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闽剧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在“儒林”、“平讲”、“江湖”等三个同属弋阳腔(高腔)系统声腔剧种融合衍化的基础上,又吸收徽调、京剧、昆曲、皮簧等变革发展的产物;闽剧作家发掘、整理和创作了1500多个剧目,产生了一批蛰声全国的传统题材的经典之作。政和四平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目前存在的最原始的剧种之一,被视为我国古老戏剧的“活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前务必做好四平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闽剧源流;传统剧目;政和四平戏;抢救保护
一 闽剧源流及传统剧目考 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的闽剧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闽剧诞生于明末,至二十世纪初叶臻于成熟。经历史风雨薪传不息,表演艺术自成一格,音乐唱腔丰富优美,愈益显示艺术光辉,出现了以郑奕奏为代表的艺术大师和一代代优秀演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闽剧艺术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以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创作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在舞台上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闽剧俗称福州戏。流布于福州、闽侯、长乐、连江、福清、平潭、闽清、永泰、罗源、古田、霞浦、宁德、福安、周宁、南平、顺昌、三明等闽中、闽东、闽北通用福州方言的市、县。从古到今,随着历史上福州人大 作者简介:邹自振(1949—),男,福建福州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员,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 量移居台湾及东南亚,使这一古老的闽剧乡曲也传播到台湾省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福州籍华人聚居地。建国以来,闽剧多次赴访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受到国际友人和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赞赏与评价,使闽剧艺术的影响日渐扩大。 福州历来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中心,有“闽都”之称的福州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盛多。据古籍记载,福州地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五代时期,就已盛行音乐、歌舞、百戏、曲艺、木偶、杂技等各种民间艺术。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唐肃宗时(757-761)“福州观察使寄乐妓数十人,使者半岁不得通,窥伺门下有琵琶康昆仑出入,乃厚遗求通”。后经宋、元两代发展,尤其是到了明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开始崭露头角。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福州城内乌石山凌霄台就曾举行戏曲会演,大戏曲家屠隆应邀由浙江前来参加,时“梨园数部,观者如堵”。 明末时福州已有“儒林”、“平讲”、“江湖”三个不同流派的戏班,皆用福州方言演唱。归隐故里的官员曹学佺(1574-1646)佺创办的“儒林班”又称“儒家班”,其创作的唱腔旋律丰富流畅,颇有宫廷韵味。据对曹学佺家乡福州西郊洪塘乡有关“儒林戏”历史活动的调查,可知“儒林戏”是晚明时期福州民间音乐和外来声腔互相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已初步体现福州戏剧的特色。 万历三十二年(1604),曹府“儒林班”参加洪塘乡金山寺普度演出,堪称“第一代儒林”。至清光绪初年,福州先后办了十三家儒林班,有达云霄、驾云天、赛月宫、仿桃园、乐琼仙、庆云天、庆仙园、正天然、青云天、凤麟奇、乐云天、谱云霄、梁父吟等。 福州儒林班早期没有班名,只是在挂在戏台上的红灯笼和桌裙眉额上书“儒林”二字。至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不演“庙戏”,只应富人家做生日或喜庆之邀,前往家中演唱,多在府第红氍毹上演出。