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戏曲剧种,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据记载,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地区,与福清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了“江湖调”,并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以“江湖调”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在福清,这种由民间业余组班演唱的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被称为“地下坪”、“牵草索”。 福清闽剧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礼木班、番菇粿班、安邦班、东岳俤俤班、刘妹班、吓渠班、忠侯班、西门班、渔溪班、破钵班等闽剧班(俗称“戏班”)常在节日演社戏,为归侨演神戏,为结婚、祝寿演喜戏,为违禁者演罚戏。 抗战期间,福州沦陷,郑奕凑、余红惠、陈招惠等福州及周边艺人流落福清。抗战胜利后,各戏班之间,展开竞争,不惜重金从福州聘来许多名角。福州各闽剧班、团也经常来福清巡回演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提高福清闽剧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那时,比较著名的有港头、西门、小桥、梧屿、亚渠等10多个剧团。 1951年,在人民政府召集下,成立了福清和平闽剧团,为公有制组织,后定名为“福清闽剧团”,首演《棠棣之花》获得成功。 1956年,福清闽剧团《炼印》剧目参加华东地区汇演,获一等奖。翌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成为全国第一部搬上银幕的闽剧。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福清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和壮大,不少剧团采取“团带班”的办法,培养一大批年轻演员。为此,政府还创办了福清艺术学校。期间,剧目创作取得累累硕果,先后培养出郑如秋、欧天海、纪国灿、严臣享、陈则东、何振朝等专业作者。 1986年,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信托局的邀请,福清闽剧团到达新加坡进行为期24天的演出,观众达1.6万多人次。加拿大、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及港澳等地福清会馆和祖籍福清的知名人士纷纷来电祝贺。新加坡《联合早报》几乎每天刊登剧团演出的介绍、消息和评论。 随着演出的火爆,福清本土闽剧创作也取得丰硕成果。《魂断燕山》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后来被收入《中华文学通史》,成为闻名全国的“闽派戏剧”奠基之作,对全国历史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灞陵伤别》进京演出,轰动一时;《门槛刀痕》长演不衰,成为保留节目;《龙凤金耳扒》获得省剧本创作一等奖。 目前,福清民间剧团达100多个,遍布各镇街,演职员达3000多人,年演出2.5万场,演出收入超过亿元,为繁荣福清文艺事业做出积极贡献。2008年12月,文化部命名福清为“中国闽剧艺术之乡”。 纪录片《闽剧在福清》上集: 纪录片《闽剧在福清》中集: 纪录片《闽剧在福清》下集: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22 00:48 , Processed in 0.1336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