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兀的停播,外加一场仓促的复播,《秦之声》的所谓改版,是受尽排挤满腹苦水也好,是柳暗花明拨云见日也罢,但好歹,它还存在。在采访中,我们一方面为戏曲栏目被边缘化的凄凉境遇而唏嘘,另一方面,却也为传统戏曲仍有大批坚实拥簇者而振奋——他们遍布天南地北,却从未忘记乡音;他们痴痴守候在电视机旁,只为听人吼上那么几嗓子,过过戏瘾。
其实,老戏迷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能听得上戏就行,可城里剧场少、票价高,在乡下也是逢年过节才有戏班子;都说网上能点播,又不大懂电脑;光碟不好买,DVD还不大会使。怎么办?只能看电视。而现在这个唯一能让戏迷们过过戏瘾的节目,也要保不住了,着实令人不解。
这怎么能让人理解?我们一边高声叫嚣着,要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戏曲观众,另一边却忙不迭地为着些蝇头小利,斩断一个优秀戏曲栏目与戏迷间的血脉联系;我们一边喊着以人为本,口口声声说要关注空巢老人、弱势群体,另一边却只看重金钱得失,生生夺去他们仅剩的一点点文化消遣。
记得2011年在太平洋岛国毛里求斯采访时,该国电视台曾询问中国是否能为岛上的客家老人提供一些客家语节目,因为他们听不懂现代汉语,却又很思念家乡,后经了解,岛上的客家老人只有2000余人。
为何一个区区岛国,可以为2000个外国移民设想得如此周全,而我们号称文脉深厚、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却个个都要唯收视率是图,难以照拂成千上万戏迷的文化需求?我们就真的缺那么几个点的收视率?真缺那几百万的广告费?
或许,我们缺的不是钱,是心。是对传承传统文化、历史血脉的一点真心,是对广大基层老百姓文化需求真真切切的关心。
但愿,《秦之声》历经劫难后,仍能保全;但愿,我们能多留给戏曲栏目一些时间、空间,助它早日摆脱困境,走向重生。
《梨园春》逆生长的背后
在各省卫视戏曲类电视栏目普遍处于低潮期的时候,《梨园春》可谓一枝独秀,甚至呈现逆生长的趋势。从1994年开播以来,《梨园春》观众口碑颇佳,栏目收视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既是河南卫视的名牌栏目,也成为了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精品节目增强影响力
“省委宣传部将《梨园春》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来做,节目经费充足,制作精良,观众当然喜欢看。”业内人士聊到《梨园春》,都对其制作环境和条件羡慕不已。“如果对电视戏曲栏目赋予弘扬与传承戏曲文化的使命,就不应该去要求它赚钱,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对于戏曲文化发展是很必要的。”
《梨园春》在政策支持和广告收入上双丰收,栏目的商业化合作增强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造血功能”,其产业经营的思维带来了深远的节目影响力。“戏曲栏目的观众市场是很广阔的,只是这个观众群的购买力弱一些,但也是可以培养的。”《梨园春》编导李凡介绍说。目前,《梨园春》的节目制作已基本步入良性循环。“戏曲栏目制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人才队伍要保证质量并且留得住才能做出精品节目,只有精品节目才能吸引观众的收视习惯。”
观众才是节目的主人
“我们的演员资源的确比较丰富,最为关键的是戏迷资源充足,有人看。”李凡分析表示,“河南豫剧的戏迷在黄河流域分布较广,加之河南人口多,客观上我们的戏迷基础很好。”以戏迷为本,《梨园春》紧紧围绕电视特点和观赏心理勤思考,多创新,将电视导演思维充分运用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编导风格。区别于“电视放大戏”,《梨园春》更讲究电视节目的“叙事功能”,把戏曲之外的人的信息和故事通过全新的编导思维立体丰富地包装呈现。
“我们希望戏迷可以参与进来,让老百姓上节目来互动,形成一个观众是节目主人的状态。”李凡继续介绍。刻板印象里戏曲栏目过分地依赖老年受众群,而《梨园春》则成功地培养了各年龄段的观众群。以“平民唱主角”为宗旨,“用名家名段欣赏、戏曲小品、专业演员擂台赛、地方戏片段展演等巩固老一代戏曲观众;同时,用戏迷擂台赛、戏曲歌以及综艺化的戏曲节目形式吸引了青年以及少儿观众的关注。”
谈感情讲故事引人入胜
《梨园春》的戏曲栏目“娱乐化”特征明显。“我们将娱乐、情感、人物故事,甚至小品等元素注入戏曲节目当中,可以说是戏曲娱乐化。”李凡说。《梨园春》一期节目前不久请来了一位西安老太太,“我们不要她唱得多好,但是观众能感到就像自己邻家老奶奶在唱戏一样,有了亲近感和参与感,也让老百姓看戏不那么累。”
《梨园春》常策划编导诸如“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小品大师”等主题的节目,通过讲述主题人物的背景故事,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我们把感情、故事、娱乐讲得饱满一些,也请来了小品、相声演员等等,这样可以引入更多的观众。观众看《梨园春》,不仅仅是为了听戏,他们得到欢乐放松,感受戏曲平民化的魅力,同时还能与电视节目上的演员有着同样的情感诉求和归属。”李凡说。
走向娱乐还是回归本体
——戏曲电视栏目的未来抉择
《秦之声》卫视停播风波未平,其他省级卫视的戏曲栏目现状又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
资料显示,地方戏曲类电视栏目在2003年左右曾盛极一时,最多时有19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戏曲栏目,风格种类多样。此间,学术界有关戏曲与电视“联姻”的讨论也空前热烈,那可谓是戏曲与电视的“蜜月”期,尽管对此有人“看涨”,有人“看跌”。