行当分为生、旦、丑三门,不收戏资,但东家须用“肩舆”接送,路途很近的也不能免。因演员全是童子,两人合乘一轿,后台多成年人,人各一轿。当时的儒林艺人,净、旦不涂脸,将、相不着靴,只穿戴长衫小帽,不跳“加冠”,不排武行,不常演,不受酬。延演必具柬,观剧不开筵。开锣鸣炮,起立以致意。开演之前先“闹台”(打通),以号召观众。剧终则东家赠礼品,如银牌、手帕、褶扇、雨伞、糕饼等。往来前导,持灯一对,一书“儒林”,一书“王封探花府”。学生衣必一色。清代是时尚辫子的时代,生、旦系红绳,以示优异。当时之贵重高尚有如是也,盖以非鬻艺为生,不同凡响。 平讲班系明末清初由福州方言区的民间歌舞小戏发展起来的。邓原岳《西楼集》卷十有《春日杂兴》诗,描写福州的风土人情。其一云:“官府行春咽管弦,大家齐到瓮城边。就中一种田间曲,貌出村妆绝可怜。”所云“貌出村妆”的“田间曲”,即为“平讲戏”的雏型。 福州有关方志典籍所记载的“平讲班”,到光绪年间(1875—1908)有旧仕梅、新仕梅、三仕梅、四仕梅、五仕梅、旧宝发、新宝发等。在剧目方面,则把大量的地方故事编入剧情,并以趣味性来吸引观众,如《红裙记》、《苏百万讨亲》、《招姐做新妇》、《三庆贺》、《三怕妻》、《橄榄记》、《灶君报》、《雷公报》、《双盘答》、《双摇会》、《胡涂借妻》、《亲母闹》、《闹菊园》、《知县斩按司》、《闹严府》、《三难新郎》、《双奇案》、《鸳鸯血》、《宝莲灯》等剧目。 江湖班则源于江西戏。明朝末年中原动乱,江西艺人避乱入闽,弋阳腔戏班大量流入福建,从闽北向闽江下游流动演出。起先“唱白皆土官话”,因福州群众不易接受,后改用福州方言演唱。《榕城纪闻》载顺治十八年(1661)靖南王耿继茂自粤入闽,“王带戏子十余班,终日在南门石塔寺演唱,榜曰:‘靖藩’,看者每人索银三分”。 清代福州江湖班有假刘班、玉赓班、阿花班等。上演剧目有《陈世美不认妻》、《浪子卷席》、《四幅锦裙》、《监牢探媳》、《蝴蝶杯》、《凤仪亭》、《石秀上酒楼》、《双封侯》、《双钉判》、《大桥十八命》、《何文秀》等。 闽剧即由上述“儒林”、“平讲”、“江湖”三种源流综合发展而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儒林戏”、“平讲戏”、“江湖戏”这三个同属于弋阳腔(高腔)系统的声腔剧种,为求得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开始了相互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使三者逐渐趋为一体。这是闽剧衍化、变革、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即由三个各自独立的单声腔体剧种融合形成为多声腔体的地方戏剧种阶段,也即所谓闽剧的“前三合响”时期。辛亥革命后,闽剧又吸收了徽调、京剧、昆曲、皮簧的艺术养料,出现了闽剧史上称为“后三合响”或“四合响”的重要时期。 至此,便在福州形成了以儒林班唱逗腔为主体,综合平讲班之扬歌、江湖、小调和昆曲、唠唠等多声腔的剧种,亦名“福州戏”。其班社统称为“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祖籍福州长乐的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剧本送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名以“闽剧”取代了“闽班”。 1936年3月23日,宦游福州的大文学家郁达夫上三赛乐戏班观看闽剧《王昭君》。《郁达夫自选集·日记卷》中写道:“主演者为闽中名旦林芝芳,福州之梅博士也。嘴大微笑,唱时不作假声,系全放之雄音,乐器亦以笛伴奏,胡琴音很低,调子似梨花大鼓,作成十四字:‘难得芝兰同气味,好从乌鸟辨雌雄。’观众以女性为多,大约福州闺秀唯一娱乐处,就系几个剧场。……”次年,郁达夫在榕观看郑奕奏主演的闽剧《秦香莲》后赠诗二首: 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自芬芳。 郑生应解香莲苦,连日因她呕断肠。 薄情夫婿轻抛弃,累尔开封万里行。 苦借琵琶诉身世,满腔愁恨酿悲声。 建国前闽剧拥有名班“三乐一奇”(即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以及四赛乐、众星社、复兴社、赛天然、庆乐然、乐大观、新国风等班社。建国后,闽剧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取得较大发展,成为闽剧最繁荣的时期,现有二十多个专业剧团和百余个业余团体。闽剧作家们发掘、整理和创作了1500多个剧目,产生了一大批蛰声全国剧坛的传统题材的经典之作。这些剧目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感人的剧情,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巧的艺术结构,加上精炼优美的地方语言的完美结合,至今仍有摄人心魄、撼人灵魂的力量,脍炙人口,盛演不衰。现将最有代表性的十个剧目作一钩沉考证,以显现闽剧经典之一斑。 