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闽剧《红裙记》观后走笔

2013-3-17 21:54|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2735| 评论: 0|来自: 王蕴明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去岁,在第12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的闽剧《红裙记》,讲了这样一个古代的故事:福州书生王成龙,学业无成,却又嗜赌成性,家徒四壁,妻儿衣食无着。其妻柳氏之母为女儿送来一条红绸裙,他又拿去做了赌资,并被班头追讨赌债,遭妻怨责,羞恼交并,遂绝命投入闽江,幸被商人许希和救起并带回长安。13年后,已入赘许家的王成龙偶遇了在街上卖烧饼的少年王达官,经知情人吴二伯讲说,知其为己子,及柳氏之贤,不胜愧疚。经过一番痛苦艰难的抉择,最终为柳氏母子留下赎回的祖屋房契一张、红绸裙一条和白银千两以赎前愆,然后乘舟返去。知悉了实情的柳氏奔赴江边,苦苦挽留,继而想到自己的失去,正是他人的所得,最终痛苦地选择了放弃和宽容。
      这里,体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导我国2000余年道德观念的儒学,其理念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而实践仁的路径与方法则是忠恕。与人为善,不强人所难,发扬忠恕之道(并非放弃原则性的必要斗争),实乃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闽剧《红裙记》之所以久演不衰,深受人民所喜爱,其现实意义与精神当在于此。
      一部成功的剧作,除了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体现一种具有现实感的思想意蕴,重要的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状述人物生动细腻的心理、情感状态则是决定人物鲜活真实的关键所在。《红裙记》中五场《饯别》与六场《追夫》正是剧作的华彩之章。《饯别》一场,王成龙得知柳氏及其子王达官生活状况后,在深切愧疚自责中赠给了王达官一些银两。柳氏有感“客商”的善举而在夫婿忌日时邀其家中做客。于是王成龙在进入故宅之中,见到柳氏,顿陷于“认与不认”的尴尬与纠结之中;柳氏见到此“客商”则恍惚于夫婿的“是死是生”。一个是虚与躲闪,一个是欲明底里,人物的心态情貌毕现,观众意趣盎然。《追夫》一场,柳氏明了真相之后,急切追夫到江边,情酣意切,挚意挽留;王成龙面对妻子,锥心泣血,几经迭宕纠结,最终还是掩面催舟而去。浓烈的情感冲突,世事苍凉,人生况味,令观者无不动容。

      戏为场上之曲,优秀的文本有赖于完美的舞台呈现。《红裙记》的舞台景观简洁明快,雅淡清丽,彰显着戏曲的美学精神。6场戏均繁简得体,浓淡相宜,叙事快捷简明,抒情细腻浓烈。舞台场景不堆砌,无大制作。前区一桌一椅,一榻一婴儿摇车,后区天幕处画有闽南厝屋的村居远景,可开可合,简洁明丽,富有地域特色。表演中充分发挥了戏曲的写意性。一场,王成龙与柳氏在家中,一把椅子便把二人门里门外的表演分割得清清爽爽。六场,王成龙乘舟离去,那条以桨代舟的长长的竹竿,缓缓地从上台口拉到下台口,横贯在舞台后区,生动地喻示着王成龙欲走还留、欲留又走的纠结心态,如此的江中行舟,以往各类剧种舞台所未见。

      剧中饰演柳氏的青年演员林梦萍,饰演王成龙的中年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乃春,对人物神态情貌、心理流程和行动举止分寸的把握,均不温不火,中规中矩,是规范的,又不拘泥,既真切自然,又灵动美观。虽感红绸裙这一道具剧中贯穿得尚不够缜密,王成龙的情感对比稍有不足,然全剧蕴藉的传统美德与鲜活的时代亮点与雅淡明丽的艺术风格,令我这个北方老观众深印在长久的记忆中。(王蕴明)

(作者系中国剧协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9 10:39 , Processed in 0.1471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