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名家名角 查看内容

林芝芳 简介

2008-11-14 10:22|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1014| 评论: 2

  林芝芳(1917~1973年),原名福生,号依福,福建闽侯县人。民国6年(1917年)10月26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入福州高乐天闽剧班学艺,拜高兴藩为师,工花旦、青衣等角色。定居台江区新港中选路。
  民国16年,高乐天戏班倒闭,福生入善传奇闽剧班,改名林芝芳,兼演武旦。在林秋如、陈幼榕两位师父的教导下,他在新华舞台演出《木兰从军》,初露头角。在该剧中,他改变闽剧武旦在台上拿起马鞭不走动的旧套,而边舞边走,台步稳健潇洒,令人耳目一新。他演《嘉桂岭》、《妙善哀史》、《窦氏女》等剧目后,名旦林芝芳便风靡福州城乡。香港联星唱片公司也来福州,灌制他的流行唱段。
  民国23年,善传奇班停演,芝芳进入三赛乐班。这时他演技已炉火纯青,所演的每出戏都有独到之处。特别在《春兰送饭》一戏中,分别以3种身份、3套打扮饰演春兰,各具风采,让观众大开眼界。于是“林芝芳一日三送饭”名噪一时。他还把闽剧的传统表演和唱腔作大胆创新,成功地应用“颤眼功”、武戏文唱、文戏武作等表演艺术,并吸收外来和流行歌曲的曲调,创造《探四季》、《哭五更》等闽剧新曲调,还在《泪透》、《自掏岭》等曲牌中创造独有的“走上坡”的唱法。林芝芳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被人们称为“林派”。民国25年,著名作家郁达夫来闽看林芝芳演出,给予很高评价:“难得芝兰(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同气味,易从乌鸟辩雌雄。”
  抗日战争时期,芝芳与同行老前辈参加闽剧界火炬游行,积极上街作抗日救亡宣传。为配合抗日救国,他献演《三刺孙传芳》、《马占山》、《壮烈牺牲》等时装戏,影响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芝芳开始新的艺术生活。1952年他出任福州市闽剧团团长,并开始从事导演工作。他导演的《钗头凤》一剧,曾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他在剧中反串陆母一角,演出后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接见。总理嘱咐他要好好培养闽剧后一代。他回榕后,到各艺校作报告,并把自己的表演艺术精心传授给后辈,培养了王梅芬、周淑琴和女儿林秀英等一批闽剧新人。195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担任福州闽剧院院长,并当选为第二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文联委员、省政协委员等职。他曾被誉为“闽班魁首,无敌名旦”。其代表作有《梁天来》、《窦氏女》、《顾相如吃饼》、《红裙记》、《嘉桂岭》、《春兰送饭》、《三刺孙传芳》及《钗头风》等。
  “文化大革命”中,芝芳受到迫害和打击,于1973年6月25日病逝,享年56岁。1978年10月,福州市文化局为他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将其骨灰迁入文林山革命陵园。
        