紫玉钗 取材于唐人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作者一说郭柏荫,一说蒲三善,一说邱琴舫,还有疑为明末福州洪塘人曹学佺所作。剧本写陇西才子李益流寓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妇。后李益往东都洛阳探亲,另娶望门卢氏之女。霍小玉思念成疾,积蓄耗尽,不得已遣婢女浣纱典当信物紫玉钗。义士黄衫客得悉此情,仗义将李益挟持到霍寓,时霍小玉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气绝身亡。该剧于清光绪二年(1876)由福州儒林班首演。1917年,十五岁的郑奕奏因扮霍小玉一角而闻名海内。传本有两种:一为光绪二年(1876)福州集成堂本及光绪三十年(1904)福州九庆堂本;一为1926年林步瀛参照福州评话本及折子戏唱词改编的全本戏,由闽班旧赛乐演出。1957年,剧作家陈启肃据福州九庆堂本,参照明人汤显祖传奇《紫钗记》重新改写成十二场全本大戏。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赴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李铭玉饰李益,在“游春”中有潇洒、飘逸的身段表演;郭西珠饰霍小玉,在“埋恨”中有哀怨、委婉的感人唱腔。时有“碧玉明珠”之称。同年,郑奕奏应邀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雅加达、梭罗等地为当地华侨业余闽剧团教授《紫玉钗》剧目。 梅玉配 该剧系林舒谦于1957年根据晋响亭口述本整理改编。剧本写某朝书生许金梅赴京应试,住王九妈店中,在游慈航寺时,遇礼部侍郎苏元青之妹苏贞玉,贞玉遂生爱慕之情而金梅避之。苏贞玉未见面的夫婿周炎在寺中欲调戏贞玉,后双方方知是未婚夫妇,贞玉极为悲愤而周炎尴尬离开。贞玉在寺中遗下一帕为许金梅拾去。金梅拜王九妈为谊娘,托为先容,要亲来拜见。贞玉因对金梅有好感便一口答应。周炎回家求其父母到苏家邀元青来,决定日内迎娶,恰许金梅在贞玉闺房无法下楼,只好躲入橱中。贞玉之嫂沈红芳知晓内情,亦厌恶周炎行为不端,遂设计成全(金)梅、(贞)玉婚配。郑奕奏于1918年十六岁时曾上演师父传授的《梅玉配》,饰苏贞玉一角,做工细腻,唱腔优美,风靡一时。1958年福建省实验闽剧团首演该剧整理本,生角名宿李铭玉饰许金梅,名旦金谷兰、严美丽饰苏贞玉,严美丽、郭西珠饰沈红芳,名彩旦黄碧岩饰王九妈。整场演出亦庄亦谐,入情入理,雅俗共赏,上座率极佳。该剧演出前后历时六年,演出多达三百余场。1979年闽剧新秀林聪中饰许金梅,李少华饰苏贞玉,林瑛饰沈红芳,陈楠饰王九妈,又演了二百多场,场场满堂。《梅玉配》遂成为闽剧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剧目。195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梅玉配》剧本,后福建电视台拍摄了电视片。 荔枝换绛桃 此剧系根据流传在福州的民间故事改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闽剧曾有《火里鸳鸯》一剧,即“荔枝换绛桃”的故事,惜无传本,演出情况亦无从查考。建国后由剧作家陈明锵、林飞合作,参考民间传说及清代小说《闽都别记》有关章节重新编写。剧本写五代后唐时福州城内利涉坊书生艾敬郎与邻女冷霜婵相爱,用福州特产荔枝与绛桃互赠,交换爱慕之情。结果冷霜婵被闽王掠入宫中, 艾敬郎冒死闯宫, 闽王百般威胁,二人拒不相从。闽王无奈,将二人锁入柴塔以死相协,二人临危不惧,双双跃入火中化作一对鸳鸯腾空而去。1953年,该剧由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演出。次年,又由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赴沪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演出奖。李铭玉饰艾敬郎、郭西珠饰归大娘获演员一等奖,严美丽饰冷霜婵、洪琛饰闽王王延翰获演员二等奖,王幼玉、周淑琴、陈瑞英获演员三等奖,鼓师郑善宝获乐师奖。《荔枝换绛桃》是民间理念型的优秀剧目,整出戏让观众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在艾敬郎与冷霜婵这一对鲜活的人物里,在福州“三坊七巷”特定的民情风俗中去体现人民的理想,在观众的强烈共鸣中完成了戏剧的审美过程。用福州戏演福州人,说福州事,受到福州方言区人民的热烈欢迎。该剧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三种版本。 陈若霖斩皇子 京剧、秦腔传统剧目有《秦香莲》、《铡美案》,敷演北宋开封知府包拯不顾皇姑与皇太后的阻挠,将停妻再娶杀妻灭子的驸马爷陈世美铡死的故事。无独有偶,闽剧中则有《陈若霖斩皇子》。一为驸马,一为皇子,可谓异曲同工。《陈若霖斩皇子》取材于民间传说及福州评话《诸威》,最早由三合响班搬上舞台。1945年,剧作家林飞根据老艺人刘德玉、陈金官口述整理改编,由福州市复兴闽剧社首演。剧本写某朝宰相李雅之女李雪娇被皇子鸿杵诏召入宫后被逼自尽,鸿杵沉其尸于龙泉古井之内。