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取材于唐代蒋防小说《霍小玉传》。初为折戏。作者一说郭柏荫,一说蒲三善,一说邱琴舫。据80年代福州市《闽剧志》编辑部考证,疑为明末洪塘曹学佺所作。写陇西李益流寓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后李益往东都探亲,另娶望门卢氏女。霍小玉思念成疾,积蓄耗尽,义士黄衫客仗义将李益挟持到霍寓,时霍小玉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而后身亡。 该剧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后,由儒林班首演,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 民国6年(1917年),郑奕奏即因扮演霍小玉而闻名,传本有两种:一是光绪二年(1876年)福州集成堂本及光绪三十年(1904年)福州九庆堂本,都是由黄衫客先出场;另一种是由浣纱先出场的折子戏。最早见于民国21年(1932年)张晚青订正的龚礼逸《紫玉钗》参校本。嗣后,又有民国33年(1944年)陈鹤章的修订本,以及1949年胡孟玺的校订本。此外还有《紫玉钗》评话本的流传。民国15年(1926年),林步瀛曾参照评话本及折戏唱词改编为全本戏,可演三小时;闽班旧赛乐曾演出。1952年,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曾按折戏排练,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1957年,陈启肃据福州九庆堂本,参照汤显祖《紫钗记》重新改写。全剧11场,主要批判唐代封建门阀思想,主题较为深刻。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练。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59年3月,郑奕奏应邀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雅加达、梭罗等地为华侨业余剧团教授《紫玉钗》。 相传闽剧《紫玉钗》由曹学佺所作。其讲述了唐代高门弟子李益和霍小玉一见钟情,结成连理。不幸的是,李益又被表叔太尉卢谨看中,要招他为婿,李益拒绝。卢谨恼羞成怒,趁机推荐李益为参军记事,前往玉门抗敌。新婚不到三日,李霍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以一对紫玉钗为信物。李益到了关外,立下大功。他给霍小玉的平安家书却落入卢谨手中。卢谨设计将家书改成休书,送到霍小玉处。得知李益变形另娶,霍小玉气愤成病。因家中贫穷,只得将自己保存的另一支紫玉钗拿去典当,不幸落入卢谨手中。李益一回到长安,即被卢谨接到太尉府,卢谨以霍小玉的紫玉钗欺骗李益,谎称霍小玉已改嫁,心灰意冷的李益便答应了卢府的亲事。另一边,霍小玉赶往太尉府,要质问李益,却被卢谨假传李益回话,过去只是逢场作戏,李不愿出来见霍,并将紫玉钗归还霍小玉。离开太尉府,霍小玉一病不起。在黄衫客的帮助下,李霍终于见面,解除误会,冰释前嫌。可怜霍小玉久病在床,早已是风中残烛,等不到幸福的日子,终于香消玉殒。 曹学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出戏呢?这与其身世及所处时代密切相关。号称“闽中十大才子”之首的曹学佺一生仕途坎坷,因清正廉明,耿直狷介,几次受到权豪势要的打击迫害,并贬回原籍。加上明末国势颓危,战乱频仍,曹氏遭贬后心境非常凄凉,痛感生不逢时,如今一息恹恹,宛如他的朋友汤显祖在《紫钗记》中的霍小玉,苦闷异常。在百感交集下,他将《紫》剧改写成<紫玉钗>,并依据福州声腔,创造了逗腔十三腔。 曹学佺广交文友,曾与昆曲大师屠隆同同游武夷,闽中等地;还曾在乌石山之邻霄台宴请屠隆,阮自华等名士七十余人,欣赏曹氏家班弹唱自编的福州名曲《荔枝红》。曹氏家班演绎的正是曹学佺自己创制的适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儒林新腔”——“逗腔”十三腔。它以本地民间音乐为基础,借鉴昆曲腔多字少,弋阳腔的帮腔,皮簧.梆子腔系统的板腔变化等艺术手法衍变而成,为闽剧唱腔的主体,曲牌近四十首,其中正体十三首,各曲自成起讫,可单唱.亦可连缀。旋律婉转优美,缠绵悱恻,风格典雅,带有官宦文人气息,歌唱性甚强,具有戏曲唱腔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喝戏剧性三大表现动能。曲体结构与词义密切相关,字少腔多和字多腔少结合,曲牌体和板腔体结合,板式特征是板式不变与板式多变结合,多种原则结合体等。曲调高昂,激情,悠扬婉转,哀怨缠绵。 经过多次修改,演唱,曹氏的《紫玉钗》不失典雅,堪称雅中从俗,俗中求雅的典范。一时间大受福州戏迷欢迎。邹有年有首题为《过石仓观剧》的诗,记载了该剧演出时情景:“声色传诗篇,具有风人旨,神明约昭旷,吐辞斯远鄙。。。。。。作使皆名娟,携来亦佳伎,情爱苟适场,何悔鸡与雉。”足见《紫》剧之优美。 现存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节本>的抄本,尚未考证是否由曹学佺所写,但从其重点场的大段唱段均用“逗腔”曲牌及优美典雅的唱词来看,极似曹氏所作。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5-1-2 22:29 , Processed in 0.1550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