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动态报道 查看内容

闽剧现象

2012-8-11 20:13|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563| 评论: 0

“闽剧现象 ”引发央视关注

专程来榕录制报道

福州新闻网讯 经过20场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较量,福建省首届职业闽剧团(唱腔、折子戏)大奖赛,5日在长乐落幕。比赛产生金奖18名、银奖16名、铜奖30名、优秀奖3名、配角奖2名、优秀组织奖3名、特别荣誉奖4名。

由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和长乐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闽剧艺术研究会和长乐市科技文体局承办的本次闽剧大奖赛,吸引了包括长乐、福清、连江、古田、霞浦、永泰等地的闽剧民间职业剧团参加,报名参赛选手接近200人,还有专程从加拿大、意大利、美国和台湾马祖等地赶来参赛的闽籍侨胞和台胞。昨天中央电视台还派出专题报道组,来榕录制这次大赛的颁奖仪式和汇报演出,准备向全国戏剧界推荐宣传“闽剧现象”。

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瑛在对本次比赛评点时说:“50多出戏展现在同一赛场上,反映出闽剧界好戏连台。眼下职业闽剧团的舞美、音乐、服装一点都不输专业艺术院团,有的戏服还是请名家设计的,每件要3000元至5000元。不能小看职业闽剧团的演员,他们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不少小生、青衣演员的演技不比专业艺术院团演员差。”

5日的汇报演出分成四个环节,省职业艺术学院闽剧班和福州市艺术学校的学生表演的《蓓蕾花开》代表着闽剧后继有人;金奖演员卢文珠、钟志耀、许雪金、游斌等人表演的《梁皇宝忏·忏悔》《庵堂认母》《忆十八》均是闽剧界的经典选段;六对生、旦金奖演员的联唱代表了职业闽剧团人才济济;在《梅花、红梅朵朵开》环节中,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陈乃春、周虹、陈洪翔、陈琼和获得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金奖的林梦萍分别上台,表演了各自拿手好戏。

丑角奇缺 武戏断层

闽剧繁荣背后的冷思考

当今闽剧界辈分最高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小琴、董小狐、倪小玲在观赏了首届职业闽剧团(唱腔、折子戏)大奖赛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看比赛,让我们这群老人悬了30年的心放下来了,按目前的状况,闽剧再健健康康地活50年没问题。”

面对众多的赞美声,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闽剧事业发展的记者,觉得应该静下心来,通过这场颇具规模的比赛思索闽剧繁荣背后存在的问题。

“金生银旦”限制了丑角?

“金生银旦”是闽剧界的老话,本次大奖赛中获得金奖的18位演员中,小生演员占了8位、青衣演员占了7位。在职业闽剧团里,优秀的小生演员月工资在1.5万元至3万元之间,优秀的青衣演员月工资在8000元至1.5万元之间。生、旦、净、丑为戏剧中四大家门,目前,花脸、丑角演员在职业闽剧团里大都不超过5000元,这使得大家都想往小生、青衣方面发展。

闽剧角色早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吸收徽班、京班体制,逐渐发展出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十二种角色。花脸在传统闽剧中的应用不是很大,而丑角却是闽剧一大特色。想当初,林务夏、林赶山、唐秀山、杨铁城、朱善根等表演艺术家,在闽剧舞台上塑造了许多丑角,给观众带来欢笑,可如今这类优秀演员太少了。本次获得金、银、铜奖的64位演员中,只有蒋榕海一位是丑角演员。

何时才能再见武戏?

郑奕奏、陈春轩是闽剧界公认的两位大师,他俩一文一武。想当年陈春轩主演的《八大锤》《长坂坡》《四霸天》《大闹天宫》轰动台湾,还受到京剧大师的高度称赞。陈春轩57岁时饰演吴汉,身扎大靠,脚着高靴,还能在台上翻滚跌打,平稳自如。

本次大奖赛没有一位武生演员参赛,意味着昔日闽剧中的武戏已经逐渐失传。专家认为:“现在在艺校教学过程中,常请京剧演员来教闽剧武戏,使闽剧的武戏已经闻不到虾油味了。”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顾伟/文 记者 杨勇/摄)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6-17 07:25 , Processed in 0.1523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