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剧本交流 查看内容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剧本

2012-1-1 21:55|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5531| 评论: 3|原作者: 王仁杰

四出  “监守自盗”

 

   [李氏上。董四畏跟踪随上,.在房门外伫步。

    (唱)夜半月如霜,

西风吹来好清凉。

暗地里,倚门望,

他呀,咫尺如天涯,

一步一彷徨。

虽笑他书生行藏,

为何我一时也心慌忙?

董四畏  (唱)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瓜田李下走,

战战亦兢兢。

西厢门外,

欲进无胆,

欲退却不能。

    (一声娇柔的笑)哈哈……

董四畏   李氏呀!(唱)

耳听你笑语吟吟,

无名火烧心!

排闼入,

把你……淫妇奸夫双双擒。

(欲破门,又止)且慢!李氏与我非亲非故,岂不唐突?况且,若被奸夫逃脱,到时李氏反咬一口,道我夜半闯入,欲行非礼,许时黄河水岂洗得清?然我当初受彭员外所托,虽曾推却,但一诺千金,总不能不司其责!岂顾得许多,待我推门而入!(推门入)李氏!

    (报以笑声)哈……

董四畏   你……

     秀才!(唱)

早知你大驾光临,

恕贱妾有失远迎。

但恐室内昏暗,

你看不清。

待阮点起灯,

好教你仔细看分明。

董四畏  (唱)灯火忽通明,

但见她故作无事,

处变似不惊。

这房内哪有他人影?

倒教我汗颜,

名不顺来言不正。

       李氏,我问你,这房内尚有一人呢?

    (故作疑虑地)尚有一人吗……

董四畏   是呀,尚有一人在何处?

     在何处呀在何处?

董四畏   你莫得支吾其词,紧说!

     你爱要我说乎?若爱我说,我就说!

董四畏   说!还有一人……

     还有一人,正是秀才你!

董四畏   你……莫得乱说!

     我因乜有乱说?啫,这房内就你我两人,都也一目了然。

董四畏   我苦!我今都没话可应她了。明明是她和我两个人,不见有第三个。今要怎样?正是进来容易出去难。这闺房变作了白虎堂!彭员外呀,你真害人,无因来托老董这事,才……咳,怪死人此时也没么益,还是硬着头皮走出去……夫人,我……(说不出口,唯脚步不住地外移)

    (厉声)董四畏,你且住!

董四畏   我……

    (一阵大笑)哈哈……

董四畏   你……你笑什么?

     我笑,我笑!(唱)

笑你如蝇附膻,

身后随去来。

笑你夜攀东墙,

失足蒙尘埃。

闯深闺,胡乱猜,

今夕你易入不易回!

董四畏   我……

    (唱)你,你这无用乔才,

今生投了王八羔子胎。

枉有贼心无贼胆,

心想使坏使不了坏。

阎王殿判你当男儿,

贻笑天下究可哀!

董四畏   啊,好快哉也!(唱)

一阵臭骂好快哉!

骂得我大汗淋漓,

骂得我如芒刺背,

骂得我浑身通泰。

       夫人!(唱)

但见她一团红晕上玉肌,

纤手抚弄香罗带。

眼底里半嗔半怪,

脸庞儿万千仪态。

原来……哎呀,我好呆呀!想到这——(唱)

灵魂儿飞到了天外,

一时间万般难捺——

夫人!

     书呆!(示意门未关)

董四畏   我……(关门,与李氏熄灯,同下)

       [氤氲使者偕和合二仙上。

氤氲使者 (唱)自古真情可动天,

又何必鸳鸯牒下有夙缘。

吾乃缱绻司总管氤氲使者是也。只因董生、李氏有偷期之秘,虽鸳鸯牒下尚无名分,吾感其真情,特来乐助其成。和合二仙,你等行事吧!

印合二仙 遵命!(唱)

一个枯木逢春时,

一个落花移上枝。

花无力,赖护持,

君莫相欺。

莫相欺,更相宜,

留得雨态与风姿。

遍人间天上,

播佳果情丝……

氤氲使者 你等为何歌舞到此,戛然而止?

     只因董生、李氏欢会,初始情极相洽,后来……

氤氲使者 后来可怎样?

     后来只听得李氏夸董生道:“你行他不行”……

     那董生反问他字指谁,李氏答道:“彭员外”。董生听见彭员外三字……

     脸色骤变,汗如雨下……

和合二仙 竟至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氤氲使者 唉,惜哉惜哉!今夕事不谐,乃是董生另有心事。此缱绻司也无良方,我等且回吧!(与和合二仙下)

       [董四畏颓然上。

董四畏  (唱)曾逞英豪,

霎那间掩旌卷旄。

免战牌,挂得高,

赢得个落荒逃。

闻得夫人榻上声声泣,

我心受煎熬。

怎奈呀,那死鬼彭员外三字——(唱)

今夕忽如悬头刀,

那幽灵,如恶梦,

把人紧缠绕。

明日又是我上墓向他禀告夫人“守节无差”的日子。真正是——(念)

