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发展当代福州戏剧创作的思考及对策

2009-5-22 01:58|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1070| 评论: 4

 

福州戏剧创作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繁荣与发展的基础上,迎接新世纪挑战,克服、战胜前行中的困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再造新辉煌,应当是福州戏剧创作界及其主管部门所应深思熟虑和迫近解决的大问题。对此,笔者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戏剧创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对发展当代福州戏剧创作所作的思考及对策。

一、造就有实力的福州剧作家群体

没有戏剧创作人才,也就没有戏剧创作乃至整个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是戏剧创作的最基本公理和定律,对此,绝不可弃之不顾、漠然置之。

福州戏剧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所以会呈现出人才济济、佳作迭出的发展态势,这主要在于当时福州戏剧创作界拥有一批年富力强、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剧作家,如郑长谋(已故)、陈表贵(已故)、徐鹤萍、马书辉、吴金泰、陈道贵、张英惠、吴永艺、周祥光、洪可人、陈元挺、纪国灿、黄兆润、池敬嘉、陈榕生、林广等。这些剧作家以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人生的感悟、艺术的体认,写出了众多颇有水准、颇有影响的剧作,如《林则徐充军》、《彩云归》、《洪武鞭侯》、《魂断燕山》、《贻顺哥戴高帽》、《长胡子青蛙》、《天鹅宴》、《丹青魂》、《御前侍医》、《拜石记》、《心灵的呼唤》、《红包》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剧作家的存在和努力,也就没有福州戏剧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和发展。正是基于这点当我们以现实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今福州戏剧创作队伍时不免忧心忡忡,因为福州戏剧创作队伍中一部分已退休多年,一部分正要退休,只剩有三、四个在职中青年编剧和一、两个业余剧作者,人员极度萎缩,后继乏人,另外戏剧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创作心态和文化视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升华。福州戏剧创作队伍这种现状亟待解决,否则难以构筑起新世纪福州戏剧事业的宏伟大厦,正因此造就出有实力的福州剧作家群体,理应成为当代福州戏剧创作界及文化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对此:

一是要发挥老剧作家的余热和作用。由于他们有着长期、丰富的创作实践和经验,是推动当代福州戏剧创作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对于这些剧作家要多关心、体贴他们,努力解决他们生活、创作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继续安心、全心、真心地进行戏剧创作,为福州戏剧创作事业作出新贡献。

二是要为在职剧作家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不仅要从精神上鼓舞、激励他们对戏剧创作事业的执著追求,肯定他们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深入生活和再继续学习,以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和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准,还要及时奖励他们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效,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是要发现和培养青年剧作者,壮大福州剧作家队伍。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发现、培养有潜力、有热情、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剧作者,对于这些青年剧作者,要让他们有机会得到学习深造,提高他们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知识结构、强化他们编剧技巧;应让他们深入生活,在火热生活中使他们的创作思想和境界不断提高,同时更获得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要排演他们的剧本,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以促进他们对戏剧创作的深层认识,以推动他们对戏剧创作水准的提高。

四是戏剧创作者自身要不断自觉提高自我素养和水准。在这充满大变革、大发展的新世纪里,戏剧创作者在戏剧创作事业上要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应当不断健全、完善自我,即戏剧创作者要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努力以高尚的精神、高贵的品质、高洁的情怀、高远的理想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要扩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以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视野地去吸收、容纳人类以往和最新的知识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拓展自己的文化心态,努力超脱封闭、保守、传统、陈旧的文化心态,而积极拥有开放、进取、现代、创新的文化心态。