刑部尚书陈若霖接此案后,几经周折,定计掘井见尸,遂案情大白。陈若霖不顾皇帝和皇后的百般阻挠,最后将皇子鸿杵问斩。全剧在大快人心的气氛中结束。该剧于建国后由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演出,洪深饰陈若霖。1958年该剧应邀晋京为全国公安系统厅、局长会议作专场演出,受到罗瑞卿、张鼎丞等领导同志的称赞,并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举《陈若霖斩皇子》一剧为例,鼓励公安人员要大公无私勇于判案。1979年,该剧经再次修改,作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恢复上演的第一个剧目。著名老生黄愿亭饰陈若霖,其中一段“叠牌”——“李雪娇遗书泣告”,唱得声泪俱下,极其感人。该剧连续演出达百场以上,场场满座,可见所受到的欢迎。剧本于1955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发行。 渔船花烛 又名《倚门郎》,为闽剧传统剧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根据闽剧老艺人黄阴雾、林桢藩等口述幕表戏,由林飞重新整理改编,由福州市复兴闽剧社上演。剧本写某朝权臣魏尚书庆寿时,挥毫出上联:“由天由命不由人”。其女魏玉珍游园偶见,改为“由人由事不由天”。魏尚书大怒,迫女下嫁给“上无片瓦,下无地基”的青年渔郎王俊。新婚之夜,身落孤舟的魏玉珍见王俊为人真诚,在隔舟渔民的帮助下,终于在船上完成了洞房花烛夜。此剧于1954年春季又经原编写人员根据原本紧缩场次加工整理,由闽侯专区闽剧团参加福建省戏曲观摩演出。同年改由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排演,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演出、表演、音乐等三项大奖。郭西珠饰魏玉珍,获演员一等奖;李小白饰王俊,周淑琴饰渔妇,均获演员二等奖。剧中“登船完婚”一场中“走透板”等船上动作,生动细致地表现人物内心忧、乱、惊、喜等心理变化层次。一曲[十字叠]:“只见那天色黄昏万千愁绪,看江滨夜雾低迷举目无亲。落渔船如何立足?离此间何处栖身?若回家难堪虐待,恨爹爹铁石之心!自古道朱门生饿殍,亦不少白屋出公卿。我唯有……我唯有耐劳忍苦,常言道人定胜天。”唱得感人肺腑,百听不厌。该剧本收入《华东区戏曲会演剧目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中国唱片社灌制选段唱片全国发行。 贻顺哥烛蒂 1952年邓超尘根据民间故事编写的九场方言闽剧。故事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福州码头。剧本写丝线店老板马贻顺为人吝啬贪婪,中年未娶,见美妇春香的丈夫陈春生航海罹难,乃趁其危急,放高利贷谋娶。陈父中计,令儿媳春香改嫁马贻顺。春香违心,约定若春生生还仍归陈家,马贻顺应允,并替病故的陈父当孝男,遂与能写会算的春香结成夫妇。十年后,被卖到南洋当“猪仔”的春生返回故里,知春香改嫁原委,甚感妻贤,愿向马贻顺赎回前妻。马贻顺悔约,反控告于海防公府。此时的春香陷于“前夫有情,后夫有义”而左右为难不能自拔。福州府尹王绍兰的夫人同情春香,遂以马贻顺吝啬成性的短处设计治服他而智断此案。马贻顺终因贪婪成性,重财轻妻,痛失内助,最后仅得一截烛蒂(烛头)。剧本由福州四赛乐闽剧团首演,名丑林务夏饰马贻顺,连演四个月,林务夏被誉为“活贻顺哥”。戏剧界把马贻顺称为“中国的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话剧《吝啬鬼》中的人物),该剧被称为中国的《吝啬鬼》。1962年,老舍、曹禺、阳翰笙、张庚等戏剧大家专门来福州观看了《贻顺哥烛蒂》。老舍先生欣喜赋诗曰:“十年尚忆《钗头风》,今日欣看烛蒂哥。宜喜宜悲情更切,轻愁微笑漾春波。”(老舍先生于1952年在京观看敷演陆游、唐琬爱情悲剧的闽剧《钗头风》)剧本经修改后,1982年由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再度演出,并被搬上屏幕,朱善根饰马贻顺。该剧并于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深受欢迎。 炼印 原名《双巡按》、《双按院》,系三合响戏班剧目,后失传。1954年初福清和平闽剧团老艺人余红惠、赵时昌进行口述改编内部演出,后有闽侯专区创作人员陈人豪、方振荣、黄迪瑞及福建省挖掘传统剧目小组成员、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编剧林舒谦根据口述本,分别作文字整理加工,林舒谦出力尤多。剧本共分十场,写某朝刑部差役杨传、李亿因不满官场黑暗,顶撞上司被革职归田。返乡途中,得悉民冤,遂假装巡按赴任办案,民冤得辩。真巡按到任后,双方当堂炼印以辨真假。杨传、李亿乃定计巧换金印,借微服察访为名从容离去。1954年该剧的闽侯专区整理本参加福建省戏曲会演获剧本奖。