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福建闽剧网 闽剧研究 闽剧研究 查看内容

闽剧发展编年史

2009-3-17 11:35| 发布者: 音乐虫子| 查看: 1713| 评论: 0

中华民国
  民国13~25年(1924~1936年)
  闽剧“旧赛乐”班三次赴台湾演出《岳飞传》、《辛十四娘》等剧目。

  民国14年(1925年)
  福州“三赛乐”闽剧班,应上海同乡会之邀,赴沪演出《珍珠塔》。

  民国18~20年(1929~1931年)
  福州“新赛乐”班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演出,剧目有《陈靖姑》、《齐妇含冤》、《安安送米》等。

  民国23年(1934年)
  由著名闽剧武生陈春轩主演的《八大锤》被拍成闽剧首部电影。

  民国26年(1937年)
  福建省闽剧改良会创办《闽剧月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5~6月,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组织领导全省戏曲改革工作。至1952年8月,先后在福州、泉州等地,举办省戏曲研究班6期,组织闽剧、莆仙戏、高甲戏、梨园戏、芗剧等剧种的艺人参加学习。
  11月27日,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干部陈啸高、闽剧编剧林飞首次代表福建戏曲界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本年,闽剧界开展“每班一新剧”运动,移植、演出来自老解放区的《闯王进京》、《逼上梁山》、《九件衣》、《血泪仇》等剧目。

  1951年
  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化处组织成立戏曲审定委员会。
  12月1日,福建省闽剧工作者协会在福州成立。

  1952年
  10月上旬,闽剧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钗头凤》中的《赠钗?泣别》一折,展览演出《紫玉钗》。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演出大会至11月上旬结束。
  10月12~20日,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福州举行。

  1953年
  1月16日,福建省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主任陈虹、副主任蔡大燮。

  1954年
  3月,省京剧团、省闽剧实验剧团、南平大众京剧团、福州闽协剧团等戏曲表演团体,和来闽的东北评剧团、华东实验越剧团、华东实验京剧二团等,组成慰问团,分赴全省各地,慰问前线三军。
  8月1~23日,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福州举行。
  9月25日,省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京剧、木偶等7个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12月,福建省文化局下达文件,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进行登记,以加强对业余剧团活动的管理与业务辅导。

  1955年
  4月,闽剧《炼印》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1956年
  7月25日,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大会在福州举行,8月8日结束。
  12月5日,文化部公布全国第一批获奖戏曲剧目,闽剧《炼印》、梨园戏《陈三五娘》获奖。

  1957年
  5月3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筹备委员会在福州召开会议。推选郑奕奏为主任,李盛斌、蔡尤本、董义芳为副主任。
  9月9~29日,省文化局举办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4个剧种艺术训练班教学汇报演出大会。参演21个剧目,演员200余人。
  12月,福建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编印《福建戏曲传统剧目清单》,共列出剧目10171个。

  1958年
  3月底,福州市从所属闽剧团中,抽调59人组成新剧团,支援三明市;嗣后成立三明市闽剧团。
  6月28日,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筹委会联合举行纪念13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周年大会。
  6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京参加文化部召开的部分省、市戏曲现代戏座谈会,演出闽剧现代戏《劝导员》、《海上渔歌》等。
  8月2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举行成立大会,郑奕奏任主席。
  8月,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演出大会在福州举行。
  10月23日,福州闽剧院成立。
  12月1~21日,福建省文化局在福州召开省戏剧创作会议,总结建国10年来剧目工作,并对莆仙戏《团圆之后》等进行讨论。

  1959年
  2月底,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应印尼万隆、雅加达玉融公会等6个团体邀请,赴印尼传授闽剧艺术,先后为当地华侨业余闽剧社排练《紫玉钗》、《梅玉配》、《陈若霖斩皇子》、《追鱼》等剧目。
  4月1日,福建省第三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在福州开幕。
  9月,由闽剧代表队、莆仙戏代表队组成的福建省巡回演出团,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闽剧《六离门》、《夫人城》、《钗头凤》、《紫玉钗》、《梅玉配》和莆仙戏《团圆之后》、《三打王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

  1960年
  1月,《福建戏剧》(月刊)创刊。
  仙游县鲤声剧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进行莆仙戏《团圆之后》戏曲艺术片的拍摄工作。
  3月,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成立,设戏曲文学、戏曲历史、舞台艺术等研究室和资料室、办公室等。
  5月,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召开全省文教战线群英大会,福州闽剧院一团、红旗闽剧团等20个单位代表,郭西珠、林栋志、尹桂芳、黄铭卿等12人出席会议。
  8月,福州闽剧院三团分别赴北京、上海、武汉、广东、南昌等地巡回演出。

