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榕台两岸 闽剧情深(一)

2009-5-13 18:08|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937| 评论: 0|原作者: 林光耀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州是闽剧的故乡,台湾则是闽剧的第二故乡。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往来方便,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同属一个文化圈。近一个世纪来,闽台两地闽剧在台湾影响之大,传播之广,观众之多,感情之深显十分感人的,它是乡情乡音的凝聚,是闽剧艺术魅力的表现。一句话,榕台文化,源远流长。
  莫道天涯远 最是故乡情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福州闽班旧赛乐上天仙三赛乐新赛乐新国风等,就曾先后应台湾省中华会馆(福州同乡会)的邀请,赴台湾巡回演出,深受台湾同胞的欢迎。
  第一次是1922年秋至1923年秋,闽班旧赛乐赴台湾演出。赴台闽剧名家有陈春轩(嘉宾弟)、林赶山、黄荫雾、唐秀山(三花才)、萧梦尘、陈杏芬、赵长顺等,演出剧目有《伐子都》、《长坂坡》、《四杰村》、《李世民游十殿》、《节义传》、《差池燕》、《水淹汤阴县》、《贩马记》、《花蝴蝶》、《游龟山》、《九王赤珠》、《济公传》、《月光盗影》、《潇湘夜雨》、《大闹天宫》等;第二次是1926年,闽班上天仙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黄铭卿、陈芝卿等,演出剧目有《陈靖姑》、《钱顺姐投庵》、《硃砂记》、《五凤吟》、《孟丽君》等;第三次是1928年秋至1929年秋,台湾嘉义市洋衣店老板林依三(永泰人),外号永福三,以中华会馆名义聘请闽班三赛乐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陈春轩、林赶山、唐秀山、傅亿浓、周成章等,演出剧目有《八大锤》、《铁笼山》、《金雁桥》、《珍珠塔》、《玉堂春》、《王昭君》、《刘智远》、《阳平关》、《莲花湖》、《拜山》、《连环套》、《摩天岭》、《金钱豹》、《三祭铁丘坟》(五本)、《火烧连营》、《岳飞传》(三本)、《一文钱》、《水淹七军》等;第四次是1929年至19308月,闽班新赛乐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陈春轩、林赶山、唐秀山、林祯藩、陈春利、赵长顺等。演出剧目有《八大锤》、《关公走麦城》、《斩马谡》、《盗御马》、《沈万山》、《狸猫换太子》、《齐妇含冤》、《火烧碧云宫》、《金指甲》、《三赴鲍春庭》、《燕梦兰》、《五子哭墓》、《陈靖姑》、《金水池》、《观音出世》、《火烧博望》、《苏护进妲己》、《古城会》等;第五次是1936年末至1937年底,闽班旧赛乐二度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陈春轩、林赶山、唐秀山、黄荫雾、陈杏芬、赵长顺、萧梦尘等。演出剧目有《杨乃武》、《庞涓害孙膑》、《飞龙传》、《九江口》、《萧湘夜雨》、《三搜幻化庵》、《蝴蝶杯》、《龙虎斗》、《节妇再醮》、《兵变陈桥》、《刘香女游十殿》、《沉香秘书楼》、《孟丽君》、《反皇城》、《郑恩打瓜园》等;第六次是1936年初,闽班新国风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黄铭卿、赵长顺等。演出剧目有《彭公案》、《火烧藤甲军》、《邱丽玉》、《王莲莲拜香》等;第七次是1946年,闽班新国风二度赴台演出,主要闽剧名家有林赴山、黄铭卿、陈平、林务夏、关月亭。女演员有金谷兰、陈赛英、王巧云等,演出剧目有《白玉堂》、《金枝玉叶》、《闹菊园》、《招姐做新妇》、《斩香妃》、《英雄泪》等。这次情况不太好,由于当时社会很不安定,演出没什么人看。戏班本身也不健全,演出没有布景,武戏也不行,演出赔本,行头(服装)都作了抵押。后来还是多亏那些老朋友,给他们几十张戏票,便请来一批人来看戏,每人捐三、五元钱不等,这样,帮了戏班的忙,有了几十元钱,买不到回程的船票,大家便去找海军,搭乘一艘便船回福州。
  闽剧七次赴台湾演出的剧场有台北新舞台、永乐座、淡水戏园;台南大舞台、天外天、台中座等。此外,还到基隆、大山、北豆、洪山、桃园、彰化、新竹、斗六、宜芝、嘉义、北港、草鞋滩、六港、高雄、湖州、华寻港、凤山等地巡回演出,几乎跑遍了台湾省。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民(包括高山族同胞)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支持。台湾同胞亲切地称呼艺员为兄弟。他们之间互相帮助,情同手足。在七次演出中,闽剧名家陈春轩、林赶山、唐秀山、黄荫雾、黄铭卿、傅亿侬、赵长顺、林祯藩、陈杏芬、陈平、陈芝卿、萧梦尘、林务夏等,都与台胞结成好朋友。
