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的福建戏曲舞台还正值一片繁盛景象:作为宋元南戏遗响,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莆仙戏、梨园戏,此时的演出活动还方兴未艾。据调查,当时莆田仙游两县仅上演莆仙戏的戏班就有一百五十来家之多。而闽剧最早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由曹学佺创立的儒林班,却正是在世纪之交激烈动荡的社会背景和交流变革的文化氛围中,以逗腔为主,融合了洋歌、江湖、小调和昆曲、徽调等多种声腔曲调,又吸收了京剧的许多艺术营养才诞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辛亥革命可算是它的“催产婆”。高甲戏是在吸收闽南的竹马戏、梨园戏和外来的弋阳腔、昆腔和徽班的艺术养分的基础上,于二十世纪初又受到入闽的京剧艺术的强烈薰陶和滋润才脱颖而出的。芗剧(又称歌仔戏)作为闽台两岸的文化土壤共同养育的一个戏曲剧种,也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台湾艺人传回闽南,开始在闽南大地生根开花的。
从二十世纪初叶到三十年代中期,福建地方戏曲总体上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除上述五大剧种外,各地还生存着闽西汉剧、潮剧、竹马戏、打城戏、梅林戏、北路戏、三角戏等十数个大大小小的剧种,其中如闽西汉剧和潮剧等还十分盛行。除演出大量的古装剧目外,面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现实和受到“五四运动”所传播的自由民主思想的感召,剧作家和艺人们还以强烈的激情和大胆的尝试,创作排演了一批揭露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赞颂民主新生活的“时装戏”和“文明戏”。如曾是中国同盟会会员的剧作家严天铎就创作和改编过《民族之耻》、《玻璃恨》、《救国救民》、《孤儿血》、《蔡松坡》、《夜光杯》、《新茶花》等十数个这类题材和形式的剧本,均搬上舞台演出。
这时期的福建戏曲还造就了一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革新家。如闽剧的郑依奏、高甲戏的柯贤溪和芗剧的邵江海等。郑依奏以凝重细腻、蕴籍而又富于激情的表演,委婉缠绵、韵味独特的唱腔,及其所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女性角色倾倒了无数观众,因而被称为闽剧泰斗。被誉为“闽南第一丑”的柯贤溪以形神兼备、达到了美与丑的统一,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的表演,使高甲戏的丑角表演超越了一般丑角插科打诨的局限,进入了真正艺术审美的殿堂。邵江海则为歌仔戏的音乐改革和剧目创作作出了巨大贡献。芦沟桥事变后,当歌仔戏被国民党当局诬为“亡国调”而加以禁演时,他以[杂碎调]为主曲,吸收闽南的锦歌、南词、南曲以及多种剧种曲调的成份,为歌仔戏重新创造了一套唱腔曲牌,称之为“改良调”,使歌仔戏得以躲过了当局的禁令,继续在闽南各地流行。
三十年代末,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福建沿海一带城乡相继沦陷,福建戏曲也遭受到空前的灾难,戏馆纷纷倒闭,艺人流落四方,只留下少数戏班在勉强撑持,再经三年内战直至解放前夕,福建戏曲的大多数剧种都濒临绝境,几近消亡。分布在全省各地的专业戏曲班社仅剩下十个左右。
新中国的成立使福建戏曲也绝处逢生。解放初期,福建的党和政府组织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相结合,对戏曲艺术进行了以“改戏、改制、改人”为中心的戏曲改革。在历史性大变革的激励和戏改工作的促进下,五十年代期间,戏曲工作者创作和演出了一大批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革命斗争的剧目。如闽剧《海上渔歌》、《劝导员》,莆仙戏《大牛和小牛》、《夫妻红》,芗剧《赵小兰》,闽西汉剧《陈客嫲》,京剧《红色风暴》等。同时也演出了不少创作或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如闽剧《紫玉钗》、《六离门》、《夫人城》,莆仙戏《团圆之后》《琴挑、》《瑞兰走雨》,梨园戏《高文举》,高甲戏《桃花搭渡》、《扫秦》,芗剧《三家福》等。其中《团圆之后》的演出是当时中国剧坛最震撼人心的演出。这部被著名戏剧家田汉赞誉为可以“列入世界悲剧之林,毫无愧色”的作品,是陈仁鉴把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相结合,对传统剧目《施天文》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的成果。其成功的经验对福建,乃至对整个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六十年代初期到十年动乱的前夕,仍是福建戏曲创作,尤其是新编古代剧创作和传统戏整理改编收获颇丰的季节,先后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的剧目。如莆仙戏《春草闯堂》、梨园戏《陈三五娘》、《李亚仙》,高甲戏《连升三级》和闽剧《炼印》、《贻顺哥烛蒂》等。十年动乱中,福建戏曲惨遭劫难,许多优秀剧目被打成大毒草,大批戏曲工作者受到打击和迫害,除一个京剧团外,其它所有的戏曲团体都被解散或改成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剧目除一招一式模仿的“样板戏”外,多是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
劫难过后,大地回春。伴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激荡,一批亲身经历过劫难,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的中青年剧作家把对极左和封建政治的批判激情,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乃至于对宇宙大化和人世沧桑的思考和感悟凝聚于笔端,创作了一批新编历史剧和其它古代戏作品,如莆仙戏《新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刘贺登基》,闽剧《魂断燕山》、《洪武鞭侯》,梨园戏《节妇吟》、高甲戏《凤冠梦》、《颠倒乾坤》、《大河谣》,芗剧《肃杀木棉庵》、闽西汉剧《史碑案》、潮剧《围城记》等。这些作品大多继承和发展了《团圆之后》的传统,并吸收了当代话剧和小说的一些创作技巧,以深刻、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内涵,深沉凝重的艺术风格,以及所塑造的性格复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在戏剧界独树一帜,被称为“闽派戏剧”。与此同时,现代戏的创作也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如莆仙戏《鸭子丑小传》、越剧《芙蓉镇》、京剧《山花》和芗剧《戏魂》等。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既去处了世纪初“时装戏”、“文明戏”以旧瓶装新酒的生涩,也超越了五、六十年代教条主义文艺理论的局限,大多能以真实的笔触描绘现实生活和刻划人物形象,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因有如此丰硕的戏曲创作成果,新时期以来,在历届全国性的剧目或剧本评奖中,福建获奖作品的数量总是名列前茅,至今已有6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部获提名奖。18部作品获文化部“文华”奖。16部作品获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和它前身的“全国优秀剧本奖”。也因此福建省在素来已有的戏剧大省的美誉之外,又被戏剧界公认为是戏剧创作的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