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红裙记》取材于清代福州王达官卖饼的民间故事,自问世以来,在福州等地已经传唱了百年,涌现出多种改编本、演出本,成为闽剧唱腔中最好听、最有特色的代表,是培养和训练闽剧演员的必学剧目,属于典型的积累传承型的剧目。新版《红裙记》由王仁杰改编、徐春兰导演、陈乃春和林梦萍主演,充分发掘了该剧的传承价值,注入了当代人文精神,不仅赋予传统剧目以新生,而且对于当代戏曲新剧目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我第一次观看新版闽剧《红裙记》时就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在第12届中国戏剧节上,该剧获得观众和专家的普遍好评并荣获优秀剧目奖,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新版《红裙记》是一出优秀整理改编剧目,中国戏曲是积累传承型的艺术,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当代的戏曲创作也不例外,传承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正途,也是必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戏曲舞台已形成了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创作现代戏三者并举的创作格局,三类剧目互相促进,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推行,既体现了戏曲艺术积累传承型的发展特点,也体现了戏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满足了广大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当然,不可否认,当代戏曲新剧目创作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重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成绩也大,而整理改编传统戏重视不够,成绩较小;二是往往不重视传承,却奢言“创新”,忽视了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辩证关系。其实,整理改编传统戏大有可为,“推陈出新”的成功剧目有目共睹,如近年来的成功之作就有豫剧《程婴救孤》等,福建特别是福州,在整理改编传统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除了新版闽剧《红裙记》,还有福州市闽剧团的《王茂生进酒》、福州市闽侯县闽剧团的《红豆缘》等,为整理改编传统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新版《红裙记》由福州市艺术学校历经5年精心打造,在改编、导演、表演、音乐和舞台的呈现上都可圈可点。主创人员对戏曲本体、对闽剧传统的尊重和回归,对当代观众审美的把握,激活了传统,融入了时代,舞台呈现古朴简洁,演员表演本色当行,音乐唱腔“闽”味十足,借用戏剧评论家王评章的话说:“闽剧《红裙记》,编、导、演、音乐、舞美,浑然一体,已近无可挑剔,其艺术的成熟度,在历届会演中都是少见的。把一段市井的生活,演绎得那么精美雅致,这是数十年来闽剧文化品位的一次精彩回归,是剧种丰富性的一次华丽显身。” 可贵的是,新版《红裙记》提升了闽剧的文化品味,同时也强化了原剧的民间风格和闽剧的艺术特征,赋予了新剧目以生命活力。 闽剧形成于福州民间,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民间性,往往表现为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市井浓烈的平民气息,婚姻家庭的家长里短,平头百姓的价值评判,生动有趣的戏剧语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版《红裙记》也不例外。编剧王仁杰删除了旧版的枝蔓和无趣的过场,甄选、保留并发挥了有闽剧特色或闽文化特色的插科打诨,加上对白在文与白之间的精心锤炼,使该戏呈现出文人戏曲精致化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在剧中人物的处理上,遵循“温柔敦厚”的诗礼传统,但依然保持着明显的民间性。女主角柳氏,使人一眼可以瞥见这是个民间百姓家的平常女子,而不是庭院深深里的大家闺秀;但这平常女子又不寻常,极具个性,而这个性又不是原剧本或其他改编本所表现出的凌厉与外在,而是一种温柔内敛的坚忍和矜持,埋藏着深厚朴素的世理人情。 闽剧是民间的,因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而具有了文人戏曲的品味。福建自古出文人,当代也多出文人剧作家,王仁杰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福建的传统戏曲在全国是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这与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戏曲传统和丰富的戏曲剧种是分不开的。我们从王仁杰改编《红裙记》可以看到,他努力提升闽剧文化品味,但其出发点是弘扬传统,立足点在于民间。戏曲原本就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的戏曲历史已经证明,民间性赋予了戏曲艺术顽强的生命力,自然也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戏曲重新激发生命活力的源泉。 质朴鲜活传神,传唱百姓心声,新版《红裙记》对于当下戏曲新剧目创作脱离普通观众是一种纠偏,对于脱离传承的所谓创新也是一种警醒。新版《红裙记》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戏曲艺术,就应该立足民间,面向大众,弘扬传统,勇于创造,才能切实推动当代戏曲的发展,把还戏于民落到实处。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6 19:58 , Processed in 0.1351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