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浅析闽剧推向城市市场面临的新问题

2010-8-25 22:31|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960| 评论: 3|原作者: 林松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来自: 《赤子》2009年第18期

摘  要: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近年来正在不断向城市市场推进,一些难点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当前闽剧市场现状入手,对闽剧向城市市场推进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借鉴之用。

关键词:闽剧;城市化运作;问题;措施

闽剧作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它有如福州的茉莉花,香飘万里,流行于福建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地区二十几个县乡,长期以来其演出地点多聚集在乡村。但伴随着我国一些传统地方剧种成功的城市化和市场化运作,不但走向了现代大都市的舞台而且还流行于海外,这无疑给闽剧的城市化运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但在闽剧院近年来向城市市场推进的实践看,也确实面临着诸如经济效益、观众来源、剧目选择、方言等现实问题,需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针对上述闽剧在城乡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清楚、客观、全面地看待。

首先要正确地分析好当前闽剧市场的现状,这是基础;其次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闽剧向城市市场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这是重点;三是要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是关键。
        1 闽剧市场现状分析
        据统计,目前福州地区共有民间职业剧团143个,其中闽剧团占了127个,仅福清市就多达83个。闽剧团每个团的演职员平均50多名,是各剧种民间剧团中阵容最大的。但在当前不少戏曲界人士认为,当前闽剧在农村的演出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戏曲味,整部戏往往是话剧加唱,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皆不足;二是缺乏闽剧味,也就是闽剧原本的独特个性和形式美正在丢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无疑将使得外界对闽剧的认识越来越模糊,直接影响到闽剧未来的市场。但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和发展以及由农村市场向城市市场进军,求得一块市场的地位,正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戏剧艺术的“慢”,在大都市网络时代的“快”节奏里面,反而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2 闽剧由农村市场推向城市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经济收入的保证问题。闽剧演出单位在城市里演出,从经济效益上讲对剧院的收入有所影响。如:目前闽剧演出单位到农村出演多数情况下是祝寿或谢神之类的邀请性演出,收入是按演出前期约定的金额支付,因此不论演出现场观众多或少,剧院的演出收入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但是,闽剧一旦推向城市市场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首先,在演出成本上是比较高的,因为需要有自己的剧场或是租用其他单位的剧场,需要支付剧目创作费、演员的演出补贴,舞台耗材、电费等成本费用和管理费用,唯一的收入就是售票,如果观众多而且保持长期稳定就会产生效益,反之就难以平摊成本留有利润。
        二是剧目更新速度问题。由于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新鲜事物的新陈代谢也是成正比的,而且城市观众的欣赏水平较之农村观众高,观众群体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保证观众数量的稳定就要不断地更换和更新剧目,即使再精彩的戏,演出时间出不会超过一个月就要换下来,而在农村,一本好的戏可以演到二至三年的时间。因此,这就要求剧院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去迎合观众的需要。
        三是在剧本的安排和选取上的城乡差异问题。在农村的演出一般以喜庆的剧目为主,武戏很受欢迎,有些剧本尽管内容很好,比如《不了情》,但是由于与农村的风俗习惯有所冲突,只好放弃。但是这些戏拿到城市的舞台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城市的舞台上的那些刻画人物思想的文戏也许比武戏更受观众喜爱;另外在布景和道具上也有城乡差异。现在城里的演出是在闽剧艺术中心的正规舞台上演,而乡村演出的舞台一般都是在祠堂或者礼堂里面,空间相对小了很多,因此一些在城里能用的布景到了乡下显得大了,反之,在农村用的布景在城市的舞台上也会“缩水”,因此有时候一出戏的布景要准备多套。
        3 闽剧推向城市市场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剧目编排要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喜爱。剧目要适合城市里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水平和口味,要对闽剧进行一番大制作与改革,要适时进行新剧本的创作和排练。也就是说闽剧不能只面对老年观众群体,要发展新的观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要在保持闽剧原有的风格和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的成分。比如可以在闽剧的基础上加入舞蹈等音响,这样不仅老年人喜欢,同时也可以受到年青人的欢迎。同时在剧本的编排上、导演的手法上、唱腔的设计上都进行改革。因为,只要能为闽剧打开市场,能让闽剧吸引更多的观众,必要的改革都是需要尝试的。如同20世纪80年代一出《断桥》折子戏久唱不衰,不就是因为它的音乐、表演等有所创新吗,比闽剧更古老的昆剧都用上现代音乐了,闽剧为何不能尝试。
        二是要敢于投入运作资金。闽剧要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必须有一批忠实的城市里的观众,要吸引观众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戏,这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来源从走市场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票房收入,也就是来自观众,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更多的渠道为闽剧的发展积累资金就显得很重要,如先期投建剧院,并以每月剧团定期演出闽剧为基础,加之承接外来租用场地的单位演出,还可举行各种会议庆典等,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它既成为闽剧进入城市的根据地,也成为闽剧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剧院策划部门,对闽剧的演出和宣传进行合理的策划,外聘业务推广人员,主动出击上门向人推荐闽剧,让大都城了解闽剧、关注闽剧、欣赏闽剧。
        总之,闽剧在向城市市场推进的进程中,会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出现许多不同的难点问题,只要我们全面、客观、认真的分析和解决,就会为闽剧在城市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使闽剧这一传统地方剧种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yhnt 2011-2-7 21:59
三、现在,我用京剧陈三两爬堂来作综合分析一部好戏曲的三个特点:首先,戏里的陈三两故事令人感动唏嘘;其次,那个“家住山东在临清”选段,就是好听,就是群众跟学的典型京剧精品唱段。第三,“家住山东在临清”选段韵味好,优美,百听不厌。好腔调,好唱段,好故事,当然越唱越红火。这应当是闽剧改革的方向!新闽剧的亮点在哪儿,观众喜欢他们的哪段唱词,谁能找出?而过去演的甘国宝就有甘与王莲莲盘唱那处戏,就有这些亮点!一对比,就明白了其中改革道理。
引用 lyhnt 2011-2-7 21:44
倡导闽剧改革的实验班所演出的作品,让人很难找出一些优美的好唱腔和好唱段,虽然他们在舞台布景、人物塑造方面下了大功夫,也取得突出成绩,但与群众喜欢 的传统曲调背道而驰,令人痛心!要想让闽剧象京剧、越剧那样让大家喜欢起来,必须扎根在群众中。要做到:1、要有几个让群众喜欢的好唱腔,如有黄梅戏里的“夫妻双双把家还”那一出唱腔,这个唱腔的节奏也许慢些,悠长一些,但它富有韵味,让人百听不厌,反面让人能细细地赏析。2、在一本戏必须要有几个典型的好唱段,如京剧贵妃醉酒里的“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观众就是喜欢,票友就爱跟唱。3、要有一个好故事,让观众回味,如京剧的了葳两故事,就很精彩。
引用 lyhnt 2011-2-7 21:31
基本上赞同楼主的看法,但有几点还需补充一下:1、目前占据闽剧舞台的大多是闽剧实验班,他们曾这个奖那个奖,基础和条件都很好,想代表主流派,但实验班里的闽剧已经偏离传统闽剧,得不到群众的喜欢,所以难以开拓市场。2、农村的闽剧班基本是业余爱好者主演,他们无论是音乐唱念还是做打动作,很少有专业训练,基本是即学即用,水平比较低。这部分人虽然受到群众一致喜欢,毕竟功夫差,难以脱颖而出。

查看全部评论(3)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9 23:01 , Processed in 0.1320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