二、形成福州剧作家的自我个性和群体创作风格

尽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戏剧创作界涌现众多的剧作家、众多的优秀剧作,是福州剧坛呈现出繁荣之景象,可是在福州剧作家群体中却很难找到创作个性极其鲜明、独特的剧作家,同时也很难发现福州剧作家群体与众不同的整体风格。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福州剧作家在自己创作个性的形成上缺乏自觉性、目的性,即他们并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创作出自己的系列作品,来显示出自己对剧做的题材内容、主题思想、表达形式、语言运用的独到把握、独特追求、独有才华;剧作家群体则因为缺乏团体凝聚力、核心主导思想、共同创作倾向和理论指导规范而使得剧作家们不能在相互切磋、相互影响、共同奋斗、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福州剧作家群体所特有的创作风格。

福州剧作家这种缺乏鲜明、独特的自我创作个性和群体创作风格的现状,将不利于福州戏剧创作事业向前发展,因为:没有自我创作个性的存在,剧作家就不能以自己独特的视野、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理解、独特的语言去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来,而整个福州剧坛也为此而失去多姿多彩的发展局面;没有群体创作风格的存在,福州戏剧创作队伍就既不能凝聚成一股巨大、厚实的团体力量,也不能形成一股强大、有力的冲击波,从而也就难以使福州剧作更好地领先全省,走向全国。正因此福州剧作家应当积极促使自我创作个性和群体创作风格的形成,这需要:

在自我创作个性的形成上,我们剧作家应当树立起自己明确的创作目标,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系列作品中去显现和展示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审美追求、艺术感悟、语言叙述,在创作上造就出个性鲜明、独特的自我。而要实现这一切,剧作家就得有深沉的思考判断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生活中,去发现寻取那些最适合于自己传情达意且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极其不同寻常的素材,来为自己系列剧作的独特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有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善于从人生一般之情感、一般之境界超越、升华为审美之激情、审美之境界,以审美之态度、审美之心境观照、感受自然、生活、人生,善于在生活素材中发现、开掘其中蕴含的美的矿藏,赋予作品题材以多维、多层的审美信息;要有精致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中提炼、升华出审美化的剧作语言,娴熟地掌握剧作语言的运用技巧,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个性鲜明的剧做语言系统,在具体剧作中,使语言的效果既酣畅流利、入情入理、贴切生动,又达到“言为心声”之境界。

在群体创作风格的形成上,福州剧作家们也应当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应在保持各自的创作个性的基础上,共同走在一起,群策群力,推动福州剧做总体发展水准走向高层次,努力形成具有浓郁的福州地域色彩、人文韵味的群体化的创作风格,而这一切的实现,则需要对福州剧作总体发展方向进行高水平的定位:第一,在剧作的文化内涵上,应从对福州地域文化的内容、特性的思考、表现走向对人类文化的共同性、本质性的探索、展示,使剧作充满着地域性与人类性完美相结合的文化色彩;第二,在剧作的思想境界上,应从对福州地域民众的现实命运与未来发展的关注、表现走向对人类群体的共同命运与发展前景的关怀、呈现,使剧作的思想涵量既充满地域之意蕴,又具有人类之意义;第三,在剧作的审美立意上,福州剧作家应以宽广、豁达的审美胸襟和高远、深邃的审美理想,去促使剧作具备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充满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并达到意深旨远的审美境界和产生怡情悦性的审美品味;第四在剧作的艺术结构上,福州剧作家应以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开放心态,不断地去感受、认识剧作本体艺术的底蕴与实质,力求剧作内容的表达方式总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剧作语言的叙述总是清新流畅、优美别致。


三、开拓福州剧作内容的表现领域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剧作家们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现实感受、历史认识、人生体悟,创作出众多题材不同、内容相异的剧作来,在这些剧作中,既有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如《洪武鞭侯》,又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如《日·月·人》;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反映,如《林则徐充军》,又有对现代人的展示,如《王喜一家》;既有对民族个性的反思,如《血砚记》,又有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丹青魂》;既有对成年世界的表现,诸如大多剧作,又有对儿童世界的展现,如《长胡子的青蛙》;等等。可以说这些的剧作存在,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剧作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尽管如此,福州戏剧创作也不应满足于此,因为随着我们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社会的极大进步,我们人类的生存状态、发展空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更加广阔、更加诱人;同时,随着我们对自身的思维空间的拓展、对自我的认识能力的强化,我们对生活世界、自我世界有着开阔的视野、更加透视的体悟。因此,在新世纪的今天,福州剧作家更应当不断开拓福州剧作内容的表现领域,加强福州剧作的表现力度、广度、深度,为人类剧作增添奇光异彩。为此福州剧作家:

