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后曹学佺自杀,儒林班被禁。直至乾隆追谥曹学佺为“忠节”后,以“儒林”为号的戏班又出现。清咸丰年间,洪塘人蒲三善在“石仓园”旧址旁的真人庙办起“儒林班”,并在金山寺旁上演《水漫金山》。稍后,陈厝、汤边、潘墩、义序等10多村也出现“儒林”为号的戏班,使“儒林”艺术得以弘扬。 清朝中叶至民国初,境内各乡村戏剧演出十分频繁。外来的“江湖班”、“平讲班”、“昆曲”、“徽班”等来乡村演出也都上演“儒林班”剧目,并唱“逗腔”,使“儒林”艺术衍变成为“闽剧”。 抗日战争时期,各乡村闽剧艺人积极宣传抗日,上演抗日爱国剧目的剧团有盖山江边“锦江救亡剧团”、鼓山远洋的“正气闽剧团”,横屿的“横屿闽剧团”,建新洪塘的“闽邑救亡剧社”,亭江的“闽安镇抗敌剧社”,盖山义序的“义序剧社”,台江的“长汀村剧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得到更大发展,不仅平原乡村组织剧团、俱乐部,而且在山区宦溪也有剧团。较有名的有盖山江边闽剧团、义序闽剧团、鼓山横屿闽剧团、远洋闽剧团、建新洪塘闽剧团、建中农余文艺社,亭江翻身闽剧团、闽安镇闽剧团、台江岳峰闽剧团、琅岐闽剧团、城门石步闽剧团、宦溪降虎闽剧团等。 “文化大革命”中,古装闽剧被禁,各地闽剧艺人用文艺宣传队名义上演《白毛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现代闽剧和折子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地业余闽剧团恢复上演古装闽剧,剧团数目也有增加,在省、市农村会演中取得较好成绩。琅岐闽剧团1981年创作上演《第一个病号》,1985年上演《选举前》,均获市会演创作演出奖;1983年创作上演《牛禾健看亲》,1986年创作上演《老古董写情书》,分别在省一、二届农村会演中获演出奖、优秀演员奖。同时期,鼓山横屿闽剧团、群艺闽剧团和亭江闽安镇闽剧团也在市农村会演中多次获演出奖、演员奖。郊区闽剧团首演《刘三姐》获巨大成功。1980年以后,有严苏钦、张红、王秀芳、王良光、黄碧龄、杨德敏、卢香农、陈亦增等获市戏剧会演等赛会的演员奖,刘韵琴获导演奖。1984年,王秀芳在现代闽剧《王喜一家》中演二嫂,获福建省现代戏会演优秀演员奖。1980年、1983年区剧团还荣获省文化厅的“上山下乡成绩优异”专业团奖状。 1985年前后,出现许多私人经营的民间职业剧团。如“三山闽剧团”、“群艺闽剧团”、“华侨实验闽剧团”、“华光闽剧团”、“新雪兰闽剧团”、“光华闽剧团”、“江边闽剧团”、“郊区第二闽剧团”等。 境内的曲艺主要为评话和伬唱,洪塘“儒林班”对伬唱有很大影响,所以有“逗腔”伬唱话本《紫玉钗》、《女运骸》、《灵芝草》等。琅岐、建新、亭江、鼓山、城门、盖山的民间文艺队伍常结合伬唱演出。地下坪、陆地行舟、肩头驮、十番、京鼓吹等都保留有伬唱曲调。清末民国初,琅岐岛上有“啰啰班”,实为“啰嗦啰”,有15人左右参加演出,除掌鼓、小锣者不担任角色外,其余大、小锣,上、下把,三弦乐师也参加对白演唱。演出戏本有《玉金龟》、《紫玉钗》、《天官赐福》等。 曲艺重要活动场所在澡堂、茶馆,至今各地老人馆仍经常请评话、伬唱艺人演唱。从民国到现在,境内曾有过许多评话艺人,如鼓山前屿阮庆庆、阮宝清父子,鳝溪村郑小秋,盖山步卓村郭天元,洪山河尾村池芝官,怡山境阮天然和城门林木林等。 郊区曲艺团成立于1979年,团中伬唱队和评话员经常下乡演出。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57 , Processed in 0.1447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