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中文名注册 登录
福建闽剧网 返回首页

剧团二伯的个人空间 http://fjminju.org/?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戏曲研究所主办“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

已有 1894 次阅读2012-11-19 23:57 |

20111229-30日,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福建省文联、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泉州市戏曲研究所、泉州市梨园戏实验剧团承办的“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该研讨会的筹备与召开,受到了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范碧云,泉州市政府副市长付朝阳以及刘厚生、曲润海、季国平、龚和德、王安葵、周育德、王仁杰、郭启宏、梁谷音、郑传寅、王评章等四十多位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厦门、泉州、武汉及香港等地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艺术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王仁杰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多年来他先后创作了《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陈仲子》、《琵琶行》、《枫林晚》、《蔡文姬》、《唐婉》、《柳永》,改编古典名著和传统剧目,有经典本《牡丹亭》(三本)、大都版《西厢记》(二本)、缩编本《邯郸记》、《红裙记》等多部作品,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多项殊荣,2006年被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主创人员”称号。剧作集《三畏斋剧稿》(增订本)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在会上,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王仁杰剧作的古典性、文学性、人物形象塑造、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创作观念、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龚和德研究员认为王仁杰剧作的古典性,不是历史的,而是当代的。王仁杰剧作古典化的核心与内质,是充满着对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文化断裂,以及我国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种种弊端的一种强烈的反思精神。王仁杰剧作的风格是古典的,但是他的艺术精神不是复古的。王仁杰剧作的古典性不仅属于梨园戏,也是属于整个中国戏曲的,梨园戏是他独特的切入点,而舞台展现的实际上是中国戏曲许多本质特征的,全方位的继承和发扬。周育德教授认为王仁杰是当代称得上文学家的戏曲剧作家之一。刘祯研究员提出“非主流女性”是王仁杰《三畏斋剧稿》所收剧作主要描摹的对象。王仁杰剧作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既具有中国艺术传统中此类女性角色形象的因子,也有西方戏剧的人性以及社会批判的深度模式,其作品于文学于戏曲都是有价值的。汪人元认为王仁杰及其剧作对戏曲传统执着守护的背后,是王仁杰对更为宏阔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热爱和敬畏。王仁杰所执着守护的戏曲传统,正是戏曲最重要的美学传统——剧诗精神。

此次研讨会是继2000年泉州召开的“王仁杰剧作研讨会”之后,再一次对王仁杰剧作进行的更广泛、更深入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继2010年启动“当代剧作家系列研讨”活动之“郑怀兴剧作学术研讨会”后,与相关机构合作,对当代戏曲创作和剧作家研讨的进一步展开。它一方面体现出王仁杰剧作的深刻而丰富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代表的戏曲学界日益关注与重视当下的剧作家及其创作。这次会议的举行,将对总结戏曲创作经验,探索戏曲创作与舞台演出关系,推动二十一世纪戏曲创作的发展与繁荣,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戏剧杂志、戏曲研究、艺术评论、艺术通讯、福建艺术等各地媒体,参与并报道了此次研讨活动。来自北京、台湾等各地高校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系的许多在读硕士、博士也旁听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观摩了由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演出的新版《董生与李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9-17 19:28 , Processed in 0.1426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