同年,林舒谦等人整理本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大会,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晋响亭(执行)、陈城官、林舒谦、萧梦尘、陈贻亮获导演奖。林赶山饰杨传、林务夏饰李乙获演员一等奖,唐秀山饰黄卞获演员二等奖,陈子言饰文溪明、陈春利饰萧太师,也有出色的表演。该剧剧本由北京《剧本》月刊发表,上海文艺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单行本。1955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与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成为建国以后最早被搬上银幕的二部戏曲。1980年,《炼印》又被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建传统喜剧选》。 夫人城 林亨仁于1957年据有关史料编剧。剧本写晋末氐人进攻襄阳城,守将朱序寡不敌众,中计被擒,其母韩夫人代子率军守城,苻丕押朱序在城下迫韩夫人投降,韩夫人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并遣孙女往取救兵。半年援兵不至,韩夫人锄奸誓师,浴血奋战,适援兵到,遂大破苻丕之兵。百姓感念韩夫人,遂名襄阳为“夫人城”。全剧共分《拒降驱使》、《受诱通敌》、《中计被擒》、《掌苻歼敌》、《城下胁降》、《筑城退敌》、《赐剑催兵》、《诛奸誓师》、《破敌保城》等九场。此剧1957年由福州三赛乐闽剧团首演,1958年改由新成立的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上演。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晋京演出,周恩来、朱德、张鼎丞等中央领导曾出席观看,归途中又在济南、郑州、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城市巡回演出。1963年红旗剧团再度修改重排,前往广州、汕头等地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及港澳同胞赞扬。1980年福州闽剧院二团也上演此剧。其中“胁降”、“训媳”场面有感人的唱、做,长期作为招待贵宾演出的折子戏。该剧先后有林亿灿、陈赛英、林湘儿、周淑琴、郭西珠、林宝英、林淑英等七位名演员饰韩夫人,著名小生李小白、李铭玉饰朱序,名丑林赶山饰李伯护,名净王安安饰苻丕。剧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唱片社灌制选段唱片发行。 六离门 《六离门》是一出新编历史剧,剧作家从体现民俗理念的小道具“六离门”中提炼出的一个讴歌民族气节的大主题。“六离门”是福州、泉州一带民房大门外的六扇矮门,据传系明末重臣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之母所创。1958年林舒谦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写成小戏《洪母》。剧本写洪承畴降清后回闽省亲,洪母制“六离门”,以示六亲不认、众叛亲离之意,拒洪承畴于门外,并在斥子之后,举火自焚,誓与逆子决绝。该剧由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演出,黄荫雾任导演,洪深饰洪承畴,陈翠兰饰洪母。上演后经多次修改,更名《六离门》。清初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仅从一把染血的诗扇并于扇底演绎了南明灭亡的历史,《六离门》则继承了这一传统,从民俗化的六扇矮门中讲述做人的气节忠义,不愧是大手笔。改编后的《六离门》由著名小生李铭玉饰洪承畴,名旦郭西珠饰洪母、严美丽饰洪妻。1959年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周恩来总理亲点《六离门》和《钗头风》等三出闽剧的折子戏,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该剧由北京《剧本》月刊发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由中国京剧院移植演出,更名《洪母骂畴》。1986年闽剧著名老艺人再次联袂演出《六离门》,由李铭玉饰洪承畴,王梅芬饰洪母,庄璇饰洪妻,演出仍不减当年风采,轰动一时。 双玉蝉 邓超尘整理改编的闽剧传统剧目《双玉蝉》,是与莆仙戏著名剧作家陈仁鉴的《团圆之后》相媲美的著名悲剧,是闽剧创作的重要收获。该剧走出原作反映传统家庭伦理的旧路,着力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剧本写某朝浙江学究曹观澜因感路人沈东川的救命之恩,酒后将十八岁的女儿曹芳儿许配其子,以玉蝉为聘。半年后沈东川病故,遗嘱将襁褓中的儿子沈梦霞送曹家扶养,曹观澜发现大错铸成,后悔身亡。曹芳儿几度抗争欲解除婚约,终为族规不许,被迫抚养夫婿,并以姐弟相称。后避乱世住吕翰林府中,时已十八岁的沈梦霞与吕女碧芸互相暗慕,私定终身。