  1961年
  11月13~23日,福建省文化局在莆田召开发掘整理传统戏曲遗产现场会议,交流发掘、整理传统戏曲遗产工作。
  12月,厦门、泉州、同安、惠安、晋江等5个县市的30多位高甲戏丑角演员在厦门献演拿手好戏,交流丑角表演艺术。

  1962年
  3月,老舍、曹禺、阳翰笙、张庚等来闽,在福州观看福州闽剧院一团演出的闽剧《贻顺哥烛蒂》。
  5月,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筹设的福建省戏曲历史文物陈列室,展出戏曲文物资料1000多件。
  11月,郭沫若来闽视察工作,在福州观看闽剧《牧羊子》等剧目。
  11~12月,福建省文化局组织省戏曲研究所和各地戏曲工作者组成剧种历史调查组,深入莆田、仙游、泉州、晋江、漳浦、福清、平潭、龙溪等地,在中国戏曲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编写出莆仙戏、梨园戏、竹马戏、词明戏等剧种历史调查报告。
  12月12日,福建省文化局与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联合举行郑奕奏舞台艺术50周年纪念会,并给郑奕奏颁发奖状。

  1963年
  1月,福州市文化局为闽剧现代戏《九命沉冤》上演100场举行表彰大会。中共福州市委授予福州闽剧院三团奖旗一面。
  8月,陈仁鉴、林舒谦赴京参加全国戏曲剧作家讲习会。

  1964年
  2月,福建艺术学校改为福建戏曲学校。
  8月10日,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在福州举行。演出至9月18日结束。

  1965年
  3月,由闽剧、芗剧组成的福建省戏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大会,演出闽剧《红色少年》、芗剧《碧水赞》。
  11月,陈毅副总理来闽视察工作,在福州观看京剧《红色少年》、闽剧《梁》等。

  1966年
  7月7日,《福建日报》发表批判高甲戏《连升三级》的文章。接着,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嵩口司》,闽剧《六离门》等大批剧目,也被打成“坏戏”、“毒草”,遭受批判。

  1967年
  本年,全国推广京剧“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红灯记》等,本省地方戏曲剧目被迫停演。

  1968年
  12月,福建省属和地、县戏曲剧团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大批戏曲艺术工作者和老艺人被错误审查与批判。

  1969年
  11月23日,福建省直属戏曲剧团和福建省戏曲研究所大部分人员开始下放农村。

  1970年
  1月9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批发省〈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执行。各地、县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全省原有的101个戏曲剧团被解散。

  1972年
  4月30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向全省各地发出闽革[1972]30号文件,解决一部分被迫离开戏曲团体人员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5月2~28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福建省文艺汇演大会在福州举行。

  1973年
  11月,福建省地方剧种调演在福州举行,闽剧、高甲戏、芗剧、潮剧、山歌戏等剧种移植演出《龙江颂》、《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等现代剧目。

  1974年
  9月~10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文化组在福州举办地方戏曲学习、移植“样板戏”调演,福州市闽剧团、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莆田县莆仙戏剧团,晋江地区梨园戏剧团、厦门市文艺宣传队、龙岩地区汉剧团和龙溪地区芗剧代表队参加,移植演出《龙江颂》、《杜鹃山》、《海港》等剧目。

  1975年
  6月28日,由福州市闽剧团、泉州市高甲戏剧团、龙溪地区芗剧代表队组成的福建地方戏移植“革命样板戏”演出团一行106人,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演出闽剧《海港》、高甲戏《平原作战》、芗剧《龙江颂》等剧目。
  9月,福建省京剧团《红色少年》剧组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与国庆文艺汇演。

  1976年
  12月22日,福建省文化局在福州举办福建省戏剧创作学习班,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戏剧进行阴谋活动的罪行,并探讨有关戏剧创作等问题。

  1977年
  10月10~27日,为纪念工农红军入闽和古田会议召开50周年,福建省文化局在上杭县召开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会议。

  1978年
  10月,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高甲戏《连升三级》,闽剧《陈若霖斩皇子》,北路戏《张高谦》等大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锢的好戏,重新上演。
  11月,省直文化系统召开平反大会,对遭受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的文艺工作者予以恢复名誉,落实政策。

