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各区县闽剧发展简史

2009-4-21 12:17|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1849| 评论: 0

四、闽清闽剧发展简史

1953年夏,城关原明德馨祥云二个剧社(旧称儒家班)人员组成的梅城群众俱乐部,改为梅城闽剧团,属业余戏剧团体。1956年批准成立专业的闽清闽剧团,有演职员50人。1959年秋,该团创作反帝剧目《隔头七》,被选上省参加会演。12月,在福州演出改编剧目《状元斩母》,连续90多场,场场爆满,受到省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好评。同年,为培养文艺人才,开办县戏曲艺术学校(团带校),招收男女学员30余名。翌年又招收12名。1961年戏曲学校转为闽清闽剧二团时两团演职员计116人。19601962年,县闽剧一团先后演出创作剧目《女才子》、《刘伯温》、《智擒夜来香》、《借女还女》、《孙悟空出世》等,其中《女才子》获闽侯专区戏剧会演剧目奖,并被选上省参加会演。1962年二个团共演出537场,观众48万人次,演出收入13万多元。1964年停演古装戏,演出《奇袭白虎团》、《亮眼歌》、《芦荡火种》、《山乡风云》、《焦裕禄》、《杜鹃山》、《龙江颂》等现代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来受群众欢迎的节目全部禁演,服装道具遭焚烧。19693月,两个剧团被解散,演职员或改行或处理回乡。1977年县文艺宣传队恢复排练古装闽剧《逼上梁山》,赴榕演出一个月受到好评,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最早上省演出古装戏的剧团。同年开办戏剧艺术学校,招收男女学员45名。1978年改文艺宣传队为闽清闽剧团,恢复原剧团建制。1979年戏剧艺术学校转为闽清闽剧二团。是年在全省青少年演员会演中,县闽剧二团演员谢晓洁、林小亭分别获二等和三等演员奖。198012月,参加省主要剧种唱腔会演,演员刘捷获二等奖。1981年,县闽剧一团创作的《双洞房》剧目,获莆田地区创作三等奖。1982年一团演出创作剧目《落榜进士》,获莆田地区创作三等奖和演出奖。1984年参加地、市级会演,获奖演员12人次。1985年两个团合并。1987年,演员吴淑妃参加省广播电视大奖赛,获三等奖。

五、长乐闽剧发展简史

180年代以前的长乐闽剧
  滨海长乐是闽剧的发祥地之一,闽剧在长乐家喻户晓,遍地开花。早在明末清初,长乐就有泗海新泗海旧泗海厚福党厚福发乘哥石头姆假刘草索七子闽剧戏班。古时长乐闽剧戏班多为乡绅、官吏等人组织,分散于各乡村中,主要在村里神诞或庙会时演出,农闲时还被外聘演出。清末,城关人郑茂环就自建戏班自娱,有时还将戏班送到福州达官贵人府第演出。民国时期,成立的儒林班乐大观戏班,为长乐闽剧界培养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名人,如老生程德旺,青衣李亦棠等。二十世纪20年代,闽剧进入多种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长乐人郑亦奏为代表。郑亦奏在短短的几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中的新茶花、《孤儿血》中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中的轮船英姐、《紫玉钗》中的霍小玉、《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孟姜女》中的孟姜女、《杜十娘》中的杜十娘、《钗头凤》中的唐婉,以及,《梁山伯和祝英台》、《秋兰送饭》、《浪子魂》等上百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总结出素、净、休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所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缠绵悱恻,被当时的百代、联声等几家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乐闽剧事业得到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5年,长乐业余剧团达到53个,1956年,成立了国营长乐县剧团,演职人员达到47人,保留剧目有54本,主要有《田螺姑娘》、《沉香破洞》、《梅燕风云》、《姑嫂伴眠》、《芦虾记》、《负姑脱火》、《变尸奇案》等古装剧和时装剧。1958年,全县有8个公社文工团。县闽剧团排演的闽剧《穆桂英挂帅》入选省戏剧会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剧团解散,业余剧团大多停演,或改演革命样板戏1973闽剧团恢复后,长乐闽剧界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出一批优秀的演员。林道通创作的现代闽剧《海外一封信》、《半截牡丹烟》,参加省戏剧会演,获剧本奖,演员陈淑惠、余锡仁被评为优秀演员,剧团创作、改编的古装闽剧《三凤求凰》和《状元与乞丐》誉满榕城,被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唱段制成录音带在海内外发行。
  (2)、新时期的长乐闽剧
  80年代后,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闽剧又获重生,再展新姿,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长乐闽剧界创作、改编的剧本和演员多次在福建省、福州市的演出中得奖。其中,1987年陈元挺创作的新编历史故事剧《遗恨姑苏台》参加福州市第十四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后又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该剧还荣获华东地区田汉杯优秀剧本二等奖,剧本并在《福建戏剧》上发表。1992年,县新大众闽剧团排演的现代闽剧《心灵的呼唤》在省第四届民间剧团展演中,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优秀演员奖、演员奖,几乎囊括所有奖项的第一名;参加福州市第十六届戏剧会演,一举夺得7项奖项,居参演剧团之首。19937月,长乐首次举办首届全省民间闽剧艺术节,来自闽东、闽北、闽中等地17个市县()27闽剧团来航城献艺、献技,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其规模之大,在全省尚属首次。如今,长乐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闽剧事业的发展,加大经济投入保护这个传统的民间艺术,还在长乐市博物馆安排闽剧展览,介绍闽剧的发展历史以及状况,宣传闽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闽剧
  现在长乐比较知名的闽剧团有长乐新大众闽剧团、长乐第二闽剧团、金峰闽剧团、长乐实验闽剧团、龙凤闽剧团、天河闽剧团、闽航闽剧团等,还有许多不很出名的闽剧团,据了解,长乐全市闽剧团数量达到全省闽剧团的三分之一多。闽剧是长乐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不管是偏远的小村,还是繁华的城市,都有闽剧团,每年将近有五千多场次精彩的表演。逢年过节、老人寿辰以及出国成功等等,人们都会邀请闽剧团演出,以此增加喜庆气氛。长乐是闽剧发展繁荣的一方沃土,长乐被誉称为闽剧之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闽剧演员,涌现了一批长乐籍著名的戏剧导演和闽剧表演艺术家。已知的就有戏剧大师、与梅兰芳齐名的郑亦奏,著名闽剧小生、国家一级演员李小白,人称"南方盖叫天"的陈春轩,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陈可清,著名导演陈怀凯,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乃春等。

六、台江区闽剧发展史

1)民国时期,台江地区有善传奇、赛天然、庆乐然、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即一奇、二然、三乐)戏班,系营业性戏班,均集中于台江地区的中选、三元桥、九间排、连发透等地。尚有闽江轮船公司剧社,设在中平路闽江轮船公司内;公余闽剧社、寒光闽剧社、吼声闽剧社、锦江闽剧社设在茶亭,均带有营业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台江地区有三赛乐、四赛乐、旧赛乐、赛天然、善传奇、复兴和红旗等营业性专业闽剧班。1986年复建福州市红旗闽剧团,址设国货西路315号,演职员80人。 

2)民国29年,福州建镇后,台江地区内的10个镇,每镇均有业余闽剧团。
  1953年,台江区有8个业余闽剧团,小桥区有7个业余闽剧团。1961年,台江区工交系统职工,组成台江区工交职工业余闽剧团,成员50多人。
  19786月,台江区闽剧团成立,初为专业性质。19858月转为业余性质,成员38人。

12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31 01:31 , Processed in 0.1347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