沈梦霞得中状元,请旨与吕碧芸完婚,又感恩姐曹芳儿终身不嫁,教己成名,乃请旨褒扬,皇帝赐“义媲女须”金匾。曹芳儿面对皇匾,悲愤交集,在倾吐真情后,呕血死于沈梦霞怀中。剧中皇帝所赐“义媲女须”典出《楚辞》,谓女须是屈原的胞姐,为培养幼弟出仕而嫁身不嫁。此典用得恰到好处,既增添了文学性,又为全剧主题的渲染起到烘托的作用。邓超尘改编创作此剧时,曾得到晚清秀才出身的梁太瘦先生和林舒谦等剧作家的帮助。闽剧《双玉婵》演出后不久,即由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地方剧种相继移植搬演。1959年,上海皇凤甬剧团也搬演了《双玉婵》。至今它仍成为江、浙一带越剧等剧种风行一时的保留剧目。 二 政和四平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戏曲史告诉我们,早在明清传奇成为剧坛霸主之前,宋元南戏已崛起于民间。据史载,南戏在浙江温州形成后,就以它浓郁的乡土气息,贴近生活的现实精神,以及比元杂剧更灵活、自由的演出体制,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很短时间内,就流传到浙、闽、赣、苏等地。在传播过程中,原来以温州地方的语言、曲调、乡音演唱的南戏,和当地的语言、音乐唱调相结合,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地方声腔,至少在南宋末年就产生了海盐、余姚、弋阳三大声腔。至元末,又产生了杭州腔与后来居上的昆山腔。 明人传奇不仅指昆腔,由海盐、余姚、弋阳三大腔在民间演变而成的宜黄腔、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四平腔等的剧作,也都属传奇之列。其实,就古老的南戏而言,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一直到现在,福建的屏南县(今属宁德市;历史上曾为福州“十邑”之一)还有一种庶民戏(即四平戏)的古老剧种,在音乐唱腔和演出形式上,仍保留了不少温州南戏的原始面貌。 除屏南外,位于闽浙边界崇山峻岭之间的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与屏南北部的岭下乡、双溪镇为邻),至今亦有明末清初由江西传入的四平戏的演出,其语言唱腔是弋阳腔的遗存,属于高腔系统。伴奏仅有鼓、钹、锣、板鼓四种打击乐器,古朴粗放,清新悦耳,句末用帮腔拖音演唱,道白皆用一种介于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土官话”。《蟠桃会》、《辕门斩子》等三个道光至光绪年间四平戏的古老剧本和数件珍藏三百多年的古戏装在杨源乡还保留至今。这种弋腔系统的古老剧种是一种“活文物”,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政和四平戏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艰难曲折的。最早的四平戏于明末清初由江西传入,主要在杨源一带有“咏霓轩”四平戏班活动,与当地“英节庙”一年两度的庙会密切相联。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杨源四平戏演出活动一度兴旺。戏班是半职业性或业余的,脚色行当在雍正时期较齐全,分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等九门。雍正中期,戏班经常被请到邻县周宁、寿宁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均达半个月以上。早期演出的剧目有《白兔记》、《刘文锡沉香破洞》、《八卦图》、《青铜棍》、《苏秦》、《芦林会》等。后来戏班在寿宁演出时,不慎因戏神香火引起一场大火灾,烧毁戏班行头、道具,仅存一个小板鼓(今尚存),从此四平戏的演出活动从兴盛走向沉寂。 雍正末年,当地酷爱四平戏的老艺人张子英变卖家产,重新购置戏装道具,组建四平戏班,使四平戏在杨源得以延续。咸丰年间(1851-1861),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四平戏失去社会依托,再次中落。光绪年间(1875-1908),杨源武庠生张香国再次组建规模较大的四平戏班,自任总管授戏传科,四平戏再现振兴势头,不仅活动区域恢复到雍正初期之范围,而且在剧目、表演艺术上均有所开拓。除继承明末四平戏那些以曲牌联缀体为主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兄弟剧种的一些板腔体剧目,从当地民间艺术中吸收营养,出现了一些用江南小调演唱的《叹五更》、《玉美人》等剧目。脚色行当亦趋完善,生行渐分为正生、小生,共有十二个行当。表演上生角强调文雅,旦角要求细腻,净角注重粗犷,丑角讲究滑稽,形成政和四平戏独特的表演风格。 光绪七年(1881),有江西赣州四平戏艺人到政和,将杨源乡禾洋村李延文、李德文等人的四平木偶戏加以改造,建立禾洋村四平戏班,编演《宝带记》、《双义记》等剧目,在禾洋、翠溪、洞宫一带演出。数年后,又建立岭头村四平戏班,使政和县四平戏由杨源村一个戏班发展为三个戏班,四平戏达到繁荣兴盛局面。