  1979年
  3月,省文化界对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戏剧艺术人员予以改正,恢复名誉。
  6月,福建省文化局和省有关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解决原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剧团人员安置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对“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离开剧团的人员落实政策。
  9月,福建省举行优秀青年演员评奖活动。1980年1月评选揭晓,89名青年演员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演员。
  11月上旬,福建省艺术教学汇报演出在福州举行,省艺术学校分设在各地的闽剧、莆仙戏、芗剧、梨园戏、高甲戏、闽西汉剧等学员班,共汇报演出10台教学剧目,并进行5场基本功训练表演。
  11月,福建省戏剧艺术工作者11人,赴京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郑奕奏、陈仁鉴、柯贤溪、苏乌水、洪深、陈玛玲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1980年
  6月中旬,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大会通过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章程,推选出分会领导机构,郑奕奏任名誉主席,竹立任主席,尹桂芳、李盛斌、李宏图、洪深、柯子铭、袁灵云任副主席。
  8月,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正式恢复。
  9月,全省各地(市)文化局相继成立剧目创作工作室。
  12月2~22日,福建省第四届戏曲现代戏汇演大会在福州举行。

  1981年
  1月18日,《福建戏剧》复刊。
  3月28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委员会学校部、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妇女儿童福利部等4个单位联合发起“儿童剧征文”活动。

  1982年
  6月21日,福建省地方剧种史首次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
  7月25日,福建省首次戏剧评论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11月6日,省文化艺术界举办闽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艺术生活70周年庆贺活动。

  1983年
  4月15日,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在福州举行。
  7月1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就剧团改革等问题,给福建省京剧团副团长黄大为写了关于剧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复信。
  7月1~7日,福建省首次戏曲音乐学术讨论会在福州举行。
  9月,福建首届戏曲演员音乐讲习班在福州开办。
  11月1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委会成立。
  12月15~27日,福建省文化局在福州举行福建省首届农村业余剧团调演。

  1984年
  5月23日,福建省文化厅成立福建省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有10个戏曲剧团为首批团体会员。
  6月6日,中国剧作家协会在福州举行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授奖大会。高甲戏《凤冠梦》、闽剧《魂断燕山》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9月9日,福州闽剧院一团一行55人赴香港、新加坡演出《珍珠塔》、《林则徐充军》等剧目。
  12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等一行来闽视察工作,在泉州观看梨园戏《李亚仙》。
  12月底,省内部分中青年剧作者,在福州发起组织“武夷剧作社”。

  1985年
  5月26日,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剧协在福州联合举行省第16届戏剧会演。
  8月25日,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00周年,福州闽剧院一团赴京演出新编历史剧《林则徐充军》。
  11月11~14日,省剧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举行,选举柯子铭为省剧协第三届主席,陈贻亮、叶洪威、郑怀兴、胡奇明为副主席,林明为秘书长。陈仁鉴、尹桂芳为顾问。
  12月21~2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省戏曲研究所,在漳州联合主办全国戏曲音乐讨论会。
  12月底,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传统戏《李亚仙》、现代戏《枫林晚》和4出传统折子戏。

  1986年
  3月17日,福清县闽剧团应新加坡国家剧场邀请,到新加坡演出。
  5月16日,福建省剧协在福州举行闽剧名老艺人联合演出首演式暨闽剧老艺人之家成立大会。
  9月16~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中国音乐家协会福建分会戏曲音乐委员会和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在崇安县联合举办全国戏曲声乐学术讨论会。
  11月中旬,郑怀兴获奖剧作专题展览演出在北京举行。仙游县鲤声剧团为首都观众演出郑怀兴的新编历史剧《新亭泪》、《晋宫寒月》和现代喜剧《鸭子丑小传》。中国剧协创作委员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还在京举行郑怀兴剧作研讨会。
  
1987年
  3月底,英国牛津大学中文教授龙彼得先生,来闽调查研究闽南地方戏曲。
  7月18日,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省第17届戏剧展览演出活动,在全省9个地市18个展演点开始进行,8月31日结束。
  10月30日,应日本那霸市市长亲泊康晴邀请,以福州市副市长林勤为团长的福州市文化友好团,率领福州闽剧院一团赴日演出新编历史故事剧《蔡夫人》。
  11月,福建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在福州举办省首期戏曲专业剧团团长培训班,至12月结束。
  12月28日,由《福建戏剧》等主办的首届华东戏剧期刊“田汉戏剧奖”授奖大会在福州举行。1986年度《福建戏剧》发表的闽剧《遗恨姑苏台》、梅林戏《贬官记》和评论文章《寻求现代生活的穿透力》、《史剧创作的当代意识》等获奖。
  12月,福建省剧协举办首届水仙花演员奖、剧本奖评选活动。