既要走进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去聆听历史的余音、审视历史的足迹,紧紧抓住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尊重历史、接见历史的写作态度去精心采撷、提炼历史的素材,并从中开掘、升华出那些对现实富有极大的警示、启迪、借鉴之作用的历史信息,从而赋予历史剧以厚实的历史质感与深刻的现实意义;更要走进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去关怀民众的需求和希望,对现实问题进行积极思索,对社会现象进行认真剖析,努力选取那些极其生动、极具挑战、极有新意、极为深刻性的生活素材,使之艺术化、审美化、深层次地表现现实之本质、显现生活之真谛、体现出时代之精神,使之构筑起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的现代剧。

既要去表现福州民众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因为作为福州社会一分子的福州剧作家理所当然要关心和研究福州的历史进程、文化构造和福州民众的现实生存状态、未来发展趋势,并用自己的热情、勤奋、智慧去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古代福州民众的辉煌与困苦,表现当代福州民众的酸甜苦辣、奋斗追求,使自己的剧作贴近、走进当代福州民众;同时也要去体现我们民族、人类的共同情愫、精神实质,这就是说福州剧作家的创作对象、思考层面应从福州地域人延伸、扩展到整个民族、人类,关注、思索存在于民族、人类之中的那些充满永久性、当代性的共同情愫、精神实质,并使之在自己的剧作中得到艺术化、哲理化的完美体现和表达,从而使自己的剧作能够产生出超越时空且深层次的欣赏共鸣。

既要展现时代杰出人物的风采、业绩,讴歌他们为社会、为人生书写的耀眼、灿烂的篇章,赞颂他们为事业、为理想拼搏、进取的献身精神,在自己的剧作中塑造出有血有肉、亲切可亲、生动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来,为当代人树立起学习的楷模、工作的榜样,鼓舞、促进当代人为社会做贡献、为事业创辉煌;同时也要反映普通百姓的大千世界,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去传达老百姓的心声和愿望,去表现老百姓的喜乐和忧愁。让自己的剧作亲近老百姓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并成为这两者的艺术化的真实写照,让老百姓从这样的剧作中认识他们的人生百态,体验他们的人生百味,接近他们的心灵世界。

此外,福州剧作家还应深入人类自我的内在世界,去认识、探索人类情感世界、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深邃性,去揭示、展示人类情感世界、心灵世界的隐微、奥妙,用自己的剧作去拓展现代人对人类自我内在世界的认识空间、体悟深度,使更多的人能从这样的剧作中直观、形象地认识、体悟自我内在宇宙世界;另外还要我们福州剧作家还应去展示儿童的丰富世界,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去感受与认识他们特有的生活情趣、学习状态、心理构造、精神需求,在一些剧作中展现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塑造出充满时代气息的全新的儿童形象,用自己的剧作去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四、推动福州剧作艺术的创新发展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福州戏剧创作基本上是以闽剧创作为主,话剧、歌剧、舞剧极少,且成功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并以历史剧为主,现代剧偏少;此外,福州剧作比较偏重于文学性,而不太重视其舞台性、市场性,这给其舞台创作和走向市场带来不少的难度;另外,由于缺乏强烈的艺术创新意识,福州剧作至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引起社会特别是评论界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的作品。面对这种状况,福州戏剧创作在新世纪里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并使佳作不断涌现,好评如潮,福州剧作家就此应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福州剧作艺术的创新发展,大力提高福州剧作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首先,福州戏剧创作应拓宽剧作样式,在坚持以闽剧创作为主的同时,要加大对话剧、歌剧、舞剧等创作的力度,构建起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福州戏剧创作体系,这意味着一方面要继续抓好闽剧创作,推动闽剧艺术向前发展,传承和弘扬好福州传统艺术,这是福州戏剧创作界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要从适应、满足现代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兴趣出发,多努力创作出具有现代质感的话剧、歌剧、舞剧等,同时也就此来丰富和繁荣福州戏剧演出市场。