民国时期,杨源、禾洋一带革命老区常遭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四平戏艺人流落他乡,四平戏渐趋衰落。建国初期,全县仅有杨源、禾洋二个规模不大的四平戏业余剧团,1954年杨源村四平戏业余剧团曾整理演出了《沉香破洞》、《白兔记》等传统剧目。“文革”期间,演出活动停止,剧本几乎散失殆尽。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四平戏演出活动恢复。1982年在老艺人张陈招、张应选、李式舒等的主持下,重新整顿组织杨源、禾洋二个四平戏业余剧团,吸收一批青年演员,其中女演员四名,打破了四平戏一贯男扮女角局面和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八十年代,四平戏艺人收集整理出了清代四平戏手抄本《秦世美》、《二度梅》、《苏秦》、《英雄会》、《九龙阁》、《蟠桃会》等传统剧本,可演出的四平戏剧目有24个。目前杨源、禾洋二个业余剧团能演出的整本戏尚有《九龙图》、《白兔记》、《英雄会》、《刘文锡沉香破洞》、《金印记》、《宝带记》、《琵琶行》、《蔡伯楷》、《王十朋》、《荆钗记》、《苏秦》等,折子戏则有《蟠桃会》、《辕门斩子》、《芦林会》、《红太袄》、《别嫂》、《拜月记》、《奏主》等三十多种。杨源乡至今还保存着道光至光绪年间三个四平戏古老剧本和数件珍藏三百多年的古戏装。 现将在杨源乡长演不衰的二出四平戏折子戏剧情简介如下。 蟠桃会 又名《八大仙》。叙王母娘娘生日,开蟠桃会庆贺,邀群仙赴会。此蟠桃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汉臣东方朔(太上仙官)在王母娘娘生辰之日,到天宫御果园盗取蟠桃,被关羽、周仓二将发觉,将其带到瑶池。王母责问东方朔盗取仙桃是何道理,东方朔则云到御果园摘取仙桃是为了庆贺王母生日。王母遂命东方朔将仙桃献上,同八仙一起庆贺。欢娱之处,只见群仙聚会,其乐瑶池。 辕门斩子 又名《杨六郎斩子》,为四折连排戏。述北宋年间宋辽两国交战,辽主萧太后在南江摆下七十二阵。若破此阵,非使用降龙木不可。宋皇命杨延昭挂帅,速破此阵,杨延昭接旨后,命其子杨宗保同孟良、焦赞二将前往山东穆柯寨取降龙木。杨宗保在与穆桂英交战中战败,押往穆柯寨,被逼与穆桂英成亲。杨宗保回宋营后,杨延昭大怒,责其违反军令,命焦、孟二将将杨宗保推出辕门斩首。焦、孟二将只好请来佘太君及八贤王到宋营救杨宗保,杨延昭为严肃军纪不肯放人。穆桂英亲自送降龙木到宋营要救杨宗保,杨延昭还是不允,穆桂英大怒,拔剑杀入白虎堂,迫使杨延昭放了杨宗保。后天门阵被穆桂英所破。 《蟠桃会》即《蟠桃记》,为弋阳诸腔的传统剧目;《辕门斩子》则为敷演杨家将故事的历史题材剧。以上所述政和四平戏剧目,在明刊《词林一枝》、《玉谷新簧》、《摘锦奇音》、《大明春》、《大能奏锦》、《群英类选》、《秋夜月》等戏曲选集中等都能找到关目及折子。无疑,从政和四平戏的发展过程看,它不仅拥有数量很多的演出剧目,而且题材范围广泛,风格体裁多样,呈现出民间戏曲丰厚的历史蕴涵和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从政和四平戏的现状看,其戏班现有演员都是当地的农民。热心四平戏的农民进入戏班跟班学习后,渐渐进入角色。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戏,庙会时唱戏。1999年杨源村四平戏戏班在全县庆祝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上表演了《蟠桃会》,荣获县优秀演出奖。 作为地方剧种的四平戏与其它戏曲相比较,艺术上尚处于较原始状态。其表演动作有腾、挪、滚、打,随鼓缓急、进退,不同的行当手、脚动作都有规定的口诀。其语言唱腔是“弋阳腔”遗存,属于高腔系统,古朴粗放,清新悦耳,优雅动听。句末帮腔拖音演唱,道白皆用一种介于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土官话”,俗称“讲正字”,当地老人才听得懂。 四平戏唱腔语言从江西传入政和,到现在已四百多年,仍原汁原味不变。后台伴奏仅有鼓、钹、锣、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场指挥,音律抑扬顿挫,优美动听。主要角色有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等十二种行当。剧本没有标注唱腔音符,只有标注轻重音符号,无谱有调,语言和唱腔完全靠口头代代相传。政和四平戏无疑是戏曲界目前存在的最原始剧种之一,被中国戏曲界视为古老剧种的“活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政和县为抢救、保护四平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保护作为戏曲载体的古戏台。四平戏剧场——杨源英节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元、明时期均有修建,现存建筑中,大殿为康熙元年(1662)所建,戏台为道光三十年(1850)重建。