年“霞浦女班”到省城会演,引起轰动。
    几十年来,霞浦民间演艺队伍从没断档过,夫妻同台、父子同台、一家三代的“闽剧世家”在沿海农村里比比皆是。武岐村的蔡朝仙,一家有5个演员,可以把一出戏的主要角色都包下来。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戏剧界一度繁花盛开,霞浦农村演艺人员来到闽中一带的长乐、福清唱戏,最多时有数千人之众,他们成就了“无霞不成团”的美谈。如今,仅长春镇就拥有众多“泥腿子”闽剧演员,有1000多名农民演员常年活跃在福州、宁德两地,年演出近3万场。
    一个鱼米之乡与闽剧的不解之缘
    今年79岁高龄的孔庆荣老人,是见证霞浦闽剧发展历程最权威的发言人之一。1951年,在福安地委文化美术组工作的孔庆荣被调到霞浦县闽剧团担任指导员兼团长,1953年起一直担任霞浦县文化馆馆长,直至1989年离休。
    孔庆荣介绍说,闽剧从福州传到霞浦,大约是民国初年的事。当时霞浦海上交通发达,与福州经济交流频繁,闽剧班随之进入霞浦。霞浦县第一个正式的闽剧团是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歌声中诞生的。
    1945年9月3日,霞浦松城万贤街民间艺人高林桂为庆祝抗日胜利,聚集了当地文娱爱好者宋十五、王沛生、黄聚太、车丽孙等人,并向长溪小学、陈克桂烃厂选拔了黄玛珠、周培英、吴爱月等一批女孩子饰演七仙女,沿街游行表演《七仙女下凡庆胜利》和《胜利花船》等节目。
    在孔庆荣的脑海里,依然对《七仙女下凡庆胜利》演出情景印象深刻,“从东到西,整条大街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七头肥壮的大水牛,背上骑着七位珠花云鬓、手执笙笛、载歌载舞的仙女,沿街演唱。”“七仙女”之一的黄玛珠,后来成为孔庆荣的妻子。“轻把桨,日寇没下场,庆祝胜利喜洋洋”、“浪滔滔,气豪豪,起篷扬帆唱凯歌。”艺龄60年的黄玛珠仍能哼出当年《胜利花船》的几句唱词。
    那次游行表演得到好评,高林桂等人一鼓作气,招演员、置行头,成立了“彻云俱乐部”,这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霞浦女班”的前身。1947年左右,“彻云俱乐部”在霞浦南乡、福安、连江、罗源等地巡演很受欢迎。1949年9月,以“彻云俱乐部”原班人马为骨干,进行充实整编,筹建了全省第一个县级闽剧团——霞浦县闽剧团,这也是当时全省唯一的“女班”。
    孔庆荣说:“其实,在‘女班’之前的二三十年,霞浦有两个比较有名的民间职业剧团,都是群众自发组建的。”1922年,霞浦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建南北路班”成立,演出北路戏,另一个是“群英女班”,成立于1925年,唱京剧。“霞浦的民间剧团,大多是由早期的‘儒家班’演变而来的。”孔庆荣介绍说,“霞浦是福建省历史最长的县份之一,曾是福宁府所在地,正统的儒家学说在民间根基深厚。清末福建有‘儒林’组织,抽选乡中联秀子弟,聘请剧师教唱歌舞,组织‘儒林班’,专供酬神时演唱之用。‘儒家班’与‘儒林班’一字之差,也是为神诞供演。”“‘儒家班’的历史大概有近100年,霞浦南乡的溪南、大京、洪江等村的‘儒家班’很活跃,演员大多是股东子弟,所以也称‘子弟班’。”1952年,孔老率霞浦县闽剧团到福州参加福建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献演《白蛇传》,当时“霞浦女班”清一色的全是年轻靓丽的未婚女演员,连男角也都由女演员饰演,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女班”被邀请到福清一带巡演,历时几个月,几乎场场爆满。1982年全省闽剧会演在连江举办,霞浦大京村大众剧团的《急避巷》捧得金奖,白鹭村福江剧团的现代闽剧《金秋之后》获得银奖。
    孔庆荣的回忆,为听者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一个衣食无甚忧虑的富足渔乡,田野里大海边时常涌流着委婉动听、咿咿呀呀的闽剧音韵,唱的投入,听的上瘾。
    一位乡村名角的梦想与叹息
    霞浦长春镇,27个村中22个村有农民演员。这些演员有的自己组团,有的到外地承包剧团,有的被福清、长乐等民间剧团聘用,长年在福清、长乐、罗源一带的农村演出。福清、长乐两地众多的民间闽剧团,几乎每个团都有来自长春的农民演员。