无意春光春自临,

书生暗室竟欺心。

墓前怎报春消息,

蒿草萋萋鬼气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剧团二伯 2013-1-23 00:37
《董生与李氏》名列戏曲类第一 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评选揭晓,泉州呈报的梨园戏获得佳绩。 (记者黄祖祥谢伟端)昨日上午10时许,在北京举行的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评选揭晓会上传来佳音,泉州市呈报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入选十大精品剧目,并一举夺得戏曲类第一名。 昨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向市文化局并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发去了贺信。 早报第一时间采访了该剧目的男女主角、导演、编剧,将夺奖背后的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李氏扮演者-曾静萍 四代人同登场 梨园戏是有着900余年悠久历史的剧种,其本身的文化积淀及表演形式积淀相当深厚,我们这次入选的《董生与李氏》一戏,不但保存了梨园戏的传统表现形式、优秀的科排及唱腔形式,而且综合了新时期古典艺术的风韵,使作品本身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在人物的塑造上,首次引进了外来人才,在舞台表演上出现了四代人同登场的难得景象,既有已退休的、请进来的、现剧团骨干,也有刚毕业一年的学员。排演当中,请全国各地的专家提出意见,请资深的舞台设计师、灯光设计师一同打造出具有闽南建筑风格与梨园戏舞台风格相融合的舞台及背景。大部分没看过梨园戏的青年观众在看过该剧后拍手叫好,这对古老剧种接受新一代观众的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试点。 回首整个过程,剧组成员总是带着一种非常宁静的心态认真承担各自的工作,从未出现过拍桌子起争执的情况,从某种角度说,这种创作过程的价值远远超过得奖本身。 11年来,我在出演李氏的同时,又承担着剧团团长的身份。一个演员在创作中,宁静的心态是最难得的。我们这一代演员必须为剧种表演风格做一个突破,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的样式。 得奖就像是一个学子取得了高等院校的入学通知书一样。梨园戏今后的路还长,尤其是在表演人才的培养上还很艰巨,但好的起点带动了整个剧团的精神面貌,未来会更加精彩,在继承传统方面有了思路,前景会更好。 董生扮演者———龚万里 我用末角来演董生 梨园对生、末等各个行当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董生这个角色比较复杂,董生心理上也有其丑陋的一面,单单用生角来塑造就难以充分展示他的形象,而应该借助丑角或末角。用末角来演,会更立体,也更生动。从演出的实际效果看,大部分观众还是比较认可的。 从1993年开始,就开始饰演董生一角,起初在展现董生形象时比较单薄,对他的理解也不深刻。后来,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身上都些许有董生的影子,在对董生理解渐渐深入后,在董生的人物交流、对话道白等方面把握就越来越准确。 “十几年来,经过了3次剧本改动。我一次次地把董生的表演丰满起来,很有收获。” 导演———苏彦硕 十年三次大改动 这出戏的诞生至今已10余年,刚开始排练时首先确定运用梨园戏小舞台的形式来打造这出戏,框架确定以后,这出戏在10年当中经过3次大改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梨园戏的表演风格,体现了传统的优秀。 关于演员,一般观众对董生这个人物形象觉得要潇洒一点好,小生要漂亮一点,但我们选择了用末这个角色来诠释,末接近于丑,本地话戏称其为“胡椒末”,意即什么都能加一点,而味道都很好。 另一方面,梨园戏的表演功底有固定的科班动作,不管什么时期的演员,其表演的动作风格,不管是老的,新的,在表演方式上都是基本一致的。梨园戏的风格是全国其他剧种很难找的,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曾有国外专家从北方一直走到南方,看的剧种都差不多,但就是到泉州看梨园戏就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 作为导演,首先要吃透剧本,对作者想体现的东西导演要把握得准,要想好舞台表现形式。我拍过王仁杰编的好几部剧,每一部都有不同的手法,此次《董生与李氏》选择的是比较接近现代生活的表演方式。 这次得奖,肯定了我们在戏曲方向的探索,做对了,不光梨园,其他剧种也找到了发展方向,将泉州培养成精品的基地,朝高精尖方向发展,丰富泉州的戏曲艺术。明年泉州选送的剧种听说是木偶戏,但具体还未确定。 编剧———王仁杰(尚在北京参加颁奖典礼,记者通过电话进行采访) 评委说这个剧目挑不出毛病 中国十大精品剧目是国家对舞台艺术的最高奖励。此次入选的十大精品剧目中,有3个话剧、2个舞剧、1个芭蕾舞剧、3个戏曲、1个音乐会。“评委说这个剧目挑不出毛病,是几年来所罕见的,文化部的官员对此也表示认可。” 泉州梨园戏在此次入选的十大精品剧目中,得票最多,但是考虑到演出收入等其他因素,《董生与李氏》排在第六,在入选的3个戏曲中排名第一。 此次十大精品剧目中的3个戏剧剧目除了《董生与李氏》外,还有京剧和川剧各一个剧目。《董生与李氏》之所以能一举夺魁,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用现代和传统艺术和谐地结合;二是古典戏曲文化的精品和地方特色的结合,非常精致典雅;三是音乐动听,演员演得非常好。 梨园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泉州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而目前,中国的梨园戏团只有一个。如果因为演员后继不上等原因使梨园戏消失,那对中国民族文化和泉州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梨园戏今后的发展要以获奖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把梨园戏的振兴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还要有所创新。 该剧音乐入选北京国际音乐节 由于《董生与李氏》的音乐很好,该剧音乐已被入选参加明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并被安排在第二台上演。第一台是英国的交响乐。安排在第二台的目的是让东西文化交集。该剧被选为十大精品剧目后,还将到北京、成都、广州3个城市去展演。