四平戏的戏台建在英节庙内,完整保留着清代重建模样,台柱上两幅楹联写到:“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聊把今人做古人,常将旧事重新演”。英节庙古戏台为闽北古代戏剧活动场所代表作之一,戏台照壁上保存着珍贵的戏神壁画,被载入《中国戏曲志》。英节庙系纪念历史人物张谨所建,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唐乾符年间(874-879),黄巢农民起义军入闽,唐王朝以张谨为福建招讨使,率官兵数万与黄巢起义军激战于今铁山镇屯尾、石屯镇长城村等处,官兵大败,张谨身亡,葬于铁山。后在张谨身亡地夏山(铁山镇元山村夏山自然村)修建张谨庙,北宋崇宁年间追溢昭烈,赐张谨庙为“英节大观”,并增建县城、杨源等三处英节庙。张谨后裔在杨源定居繁衍,杨源多数人姓张,因此杨源英节庙庙会祭祖味道十分浓厚。由于杨源英节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199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支持开展庙会活动。与宗族庙会结合,是政和四平戏生存的重要基础。杨源英节庙与四平戏是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庙会由杨源张氏宗族举办,为四平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四平戏为庙会助兴做热闹,也是庙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六杨源村均要举办庙会活动。杨源村四平戏班在英节庙内戏台连演三天,以敬祖娱人;禾洋村四平戏则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连演三天。近年来,杨源乡把杨源村每年的庙会活动定为洞宫山旅游文化节,把禾洋村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庙会活动定为民俗文化节,进一步重视并发挥了四平戏作用。 三是合力扶助发展四平戏。四平戏的生存发展除了有庙会的支持、戏班演出收入外,县、乡、村每年都拨出一定的经费支持四平戏剧团开展业务活动。县文化部门也先后赠送了一批戏装和道具,南平市、政和县文化部门每年都有派专人前往观看指导四平戏演出。 近年来,虽然政和四平戏仍然坚持在乡间演出,但其生存发展的形势却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一是现有四平戏艺人年纪偏大,最高年龄达七十多岁,最小的也有四十多岁,四平戏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经费保障,学习、演出四平戏的人大多无偿做奉献,补贴酬劳很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二是开展四平戏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力投入经费扶持四平戏发展。三是四平戏演出设施破旧,古戏台需要维修,服装道具急需更新。四是由于四平戏语言难以普及,很多人听不懂,其生存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政和四平戏是全国少有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古老剧种,也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但从目前现状看,政和四平戏已处于绝代边缘,岌岌可危。抓紧抢救四平戏,全面收集、整理四平戏文字资料与图片,修建英节庙古戏台,进一步完善其软、硬件资料,把剧本、唱腔完整地保存下来,建立健全四平戏档案,无疑是抢救保护四平戏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研究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5。 [3]李万钧.中国古今戏剧史(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4]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等.闽剧传统音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10。 [5]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闽剧经典传统剧目选[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11。 [6]福州市台江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台江文史资料(18)[Z].2004.9. [7]中共政和县委,政和县人民政府.政和县“四平戏”工作情况汇报[Z].20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