    长春镇渔洋里村支书林玟说:“到村里走上一圈,随便敲开一户人家,都能碰上会唱戏的。”渔洋里村全村700户,吃闽剧这碗饭的就有300多人,是个名符其实的“闽剧村”。
    林玟说:“村里的年轻人从小耳濡目染,稍稍带一带就能上台。他们宁愿跟团唱戏,也不愿去工厂打工,因为唱戏的收入要比打工的高。当家角色一年可赚五六万元,跑个龙套一年也有五六千元的纯收入。村里盖楼的不一定都是唱戏的,但唱戏的人家一般都能盖起像样的楼房。”
    渔洋里村最气派的房子恐怕要数林闽锦的家——一座面积约三四百平方米、外墙铺着瓷砖的两层楼建筑。林闽锦的母亲和在家休产假的妹妹林闽丹在宽敞明亮的大厅接待了我们。
    林闽锦的母亲告诉我们,她的父亲以前也唱戏,她自己也从小学戏,一直唱到40多岁。现在,她的丈夫和儿子是做后台的,女婿是音响师,两个女儿、媳妇都在唱戏。
    林闽锦15岁开始学戏,18岁就红了,无论是扮相还是唱腔表演的水平,即使在省市一级的国办剧团里也是不多见的。从艺20年,林闽锦一直在福清、长乐一带长年演出,她的戏迷给了她闽剧“茅威涛”的美称。
    林闽锦的母亲年轻时是唱青衣的,“过去唱戏很辛苦,背井离乡,吃住条件很差,睡地铺是常有的事。”生怕女儿受苦,母亲甚至以断绝母女关系来阻挠女儿学戏。林闽锦还是执意选择了自己的未来之路,并且凭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崭露头角,曾获得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长沙民间艺术节“映山红”奖一等奖。
    林闽锦所在的福清市闽剧一团,一年下来能演出500多场次,林闽锦自然是团里的台柱子。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林闽锦他们到长乐市古槐乡感恩村郑氏宗祠演出古装戏《宋弘拒婚》。演员们还在化妆,周边乡镇的戏迷们已提前就座了,一个老戏迷说:“这个团有一个女小生,不错。”上完妆的林闽锦,扮相果然英姿飒爽。“要成为一名好演员,不仅要有外表、声音条件,还得有一定的天赋,最关键的是要能全身心地投入。”作为一位热爱闽剧、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演员,林闽锦总是感叹自己的起步太低,“出生在农村,没有读过正规的戏剧学校,我能有今天,真的很不容易。要是起步高一点,舞台更大些,能进入正规的大剧团唱一两出戏,我相信自己还有潜力。”林闽锦叹息道:“想也是白想。小剧团要排一出过瘾的大戏,真的是太难了。”
    两位老团长的奔波
    在渔洋里村,当团长的现在只剩两人,连建斌是其中一位。连建斌承包了屏南县实验剧团,他的妻子、女儿连同他最小的弟弟都在他的团里担任演员。团里共有40多位演员,本村人占了大部分,仅连姓本家演职员就有10多个。
    连建斌的家在渔洋里村老城堡外,在那里,我们遇见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的连建斌的父亲。老人家见面就吐苦水:“唉,连建斌干团长也有十七八年了,最近几年有时一年要亏四五万。过去他唱老生小有名气,夫妇俩给人唱戏,一个月赚个一万多元没有问题,但他就是喜欢自己带团。这不,去年剧团添了行头、音响、设备,花了10多万元,赚的钱都抵进去还不够。”“做团长很累,当几十号人的家,每个月光工资要开支六七万元,要到外面接单,还要自己上台,一年能回来一两回已很难得。”老人家说,今年5月11日,连建斌带着剧团回到村里演出,一出《清官颂》,引得四邻八乡的村民齐聚渔洋里(题图),家里像过节一样热闹,那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武岐村的蔡朝仙今年65岁了,还在带团唱戏。今年夏天遇上淡季,就把剧团暂时解散,回家休养。他黑黑瘦瘦的样子,和普通村民没有两样,和他聊到学戏、教戏的事,他的表情立即生动起来,眼里有了熠熠的光。
    蔡朝仙15岁学戏,21岁开始教戏。那时,他父亲病重,他只得离开剧团回家替父亲看店,无聊至极,便操一把二胡在门口自娱自乐,村里人就跟着学唱。他前前后后办了27期闽剧培训班,教了800多名学生。他的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也是他的学生,他把孩子们都培养成多面手,“在小剧团,演员临时有事,上不了台是常有的事,没有人上,自己的孩子就要顶上去。”
