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各区县闽剧发展简史

2009-4-21 12:17|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1857| 评论: 0

一、福清闽剧发展简史

民国26(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民国30年福清沦陷,许多戏班散伙,演员流落四方,讲评话、行乞,甚至卖儿度日。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腾,侨汇源源不绝,福清建立许多民间专业戏班。比较突出的有港头、西门、小桥、梧屿、亚渠等10多个剧团;许多村镇也办起业余戏班,有红旗、渔光剧团,龙田、高山和海口等镇剧团。民国时期闽剧戏班还有:刘妹、礼木、番薯粿、上苍、安帮、依姆、忠侯、细细妹、道举、吓辉、破钵、松潭、里美、后铺街、水陆街、溪边等。至民国38年春,福清较有影响的闽剧演员有赵时昌、庄尾珠、陈吓甘、高顺德等。
  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以渔溪一个戏班为基础,吸收一些闲散艺人,成立福清城关业余剧团,全县有2个业余剧团。19519月,以赵时昌等几位演员为主组织福清县和平闽剧团,属民间职业剧团的性质,经费自理。随后,著名闽剧演员余红惠、林翠惠、何赛卿等加入剧团。至19529月,剧团演员增至48人,阵容齐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到15个。1959年改县歌舞团(1958年底成立)为福清和平闽剧二团(1962年撤销)。业余剧团猛增到68个。1960年县和平闽剧团改称地方国营福清县闽剧团。1963年又成立福清闽剧三团。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全体演职员分期分批下里美果林场劳动锻炼。
  1970闽剧团撤销,部分演员分配到工厂企业就业,部分演员回原籍,留下13名并另招部分学员成立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4年有演职员17名。19773月,宣传队改为福清县闽剧团。19787月,创办闽剧艺校,培养学员40名。1982年,以艺校学员为基础,成立福清县闽剧二团。两个闽剧团共有演职员130人。1985年,经过调整合并,成为一个演出队57人,一个副业队34人。1986年,取消副业队,恢复闽剧团,演职员60人。1988年,有14个业余闽剧团,从艺人员800多人。
  演出 清咸丰元年(1851)闽腔在城乡广泛流传。
  民国时期,礼木、番菇粿、安邦和东岳俤俤等闽剧(俗称戏班)常在节日演社戏,为归侨演神戏,为结婚、祝寿演喜戏,为违禁者演罚戏。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戏班之间,展开竞争,不惜重金从福州聘来许多名角。福州各闽剧班、团也经常来县巡回演出。来自福州的名师,其精湛的技艺、精彩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提高福清闽剧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
  共和国成立后,19519月,县和平闽剧团成立,首演《棠棣之花》获得成功。1953年春节在闽北建瓯等县演出《棠棣之花》、《白梨花》、《彩霞楼》等剧目,其艺术造诣较高,经济收入颇丰。
  闽剧《炼印》,1957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为第一部搬上银幕的闽剧,誉满海内外。至1959年,共发掘传统剧目36本,整理演出8本,新编传统戏119本,新编大小型现代戏30本。老艺人余红惠、赵时昌等为发掘传统闽剧剧目和加工整理作出了贡献,余红惠、赵时昌分别被选为中国剧协闽侯专区分会主席、副主席。
  19649月开始,提倡演现代戏,至1965年,县闽剧团上演现代闽剧《东风解冻》、《绿野长春》、《血泪仇》、《社长的女儿》、《赤叶河》等91本。
  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立的县文艺宣传队,上演过《刘胡兰》、《霓虹灯下的哨兵》、《铁流战士》等现代剧。
  1978年古装戏开禁,闽剧团恢复,上演《十五贯》。1979年《门槛刀痕》在福州市教工礼堂演出,连演58场,场场满座,省电视台予以实况转播。是年演出279场,收入7.3万元。
  1984年初,县成立剧目创作室。一年中,共创作历史剧《天罡剑》、《崇祯借饷》、《天子怨》、《灞陵伤别》、传统戏《牧羊城》、《判双娇》和现代戏《白云深处》、《追夫》等9个剧目。同年,县闽剧团和艺校共演出427场,收入11万多元。
  1986年,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信托局的邀请,县闽剧团一行52人,在邱玉清县长率领下,于318日抵新演出。历时24天,演出《曲判记》、《门槛刀痕》、《渔女状元》、《天罡剑》、《合罗衫》、《逼反五关》、《姐己乱宫》、《梁天来》、《火烧百花台》、《魂断燕山》和《巾帼须眉》等11部古装戏,共16场,观众1.6万多人次。加拿大、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及港澳等地福清会馆和祖籍福清的知名人士纷纷来电祝贺。新加坡《联合早报》几乎每天刊登剧团演出的介绍、消息和评论,先后发表文章32篇。
  1987年,县闽剧团立足县内,深入基层,坚持为山乡、海岛群众演出,并为长乐、闽侯、连江、福州效区等地群众服务,全年演出216场,收入达12.56万元。
  1988年以县委书记陈元春为团长,副县长郭有从为副团长的县闽剧团一行59人,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信托局的邀请,108日赴新演出,23日回国。其间演出闽剧《女探花》、《榴花梦》、《陈若霖斩皇子》、《姐妹皇后》、《生死恨》、《鲤鱼公主》、《斩女婿》等8本戏和《潘金莲》、《卓文君》两段折子戏。嘉龙剧场场场满座。观看演出的有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日本、美国、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的福清同乡,新加坡政府官员、新闻界人士和中国驻新加坡机构的代表也多次观看演出。
  是年全县演出剧目240部,演出2072场,观众540万人次。

