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动态报道 查看内容

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融城,为闽剧音乐传承发展“把脉”

2012-8-13 13:46|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480| 评论: 0

 8月12日,在我市首届闽剧音乐交流座谈会上,省内专家学者及来自福州市五区八县(市)民间职业闽剧团的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为传承和发扬闽剧音乐“把脉”。

 此次活动由市文体局主办,戏剧演出行业协会承办,市天桐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省剧协副主席、省闽剧研究会会长林瑛,国家一级作曲、原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陈新国,福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周祥光,福州闽剧院院长杨东,国家一级作曲家陈德忠等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传统的艺术盛宴。

 据悉,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来融的新老音乐家深情演奏了传统闽剧伴奏《翠裙腰》、《菊花串》、《万年欢》(如图),传统闽剧曲牌《宽叠》、《自掏岭》、《牡丹亭》、《宽板》,闽剧曲调独奏,闽剧介头及哗牌组合。

 我市是“闽剧艺术之乡”,全市近百个民间职业剧团常年活跃在城乡各地,每年戏剧演出上万场,不仅极大地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直接拉动文化消费过亿元。但福清闽剧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传承困难的问题,传统的闹台和勾头打击乐等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此,我市积极组建民乐团,大力收集整理福清民间独有的“十番”、“勾头打击乐”等乐曲,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并举办了首届汇报演出。

 据了解,此次座谈会专门请来省内专家,旨在为我市的闽剧音乐传承出谋献策。国家一级作曲陈新国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6-17 05:28 , Processed in 0.1301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