  1988年
  3月24日,福建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主办的省首期戏曲演员表演培训班开学。
  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艺集成志书工作首届表彰会议上,《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辑部被授予先进集体奖状,编委会主编柯子铭、副主编林庆熙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1月上旬,省剧协名誉主席郑奕奏等5人当选为全国第五次文代会代表,省剧协主席柯子铭等3人赴京出席会议。
  12月30日,省艺术研究所与省戏曲研究所统一建制,称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1989年
  1月20日,福建民间剧团研究会成立。
  10月18~29日,日本国富山大学副教授矶部彰、东北大学副教授市来津由彦与高冈短期大学专任讲师矶部佑子3人,来闽考察地方戏曲。
  12月20~27日,华东片第二次艺术档案协作会在闽举行期间,省文化厅在莆田举办福建古剧本陈列展览。

  1990年
  2月,首届闽台地方戏曲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7月4日,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剧协、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福州市文化局、福建闽剧老艺人之家,在福州联合举办闽剧表演艺术家陈春轩从艺80年庆贺会。
  10月中旬,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等,应日本长崎市本岛市长邀请,为庆祝福州与长崎建立友好城市10周年、长崎市旅游博览会开幕,作访问演出。
  10月19~31日,省文化厅在福州主办省第18届戏剧会演。
  10月25日,省文化厅在福州举行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建所30周年暨陈仁鉴从事戏剧艺术活动50年、陈贻亮从事戏剧艺术活动55年庆贺会。
  10月26日,闽剧老艺人之家组织部分老艺人与来榕探亲的台湾“三山剧社”10多位同仁,在福州召开海峡两岸戏剧艺术交流座谈会。
  12月12~18日,获第五届(1988~1989年)全国优秀剧本奖的闽剧《天鹅宴》,应中国剧协邀请晋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演出。

  1991年
  3月1~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厅、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福建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莆田两地举行。
  7月,闽剧《天鹅宴》获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文华新剧目大奖”,作者陈道贵、演员林友泉,分别获“文华”编剧奖与演员奖。
  10月中旬,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与福州闽剧院一团导演江东生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并赴京出席全国文化系统表彰大会。
  12月22~23日,福建省剧协和漳州电视台在漳州联合举办福建省“水仙花”戏剧知识电视竞赛,福州市代表队等获奖。
 
  1992年
  1月中旬,应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古田县闽剧团在北京吉祥戏院为首都观众演出现代闽剧《野草情》。
  3月初,福建省文化厅召开部分剧团团长座谈会,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讨论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问题。
  5月27日,省文化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为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举行从艺80周年庆贺会。
  7月,福建省京剧团陈欣欣编剧的京剧《山花》,福州市吴永艺、陶闽榕编剧的闽剧《丹青魂》,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1990~1991年)全国优秀剧本评选中获奖。
  9月3日,福州闽剧院一团《丹青魂》剧组赴京参加“第6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剧目展演活动。9月10日颁奖,吴永艺、陈欣欣等获奖作者受到嘉奖。
  10月5~6日,福建省剧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75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选举邹维之为第四届剧协主席,王仁杰、叶洪威、陈志亮、林明、郑怀兴、胡奇明为副主席,林明兼秘书长。聘请郑奕奏为名誉主席,柯子铭、陈贻亮为顾问。
  10月15~20日,’92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创作年会在福建召开。剧协负责人、剧作家与理论家共70余人出席,本届年会主题为“戏剧创作的新思考”。
  11月2日,福州市台属联谊会成立榕嘉闽剧社。该社由台湾嘉义市回榕定居的台胞及其家属组成,邀请福州闽剧退休老艺人参加指导,排演了《甘国宝》、《苏百万讨亲》、《灯马开花》、《凤还巢》等传统剧目。