林芝芳在《凤仪亭》中扮演的貂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剧团二伯 2012-12-29 01:39
闽剧灌片三鼎甲 林光耀   二三十年代,上海高亭、百代和联声三家唱片公司灌制闽剧名家唱片的前三名是“福州梅兰芳”郑奕奏、“无敌名旦”林芝芳、“闽剧博士”傅意侬,可谓三鼎甲。   郑奕奏,艺名“传康”,曾因主演《黛玉葬花》赢得福建“马尾海军扛奏团”老将们醵资700元,将戏中道具锄头加以包金,以增充彩。郑奕奏有“北梅南奏”之称,“福建梅兰芳”之誉。当时上海唱片社争相灌录他的代表作。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的有《黛玉焚稿》、《晴雯补裘》、《百蝶香柴肩》(含与石祥官合作《三杯酒》)、《安安送米》、《孟姜女》、《孤儿血》、《英台吊山伯》(与傅意侬合作),商亭唱片公司录制的有《卿之苦痛》、《孟丽君写批》、《孟姜女》(与郑英勋合作)、《孟姜女遇盗》、《孟姜女过关》、《梅玉配求娉》、《黛玉焚稿》、《晴雯补裘》等。   林芝芳,乳名“福生”。他9岁时,头上还留着娃娃髻就卖到闽班“高乐天”学戏,专工青衣、花旦。12岁又转入“善传奇”和“三赛乐”。小时发声高亢宏亮,唱腔满弓满调。老师称赞他有“铜斗喉咙”。13岁时,联声唱片公司来福州仓前山茶行录制他的唱片时,他个子还没有桌子高,脚下要垫一块厚木板。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的有《梁天来》、《凌秋娟哭诉》、《窦氏女》、《窦氏女哭五更》、《窦椒娇寻夫》、《嘉桂岭》、《李小环自思》、《妙善哀史》、《桃花扇》、《灯马花》、《柏玉霜哭灵》、《齐妇含冤》、《沉香楼》等。   傅意侬,艺名“羊仔”,满族人。福州老戏迷曾铸一面天官锁,上錾“郑、曾、傅、薛、马”5字相赠,以示闽剧早期“五大名旦”。1933年,福州海军界宿将刘冠南任上海船政司司长后,特聘“三赛乐”赴沪公演,并假座上海孟渊饭店。傅主唱《玉堂春》,名扬申江。刘冠南绣制“闽剧博士”4字的门楣彩相赠。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他的代表作有《紫玉钗》、《霍小玉》、《婆媳盘答》、《烈妇仇缘》;高亭唱片公司录制的有《刘智远》、《玉堂春》、《珍珠塔》、《王昭君》等。
引用 剧团二伯 2012-12-29 01:35
  老闽剧观众常说:“闽侯青圃乡出了一生一旦。”生,指生角名宿林乌豹;旦,便是林芝芳。那是1917年的一天,闽侯青圃乡林氏宗祠又添了一个男丁,他就是林芝芳。当年父母巴望他吃饱穿好,有福享,于是,乳名叫福生。其父林仁富世代务农,小福生从小爱看福州戏。儿时常把祖母穿的小脚木履绑在自己脚上,学着戏班里花旦的跷功(假脚)样儿,在祠堂前来回走动。9岁那年,头上还留着娃娃髻,因家贫卖进了“高乐天”戏班,拜高兴藩老师门下,学唱花旦、青衣。   1927年,经闽班善传奇五部堂老板之一叶邦香介绍,将艺榜底卖进闽班善传奇。由京鼓吹师父陈幼榕带班,坐科学艺。向师兄关传赓苦练刀枪。他小时发声高亢宏亮,唱腔满弓满调。老师称赞他有“铜斗喉咙”。十三岁在福清渔溪乡第一次登台演出《木兰从军》,饰花木兰,初露头角。继演《嘉桂岭》、《妙善哀史》、《梁天来》、《王昭君》、《窦氏女》、《顾相如吃饼》等。其中以《嘉》剧最为叫座。   有一次,林芝芳因病不能到长乐下洋演出,东家便雇一顶小轿,把生病的林芝芳从福州抬到长乐。轿子抬到下洋,小芝芳坐在轿里,但见这么多陌生人围观,不好意思,低头看鞋面。东家为林治病,第三天,林芝芳病愈,领衔主演《嘉桂岭》。他一出台就镇住了观众,那清脆圆润的嗓音,真切自然的表情,赢得了阵阵掌声。从此,林芝芳便风靡福州城乡。班主也因此把林芝芳的每日戏资提高到四块光洋。戏班的大幕与桌裙,椅披上都绣着他的名字。演出时,他的头髻后,钻珠扎了“林芝芳”三字,在灯光之下,闪闪发光;剧场的广告栏,为其缀以五彩灯光;小榜说明书,刊登他的大幅剧照。   上海联声唱片公司也来到福州,在仓山茶行灌制《嘉》剧中的百花公主李小环读信的一段“思夫”,曲牌是[自掏岭转泪透]。当时,林芝芳的个子还没有话筒高,脚下只好垫着一块厚木板,由著名琴师杨粒俤伴奏,这流行唱段唱词是:   自黄郎分别寻亲音讯渺,   哎呀,黄郎夫呀……   送行临别情重如山,   夏暮又秋未见郎函。   莫非是中途客病旅邸,   眠思梦想,朝夕难安。   但不知因何延搁,夫北妻南。   他是闽剧灌片三鼎甲之一,单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的就有《窦淑娇哭五更》、《梁天来》、《柏玉霜》、《妙善哀史》、《蛮女含冤》、《沉香楼》、《灯马花》、《桃花扇》等,唱片畅销海内外。

查看全部评论(2)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4-19 15:16 , Processed in 0.1374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