然而,今天再度进行盘点,记者发现除了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山东卫视的《金声玉振》、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4个栏目尚存之外,其他大部分地方卫视的戏曲栏目已经黯然离场。据透露,与其他电视栏目相比,即使是央视戏曲频道的戏曲栏目,近两年也同样面临着收视率黯淡、反弹艰难的客观现实。荧屏的聚光灯不再热切地追寻戏曲的身影,其间原委,一言难尽。而在繁华落尽之后,戏曲栏目的走向也越来越趋向于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泛娱乐化,以及重归戏剧本体。
究竟是电视戏曲化,还是戏曲电视化,这个“姓电视,还是姓戏曲”的问题,早在2003年就被深入讨论过,但不论是制作人,还是研究学者,都没能给出完美的答案。如今,业界分歧依然。
娱乐派:鲜活形式有利于扩大观众群
“戏曲栏目需要娱乐化,现在纯粹听大戏的观众群在不断缩小,其他元素的加入意味着更多观众群的加入。”央视戏曲频道的编导张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唯收视率至上的今天,许多业内人士持有同样的观点。“比如央视戏曲频道中一档融美食与戏曲为一体的栏目,就有着高于一般戏曲节目的收视率。”《梨园春》编导李凡认为在当下文化消费的大背景下,缺乏导演思维的戏曲栏目很难生存维持,如果都不能在电视上存活,那推介戏曲的力量就更加单薄了。
“电视是一种传播手段,它更应该起到推介的作用。我们能做到的,是引导观众知道,有戏曲这门艺术,它是这个样子的。就像饮食栏目不温不火,但《舌尖上的中国》换一个角度切入,就让全国人民都对饮食文化着迷。”谈到电视与戏曲的良性关系,李凡感慨颇多,“我请几个大家唱几分钟折子戏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如果我在小品、在小孩、在人物故事上加入戏曲的符号,大家在记住这个小孩、某个故事,或者被这个小品逗乐的时候,就可能认识戏曲更多一点。10个娱乐元素里哪怕有1个被记住,那也是戏曲的成功。”
传统派:回归戏剧本体之美是根本途径
然而,就同样的问题,记者在另一些编导口中却听到了截然相反的声音:“戏曲电视栏目不能一味地娱乐化,剥离了戏曲本身的东西,栏目会死得很快。”
同在戏曲电视栏目制作第一线,如此针锋相对的观点,将戏曲与电视手段结合时产生的矛盾暴露无遗。
“从戏曲角度讲,电视只是一个传播渠道,如果说用电视来主导戏曲,是一种不成熟的想法。”《秦之声》编导王凡(化名)认为“提倡戏曲加入现代化的娱乐的元素,吸引不看戏的人来看戏”是一个错误,张弦也提到“这相当于把你的‘主营客户’给丢了,电视为了追求大众化,反而失掉了特色,导致真正的戏迷流失。一时的收视率是很好,但这些人不会成为你忠实的观众,闹不好就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了。”
“传统戏曲之美不是电视做出来的,是它本身就很美,如果把精华去掉了,一味地加入其他元素,所谓戏曲节目就失去了味道。王凡坚持认为,用电视做戏曲,就应该遵循戏曲创作的规律,运用戏曲艺术本身的原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去做,不管如何创新,戏曲节目制作不能没了规律。
观众评说:戏曲殿堂似近实远
对“姓戏曲还是姓电视”的问题,观众们有着更为实际的看法。“我身边四五个压根儿不看戏的同事也开始觉得《梨园春》有意思了,期期守着看。”不能否认,娱乐化的戏曲栏目有其观众基础和影响力。
但也有观众态度中立,“娱乐的、不娱乐的两者互相不可以替代,专业的可以给专业人士提供学习的平台,娱乐化的则可以给普通老百姓施展才艺的空间,满足的是两种人群,两者共存才是合理的”。
但“铁杆戏迷”们也有抱怨:“打开电视到处都在娱乐,但娱乐至死是很恐怖的,让任何人都来参与是好,但过度膨胀后,纯的、精品的艺术被挤得没有生存空间。我们的后人会以为那些不专业的就是专业的、‘邻家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感觉离戏曲的殿堂近了,其实是离得越来越远。”
专家意见:问题出在戏曲建设本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两种观点的提出者有一点共识:纯粹意义上的戏曲艺术是剧场艺术、舞台艺术,民间剧场才是戏曲的最好沃土,戏曲栏目不应被收视率牵住鼻子。“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国家政策性的保护,娱乐化的、生活化的东西老百姓喜闻乐见,收视率肯定高,但不能因为戏曲的小众就忽视了它的存在。”张弦认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应该要和而不同,不能因为它的弱小就任其自生自灭,相反这些具有古典文化价值的东西更应该受到保护。”
就此,中国戏曲学院的傅谨教授表示,大众媒介在传播戏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体上来讲,电视戏曲栏目对戏曲的推动作用还是很明显,像河南戏曲市场的复苏,与《梨园春》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选秀出现一些‘十五分钟演员’,但只要戏曲市场复苏了,大家更多地认识到戏曲,都愿意去剧场看戏曲,那剧场里就不会有‘十五分钟演员’。”他认为,关键还是剧场演出不理想,导致戏曲电视栏目娱乐化的负面作用被放大,所以问题关键还在于戏曲建设本身。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电视戏曲栏目娱乐化有其不足,但它的正面价值要远远超过负面,我觉得这样的节目太少了。”(焦雯 段文韬 素心)
(摘自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