二、连江闽剧发展简史

闽剧俗称福州戏,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为县内主要剧种。明末清初多系福州戏班来连演出。清宣统二年(1910),敖江己古富户余二二,聘请福州一些艺人来连组织群乐班,演员13人,为县内首家闽剧团队,先后演出10多本古装戏,后因无新剧目而解散。民国2(1913),城关吴光庭等请福州艺人在己古宫设馆,称儒家班,不久亦解散。民国7年,敖江乡塘后、长汀和东湖等农民合资创办齐乐天戏班,在本县和福州、长乐、福清、宁德等地流动演出,历3年时间,培养了一些闽剧人才,后因资金告罄停办。民国3011月,日军第一次沦陷光复后,壶江乡中心校校长黄时杰组织抗日建国剧团,先后在琯头各村及县城、筱埕等地巡回演出《弃家救国》、《大义灭亲》、《抵制日货》、《严禁鸦片》等20多场现代闽剧,影响甚大。民国32年,闽艺人吴吓俤等创办敖江剧社,有30多人,后改青年剧社。琯头镇一些艺人也同时创办儒家剧社,均演出以抗日为题材的现代闽剧。同年,国民党县党部以壶江抗日建国剧团和琯头儒家剧社为骨干,组建县抗建剧团,有演职员43(后缩为30),由县政府补助2万元法币充实服装、道具,到各乡镇巡回演出抗日闽剧或现代话剧,前后演出20多场,每到一乡补助500元。抗战胜利后,改为艺术宣传队,分戏剧、音乐、美术3个组,演出活动渐减。民国35年后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业余闽剧团队蓬勃发展。1950年初,仅三区琯头就有街道、拱屿、塘头、东边、长门、定安、后沙、东岸等8个乡创办业余闽剧团。19511959年为闽剧发展最旺盛时期,遍及全县各公社及近郊大队。最多时业余闽剧团有50余个,演职员1100多人。除主要演出古装闽剧外,还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其中19574月由城关民间艺人集资组建的连江艺林闽剧团,有演职员42人,各类角色较齐,影响较大。同年12月,县组建专业闽剧团,吸收艺林剧团主要骨干17人,新招收学员26人,艺林剧团解体。19597月县专业闽剧团改为地方国营闽剧团。19601962年受暂时经济困难影响,多数业余剧团停止活动,有的解散。1962年,县闽剧团亦由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1964年县工商联和五金厂、皮革厂、复制厂等组织业余闽剧团,但演出活动不多。
  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仅剩下敖江公社上山大队和晓澳公社百胜大队等少数业余闽剧团坚持演出活动。县闽剧团亦停止演出,19685月成立闽剧团革命领导小组,19694月合并到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62月宣布解散,仅留13人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其余演职员改行安置或遣散回家。
  197810月,重建连江县闽剧团。为解决艺术人员后继乏人问题,县文教局于19791月向社会招收少年学员40人,经精心培训,于同年底组成县闽剧团少年演出队。1980年,县闽剧团组编2个演出队,少年学员为第二演出队。19844月,县闽剧团进行整顿精简,裁员67人,留下艺术骨干56人,编为一个团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自此走上稳定发展轨道。在连江及福州地区各县开展营业性演出,颇受欢迎。尤其传统闽剧《甘国宝》,长演不衰,累计演出1000余场,受到各级文化部门和戏剧同行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农村业余剧团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得到迅速恢复或重建。据1980年统计全县有24个业余闽剧团。1988年后,经过优存劣汰的竞争,进行跨乡镇重组,逐步演变成民间职业剧团。到1990年,重组的职业剧团有艺峰、艺声、艺光等3个,每团演职员平均4555人,服装、道具、音响、灯光、布景等设备较齐全,经县文化部门考核合格,发给演出许可证,常年在城乡演出。