引用 剧团二伯 2013-1-23 00:35
《董生与李氏》演员名单 董生———龚万里饰 李氏———曾静萍饰 梅香———吴幼清饰 彭员外———林赋赋饰 书童甲———郑雅思饰 书童乙———廖淑云饰 小鬼甲———蔡尤凯饰 小鬼乙———郭智峰饰
引用 剧团二伯 2013-1-23 00:33
             继承创新打造精品                    ———记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修改   《董生与李氏》作为新编梨园戏的代表作,秉承了梨园戏古朴典雅、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剧本不仅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的高度统一,且突出现代意识及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及哲学思考,在导演手法、表演科泛、舞美设计以及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兼顾到传统戏曲的共性和古老剧种的特性。该剧此次修改,确定重拾古典戏曲之古风遗制,回归古典戏曲之自由精神,彰显梨园古戏之本体特色,弘扬古典艺术之时尚品格四项原则,精心打造,最终有幸入选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一、遵循剧种传统风格,呈现最佳的舞台艺术综合体   在舞台样式方面,主要把握住剧种的传统风格和神韵,并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中努力寻求契合点;在演出环境方面,我们打破常规的镜框式舞台,把表演区尽可能伸出去,以接近观众,使之更有利于梨园戏细腻精致、动幅偏小的表演特点。整个表演区为一个7米宽5米深左右,并且向前微倾的薄平台,营造出闽南古代民居建筑中典型的“天井”效果,两侧为“过厅”。演出环境的设计既是对梨园戏本源的回归,又是对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剧场性的回归,同时也蕴涵了闽南地域风情和环境的特色。在造型艺术及服装、化妆方面,要求在色彩运用、质地样式等方面力求与情节发展、场景变化有着风格上的统一。   二、注重剧种传统艺术手段的运用,并且与现代表现手法有机结合   修改排练中,剧组努力创寻新的演出样式和艺术效果,使之更注重机趣与抒情交织,诙谐与缠绵相绕。亦庄亦谐,亦情亦趣。既充分挖掘并保持梨园戏抒情、委婉、细腻、缠绵的表演特长,又积极寻找并创造梨园戏幽默、诙谐、机趣的打诨技巧,回归古典戏曲的游戏精神、自由意识以及演员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与声腔动作的独特风韵。并且把梨园戏传统的表演程式加以提纯并且扩大化,把演员放在绝对的首位,他们的一动一站、一翻一转、一瞥一看、一咏一叹都要精雕细刻,都要反复锤炼,既要富于人物性格及内心情感,又要极具梨园特色和造型美感,整个演出呈现出一幅幅连绵、秀美、精湛、典雅的市井人生的流动的塑雕,这正是我们中国戏曲最为珍贵的艺术传统和文化精神———景随身变、以虚拟实。以空灵的笔触表现现实的存在,以有限的形象表现无限的世界,这种高超的艺术假定性手法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中国古典艺术之中,在修改后的《董生与李氏》中也得以强化。   为了更好的衬托舞台样式和演员表演,在灯光、音响等方面,结合新时期人们复杂、多变、敏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合理运用现代设备,使舞台样式、表演科泛及其他方面能够相得益彰,让观众能够在演出中找到时代的痕迹。   三、结合二度创作,力求剧本更趋于完整性   剧本文学性和舞台性高度统一,塑造了“董四畏”这一典型的文人形像和“李氏”这一新寡美妇。结合二度创作需要,剧本做出相应的补充及调整,着重刻画具有董生和李氏这一寻常、普通、纯善而又澎湃的人性,并且尽量做到极至、做到尽善尽美。更加强调两人之间的情感由人性本能的爱欲升华为患难与共、同挡风雨的爱情过程,他们最终的喜定终身正是这种爱与情的升华,是全剧思想、情感及审美的胜利结局。   总之,在加工修改中,我们积极融入其他艺术表现手段,丰富、延伸、拓展梨园戏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在执着追寻传统艺术风貌,准确把握剧种内涵分寸感的同时,进行有益的艺术创新和探索,使之集浓郁的传统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一体,呈现出古典戏曲与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后的综合美感,使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成为一出既保留鲜明的南戏艺术风格、又适应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精美艺术品。

查看全部评论(3)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4-20 13:37 , Processed in 0.1336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