    去年6月至今年3月,他的剧团很忙,在福安、罗源、霞浦、福清辗转唱戏,平均一个月要唱20多场,场费多的三四千元,少的才千把块钱。带了大半辈子的剧团,吃尽了在乡村辗转唱戏、食宿不定的苦楚,蔡朝仙无奈地说自己喜欢上的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活,因为没演出时,剧团散伙,大家只好各奔东西。蔡朝仙告诉说,再过十来天,他要重新组团到古田唱戏,可是现在一个单子还没接到,演员也还在联系当中。“现在,能像我们当年那样刻苦学戏的年轻人不多了。我的小儿子今年20岁,在网络公司上班,业余也会哼上两句闽剧,我不希望他做我这一行。”
    “草根剧团”还能唱多久?
    当前戏剧界,专业剧团举步维艰,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而僻居东南沿海的福州、宁德等地的民间剧团演出活动却如火如荼,几乎是无日不演戏,无处不演戏,镇镇有舞台,村村闻锣鼓,数百个或完全由私人投资组建、或承包经营的民间剧团生机盎然。这,不啻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农村文化市场越来越庞大的需求,霞浦农民与戏剧的特别缘分,使得一拨又一拨的农民演员茁壮成长,成为一支充满泥土芬芳的农村文化建设生力军。农民唱戏,不仅唱出了农村文化舞台的兴盛,也唱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演艺产业正悄然成为霞浦农村一个新兴的产业。
    这一产业的发展,无疑带来三方面好处:一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问题;二能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三能为传统戏曲艺术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一个塔基的作用。
    当地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支特殊的生力军,长春镇负责人表示,演艺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优势资源,他们准备进行摸底造册,在演出淡季邀请团长和一些名演员回乡,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在外地生存现状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提升演艺水平。
    必须注意到的是,尽管在台上红火风光,可是民间剧团普遍存在条件十分简陋、队伍青黄不接、演出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他们排一出新戏通常只花三五天时间,为生存奔波的现状使得他们无法投入精力和财力细加雕琢,艺术上难免粗糙。这样的“草根剧团”还能唱多久?
    宁德市文化局局长翁惠文告诉我们,目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众多国办专业团体面临改制,霞浦民间剧团却能打破地区的限制,遵循市场规律,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说,霞浦民间剧团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不可少,要形成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民间剧团按市场规律健康发展;要发展中介组织和演员经纪人,解决剧团找不到市场、市场找不到剧团的问题,培育发掘演出市场;还要发展民间培训机构,着力培训一批高素质的演职队伍。翁惠文认为:“演艺产业经过整合、规范、壮大,完全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为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推介、推动的作用。”


责任编辑:晨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55 , Processed in 0.164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