三、罗源闽剧团简史

北山儒林班 清同治元年(1862)成立,创办人于祖盛。初期因演员林三三演关羽出名,所演《单刀会》等净角重头戏深受群众欢迎,长演不衰。民国初年散班。
  墩厝坪赛连升班 民国5年林登顺组建,班中演员欧永春、林永铨、林斌弟、叶元顺等皆小有名气。民国10年戏班应邀赴霞浦北礵岛演神戏,途遇风浪未能如期到达,违约受罚,破产散班。
  上宅新天奇班 民国15年成立,班主李育麟。戏班以戏出多、行头(服装)新、角色齐称誉一时。民国20年散班。
  罗源抗敌闽剧团 民国27年县抗敌后援分会组建,为业余剧团,下设两个演出队,常演《大战平型关》、《卧薪尝胆》等抗日救亡剧目。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散。
  罗源县闽剧团 1951年罗源县接收福州庆乐然班,改名罗源闽剧团,1952年被闽侯专区接收为闽侯专区闽剧团。1956年初,中共罗源县委以县文化馆人民剧队和县总工会剧团为基础,选拔松山、鉴江、中房、潮格等业余剧团的优秀演员组成罗源县闽剧团,张元筹任团长。张能编善导,剧团演出质量不断提高,以剧目新、幕景新、演员新、服装新和演出认真、作风严谨,在福州、闽东各县赢得很高声誉。文化大革命初期剧团因派性争斗陷入混乱,1970年县革委会将其改组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原有演职员大部分被遣散还乡。1978年撤销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恢复罗源县闽剧团,被遣散人员陆续返回。1980年全团人员增至68人,演出十分活跃,被省文化局定为二类剧团。80年代中期以后因竞争激烈,剧团逐渐陷入困境,为寻找出路,19898月,经县委同意,根据文艺团体体制改革精神,由个人承包经营。
  农村业余剧团 50年代初,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因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而开始活跃,全县共建鉴江、中房、斌溪、甘厝、洪洋、碧里、松山、凤坂、皇万、潮格、兰田、上洋等25个业余剧团,上演节目以闽剧为主,兼以说唱、歌舞和民间小戏。1970年各业余剧团均改组为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1976年业余文艺宣传队发展至42个,每个公社都有34个。1978年宣传队解散后农村又重组业余剧团,上演闽剧1980年全县有业余剧团29个。1985年后因观众减少,各剧团入不敷出,纷纷解散,至1990年仅存4个。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5-1-2 23:16 , Processed in 0.1331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