  1993年
  4月上旬,文化部第3届“文华奖”在北京揭晓,福州闽剧院一团的《丹青魂》获“文华新剧目奖”。
  5月8日,福州闽剧院一团演员陈乃春获第10届“梅花奖”。
  5月23日,中国剧协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在福州联合主办第3届中国戏剧节。来自全国11个剧种的戏剧团体,演出14台特色不同的剧目。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玉蜻蜓》、福州闽剧院一团的《拜石记》、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的《御前侍医》参加演出,受到好评,获得多项奖誉,戏剧节于6月2日结束。
  6月19日,福建省委宣传部举行“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颁奖会,闽剧《丹青魂》获中宣部文艺局“五个一工程荣誉提名”。
  11月23~24日,应文化部艺术局、中国剧协艺术委员会等邀请,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御前侍医》剧组晋京展演,受到有关领导、专家和首都观众的好评。
  12月,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4年
  2月,福建省文化厅表彰一批获大奖的剧(节)目。有在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上获优秀剧目奖的福州闽剧院一团的闽剧《拜石记》、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越剧《玉蜻蜓》,在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上获优秀剧目奖的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高甲戏《大河谣》等一批剧目。
  5月25日,应台北华榕音乐有限公司邀请,福州市文化局局长马国防率领福州闽剧院一团赴台湾进行为期1个月的演出活动。
  5月,福州市文化局与中国剧协《剧本》杂志社联合举办“榕城杯”优秀戏曲剧本大奖赛全国征稿活动。
  12月7日上午,福建省文化厅在福州举行《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纂工作表彰会,表彰10个先进单位和55名先进工作者。

  1995年
  3月23日,福建省首届百花文艺奖评奖揭晓,获特别荣誉奖的戏曲作品有:福州闽剧院一团的《天鹅宴》等;获一等奖的戏曲作品有:古田县闽剧团的《红罗衫》等;获三等奖的戏曲作品有: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的《御前侍医》等。
  5月3日,福建省财政厅与省文化厅发出通知,决定在省属院团中实行“定演出场次、定演出收入、定多种经营收入和财政补贴挂钩”办法,以支持省属6个院、团的改革。5月5日,福建省文化厅与6个院、团签订责任书。
  5月19日,福州市文化局和中国剧协《剧本》月刊杂志社联合举办“榕城杯”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大奖赛在福州揭晓。新编历史剧《告老尚书》、现代戏《续弦记》等9个剧本获优秀剧本奖,现代戏《金菩萨》等17个剧本获入围剧本奖。
  5月,福州闽剧院一团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9月下旬,由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和福建省歌舞剧院优秀演员组成的福建艺术团一行50人,应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特区省政府社会福利活动统筹机构的邀请,赴印尼演出。

  1996年
  1月26日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福州市文化局,在福州联合举办祝贺闽剧老艺人之家成立10周年暨表彰八秩著名闽剧艺术家演出活动。晚会上,师徒八代同台演出。
  1月27日,举行表彰八秩著名闽剧艺术家座谈会,表彰黄荫雾、林务夏、唐秀山等18位80岁以上高龄的闽剧艺术家。
  1月29日,福建省文化厅厅长吴凤章率领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送戏下乡,到福清市后巷村演出。
  5月7~11日,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柯子铭,应邀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河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96东方戏剧展暨学术研讨会。
  7月1日,以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为主的福州艺术团,携带《钓金龟》、《美猴王》、《长绸舞》等戏曲、舞蹈节目,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34届比利牛斯国际民间艺术节。
  9月29日,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在全省9个地、市举行,有31台创作剧目参演,会演于11月9日结束。
  
  1997年
  1月12日晚,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在北京人民剧场献演古装闽剧《贬官记》。
  5月 《贬官记》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李学忠、孔小富、李扬辉获“文华导演奖”,黄愿亭获“文华表演奖”。
  9月2日,闽剧《贬官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0月20日,福建省文化厅成立集成志书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由厅长吴凤章任组长,郭勋安、柯子铭(常务)、袁荣生任副组长,钟天骥、颜克慎任办公室正、副主任,具体领导志书编纂工作。
  11月11日,福建召开“五个一工程”工作暨表彰大会,闽剧《贬官记》等受到嘉奖。
  12月1~11日,’97福建剧展在北京举行。全省450多名戏剧工作者分批进京,演出高甲戏《金魁星》、闽剧《凤凰蛋》、芗剧《保婴记》、闽西汉剧《俏俏嫂》等剧目。
  12月30日,福建省文化厅集成志书编纂工作领导小组举行《合约书》签订仪式。福建省文化厅厅长、厅集成志书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凤章,分别同《福建省志?戏曲志》等5部集成志书的主编、常务副主编签订合约书。《福建省志?戏曲志》主编刘湘如在合约书上签字。

最新评论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4-26 23:43 , Processed in 0.1746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