  闽班到台湾演出能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首先是因为头出戏是平讲武戏,唱的是京调。京戏演多了,就很吃香。虽然当地人听不懂福州话,但因演出使用的是机关布景,戏也有头有尾,所以,他们也都看得懂。如当时演的《走麦城》、《李世民游十殿》等都很受欢迎。加上戏班为了取悦观众,赶时髦,好多演员都向观众学习台湾话(闽南话),在《知县斩按司》戏里,特地将福州话台词翻译为闽南话,在台上对白;在《蝴蝶杯》戏中的三司会审一场,演员们用闽南话叙述和辩驳。一般在戏里都添加一些台湾话,几句本地话一说,就引起轰动。林赶山教师演《陈世美》这样的戏,也照样加说几句台湾话,剧场效果非常好。
  闽剧武生宗师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湾演出。他首次赴台湾演出时才17岁,戏院门口广告写:福州第一武生陈春轩主演,并配剧照,缀以五彩灯光。许多观众不远千里,赶来台北,住旅行社等看戏后,才大饱眼福,满足而去。这次陈春轩主演了《伐子都》、《八大锤》、《铁公鸡》、《长坂坡》等戏,台湾同胞以及旅游团体纷纷向他赠送门楣彩(锦旗)、金牌。锦旗上写:人格端正,勇神武威名扬海外。两块金牌各重五钱、三钱。演出回闽时,戏班老板为了扩大旧赛乐的影响,在台江码头插上各色彩旗,迎风招展。沿路搭彩亭,鞭炮齐鸣,戏班浩浩荡荡,击鼓鸣金。队伍抵达目的地后,老板还专门设宴接风,盛况空前。当日《中央日报》、《南方日报》都用大版篇幅作了报道。
  因为闽班有了第一次去台湾的影响,台湾中华会馆的洽谈代表来榕订三赛乐去台湾,开头听说陈春轩不在三赛乐戏班,不愿签订演出合同,洽谈代表说:做戏有绝招,看戏看拿手,《摩天岭》、《长坂坡》,我们台湾人爱看王桂兴的(王是当年上海大舞台京剧一流武生,和盖叫天齐名,也去过台湾。)《青松林》、《一箭仇》,爱看张德俊的(张是著名武生,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张云溪之父,当年也到过台湾)《伐子都》、《八大锤》我们就是爱看嘉宾弟的,他若不去,合同作罢。因此,三赛乐老板只好聘请陈春轩一同赴台湾演出。
  当时,台湾也有高甲戏班、歌仔戏班,芗剧的李少楼,还曾来向闽班学过唱,其他人也来学戏。闽班演员到哪里都受欢迎,那时我们演员年青,好交朋友,交了不少台湾友人。有一次,在台南演出,几个名艺人被朋友请到乡下去对台,把行头偷偷带出去,夜里去演。第二天又偷偷回来,演的是《铁公鸡》。在台湾,闽班演员也去看一些别的戏,还被朋友带去看一出日本戏。台湾友人很热心,他们来看戏都带烟来,当时烟是大礼。台湾一些上层人物和他们的子女也有不少来看我们的戏,都是朋友带来的。有一个朋友带我们到一大户人家去,那户人家竟要收林赶山等为义子。在华寻港演出时,高山族同胞还送来香蕉、芒果。我们也回送了他们喜欢的装饰品:半凤和珠绒。在台南演出时,唐秀山还组织戏班龙灯队,与高山族同胞一道在台南街上,参加迎妈祖游行。唐秀山为首持珠。9个武行演员各拿一节,还有12名青年女演员举云灯,2人放烟火。一条五丈多长的龙灯,在欢腾的锣鼓声中,戏珠、扳肚、塔盘。台胞看到家乡的龙灯,感怀忆旧,高兴之极,他们在高楼上一个劲地放鞭炮,以示欢迎。
  闽班新赛乐在台湾演出,场场均获全园满座。消息传入台湾总督府,总督府派人到班里联系,聘请该班名演员林祯藩、张水官、石祥官、小来宝四人,到总督府楼上大厅,唱四本拿手戏,林唱《紫玉钗》,并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台湾播放。
  1946年,闽班新国风二度赴台演出,戏景不好。他们观摩了歌仔戏《甘罗出世》。歌仔戏的丑角表演艺术,给了闽剧艺人很大启发。后来戏班散了,陈开明、薛亦银、林逸虎、陈光蕊、林香夏等羁旅台湾。名丑薛亦银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回福州定居。
  陈春轩老师最后一次去台湾演出时,戏景萧条,很多人先回来了。当时,他的夫人也跟去,还怀了孩子,要回来买不到票。当地有个高甲戏班要请春轩老师去该班当师父,并给他找了房子。可春轩师还是想尽办法,把妻子送到基隆,从那里坐船到厦门,然后从厦门到福州。他自己仍留在台湾传授闽剧艺术,让闽剧之花盛开在阿里山上,香溢两岸。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8 23:02 , Processed in 0.1325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