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会演戏的福州剧作家

2013-3-6 22:29| 发布者: 剧团二伯| 查看: 2833| 评论: 0|原作者: 林光耀

   近一个世纪以来,福州剧坛拥有许多老中青剧作家。但其中会演戏的剧作家却鲜为人知。笔者略举数位,以飨读者。

 林舒谦,中学时曾参加福州电力公司职工组织的“海萍剧社”,演出田汉的《南归》和《寄生草》及外国话剧。20世纪40年代,他创作闽剧《思儿亭》、《范蠡进西施》等,还登台扮演戚继光、范蠡,一时传为佳话。建国后,林舒谦先后整理闽剧《炼印》、《六离门》,改编《海上渔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炼印》拍成电影。

 郑如秋,16岁同著名评话员黄天天一起考入福州南星影片公司演员班。后参加福州农民协会话剧班、福州青年会闽剧班、鸣盛闽剧研究社,在福建省民众教育馆剧团主演男旦。20世纪30年代,他创作以禁鸦片为内容的闽剧《黑藉泪》,其中写遗书一场戏他扮演女主角。抗战时期,郑如秋还同著名导演陈怀凯同台演戏。24岁那年,他和郁达夫一起进行闽剧改良工作。根据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故事,郑如秋创作了闽剧《壮烈牺牲》,由福州三赛乐戏班演出。

 林亨仁,就学于福州英华中学,1939年他根据历史课本,编写歌颂史可法一家英勇不屈民族气节的闽剧《梅花岭》,由闽邮剧社演出,林亨仁饰演史可法。还自编、自导、自演《潞安州》,饰陆登。建国后,他编写了闽剧《一世一称娘》、《西山跨虎》、《人民邮递员》等,在福州引起轰动。1959年,他的新编历史剧《夫人城》晋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誉满京华。他改编的闽剧《珍珠塔》,演出超千场,被誉为“不锈钢的戏”。

 郑长谋,在校读书时,演过几出独幕话剧。毕业后,曾任建阳县平剧研究社理事,还演过《鸿鸾禧》、《女起解》、《四郎探母》等京剧。建国后,他先后整理、改编闽剧《灵芝草》、《燕梦兰》、《孟丽君》、《桐油煮粉干》。他擅写现代戏,有《红桥》(与人合作)、《彩云归》、《回首天涯路》等,获得省市会演创作奖。

 陈孝慈,1930年发起组织“闽邮剧社”,编写时装戏《国民心》,唤醒民众,抵制日货。在闽剧《苏百万讨亲》中饰杜堵好、《墦间祭》中饰齐人。1957年调任福州四赛乐剧团编剧,整理传统戏《鸳鸯扇》,后又改编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深受好评。

 林芸生,20世纪50年代拜著名闽剧小生萧梦尘为师,专工小生。曾在《拾玉镯》中饰傅朋,唱做双俊。60年代初,拜剧作家林仁亨为师,从事编剧。代表作有与人合作的《曲判记》、《兰花赋》、《告老尚书》等,还改编现代戏《刘胡兰》、《逃婚》等,曾获省市戏剧创作奖、“曹禺戏剧奖”。现为国家二级编剧。

 洪可人,15岁时就在福州青年商学会剧团演出闽剧《西厢记》中的琴童、《凤凰山》中的薛应龙。20世纪80年代初,调任福州文工团编剧。曾创作方言话剧《红白喜事》、《鱼肉乡里》等。自编自演《海局长理政》,饰海局长。90年代,其小品《红包》、《呼唤》分获华东区六省一市戏剧会演一等奖、特别奖。《红包》发表在《剧本》月刊上。他创作的闽剧《贻顺哥戴高帽》(与人合作)、《红花公主》等,均受观众与专家好评。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9 02:06 , Processed in 0.1302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