其次,要让闽剧剧作在传承中创新,不断提升闽剧剧作水平。闽剧作者在写作闽剧剧本时要深入了解、认识闽剧的传统表现形式,尤其是传统闽剧音乐曲牌与福州方言的运用;要善于继承、发扬闽剧传统形式中那些最能体现闽剧特色和艺术品质的精华成分,使自己的剧本充满着浓郁的闽剧韵味。同时闽剧作者对于闽剧还要在入乎其内体认、掌握它的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出乎其外地以现代的艺术思维、艺术原则、艺术追求去形成闽剧的现代特性、强化闽剧的现代色彩,使自己的剧作在唱词、念白上既是传统音乐曲牌,同时又充满现代乐感,既有福州方言的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性,从而使闽剧能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情感与心灵,这也就无疑扩大、增强了闽剧的生存空间和能力。

再次,要重视以福州地域人和事为题材的话剧、歌剧和舞剧创作,以此来打破过于单一化的福州戏剧创作状况,并借此打造出福州在海内外演出市场有着广泛影响和经济成效的强势戏剧产品。对此应精心策划、选择适合话剧、歌剧和舞剧创作的福州地域题材,然后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认识和把握好话剧、歌剧和舞剧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要吸收、运用好那些已取得成功的话剧、歌剧和舞剧创作经验;另一方面要以当代视野、现代意识、超常思维、创新观念努力使话剧、歌剧和舞剧更好地表现所选的福州地域题材,最大限度地表达、展现自己的创作追求和目标,并丰富、促进话剧、歌剧和舞剧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本体发展。

最后,福州剧作家要善于根据题材内容、主题立意,在自己的剧作中选择出最佳的表达方式,加以谋篇布局、结构全剧,使全剧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能够得到最完美、最有力的体现。而这种表达方式的成功选择,则需要剧作家一是要深入认识所选择的戏剧样式、类型的艺术特征与本质,二是要透彻理解所选择的题材其内在所蕴涵的信息量,三是要认真分析、总结以往他人及自身剧作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的经验教训。在选择到极其理想、极其有效的表达方式之后,剧作者就应当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取得三大成效:第一,要产生信息流,使创作者本人的情思与剧中人物的情思不断、有序且艺术化地传递出来,使整部剧作出现充满审美色彩、内涵丰富、开放性的信息流,而这种信息流将为该剧的表演者的表演和观赏着的接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要产生美感效应,这意味着剧中情节的安排要环环相扣、出奇制胜,令人全神贯注、惊叹不已,人物的言语则要做到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使人充满清爽、愉悦之感觉;第三要产生艺术价值,也就是说这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充满着新颖性、独创性,是剧作者艺术经验、创作指挥的一次新收获、新结晶,它既为整部剧造就出艺术活力与审美魅力,同时也能为人类剧作奉献出一份珍品。


五、促进福州剧作的精品产生

多出精品,是当今文艺界的一大共识和追求,也是我们时代、社会、民族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呼唤。所谓精品,也就是说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达到相当完美的统一,它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处于相当高的水准和品位,它具有极高的存在价值、极大的艺术魅力、极强的生命活力,它经得起当代读者、观众的检验,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正因为如此,造就精品,就成为文艺创作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对于福州戏剧创作事业来说,要使之在新世纪有着极高的水准和品位,有着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就应当接连不断地生产出戏剧精品来,用众多精品构筑起新世纪福州戏剧创作事业的辉煌。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福州文化主管部门和戏剧创作界应当制定、实施好福州戏剧创作精品发展战略,积极努力且富有成效地促进福州剧作的精品产生,对此:

一方面福州戏剧创作者都应树立精品意识,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走向精品化,这是促进福州剧作精品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戏剧创作者只有在具备强烈的精品意识状况下,才会高质量、高标准地调整、规范好自己的创作心态与行为,才会自觉地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去积极寻求能够造就出精品的素材,才会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对自我生命、人类命运作透彻的感悟,对社会、人生作深层的哲理思索,才会认真考虑当代人的审美心态、精神需求,并尽力使自己作品符合、满足他们的心理与需求。对此戏剧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有责任感、使命感,不仅要把戏剧创作当作职业,更要把它当作专业,要把创作剧作精品作为自己的一生理想和追求。

另一方面要着力实施好精品创作工程,即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对促进福州剧作精品可持续、有规模的产生进行着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长期性的工作。这里的有计划,意味着在促进精品产生时,要有近期、远期的奋斗目标,如近期可对重点题材、重点创作者的选择,要善于发现、掌握有希望成就出精品的和有能力创作出精品的剧作者,远期则主要是集中力量,有步骤地对所选择的重点剧作进行加工、提高,努力以精品标准去规范、改进、提升重点剧作;有系统,意味着在促进精品产生的过程中,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和剧作者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如主管部门要给予良好的政策性的指导和服务,业务部门则要给予极强的专业性的知道和帮助,而剧作者则要充分利用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所给予的知道和协助,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精品创作中去;有效率,意味着在促进精品产生时从重点题材、重点剧作者的选择到重点剧作的加工、提高,都不可做无用之功,因为这一切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为使这一切顺利完成、圆满成功,就要有理性的思考、正确的决策、严格的标准,使一切工作都充满严谨、高效;长期性,意味着在促进精品产生的过程中,大家要怀有持之以恒的心态、不懈不利的干劲、一往无前的信念,因为对精品的造就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才能实现的,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行为。总之,促进精品的产生是一项艰辛、复杂、漫长的工作,它需要大家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yhnt 2011-2-7 23:01
我们过去曾看过的那些传统闽剧,唱腔旋律优美,故事情节引人,后台音乐悠扬动听,广大农民听后都无师自通,都会唱,都学着来几套动作,他们吹拉的笛子、二胡也是有模有样,有眼有榜,充分说明了传统的魅力与活力!而实验班把现代京剧、西洋美声引进闽剧创作,这本无可厚非,但扔掉传统活力,太过话剧色彩,几乎激不起人们对它的喜欢!所以,每当有大型演出时,拿它上台,只是当作可有可无的花瓶罢了。
引用 lyhnt 2011-2-7 22:52
我曾在多次的各种大型文娱演出场合里听过闽剧演员的唱段,但都是味同嚼蜡,这些演员虽冠为国家一级,获过什么大奖,但只能得到希希的掌声。可是,他们全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无法象京剧演员李素胜等名角那般受人追捧,只认为自己是阳春白雪,群众太不识珠罢了。我有个希望,演白蛇传、珍珠塔、五美拜寿等戏的演员们,你一定要清楚,这些戏里有精彩的唱段吗?如果有,那么这段精彩的唱段,旋律优美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吗?它能让群众听着听着,就跟着一起来唱,如李胜在贵妃醉酒那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般令人如痴如醉?如果做不到,说明不是群众的问题,而是你们中有人还需好好对闽剧作出定位!
引用 lyhnt 2011-2-7 22:41
我不赞同楼主的看法,认为楼主没有抓住群众的心理和想法来分析当前闽剧做不大的原因。我在本论坛由柯子铭先生写的“对闽剧的思考”一文后面,作出三点评论,请一阅。
引用 游客 2009-6-13 15:28
请本网站管理员正式表明这篇文章的作者和来源。

查看全部评论(4)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51 , Processed in 0.1445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